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

看看第十三届(1994年)前每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均是主流认可的男演员,是角色令人捧腹的喜剧明星许冠文,洪金宝,郑则仕,也可以是亦正亦邪,实力与颜值齐飞的大腕周润发,张国荣,梁家辉。

但凭心理变态,反社会人格的狠角色能拿到奖,黄秋生的确开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先河。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1)

首先,黄秋生的长相实在是非主流。

他长相并非刘德华,周润发那般俊朗有型,也并非周星驰,成龙那般逗比搞怪,犀利有神的双眼感觉像一汪深不可测的潭水,表情平静时不怒自威,会产生自带压迫窒息的气场。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2)

其次,他演的角色也是非主流居多。

他出演的一系列影片包含获奖的《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和提名最佳男配的影片《溶尸奇案》中的角色在外形上极为贴合他本人,只要在镜头中出现就有了不寒而栗的存在感。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3)

另外,他表达个人言论的方式更是非主流。

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说他想拍理想的电影,但是找来找去都没有几部,直言人生太短,等不到自己去拍好的电影。

言外之意,黄秋生并非只能演好这一类变态角色的电影,只是苦于没有可以让他能够发挥,展示人性美好的角色,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他通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以怼天怼地,怼名人怼社会风气。有人会觉得他敢言,不惧权威,是真性情,也有人觉得他太过放肆,不知天高地厚。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4)

1993年港产片高达300多部,这么多影片让不同风格的演员都有戏可拍,但大多数影片都属类型化跟风之作,为了赚钱而拍的烂片。

这种做法既不利于演员多元化发展,也间接毁了香港作为“东方好莱坞”的前途。

黄秋生说自己找不到适合可供发挥的角色也的确是戳中了当时跟拍风严重的香港影坛的痛点。

1993年,黄秋生出演了20部影片,但真正由他领衔主演的只有4部。

黄秋生是亚洲电视艺员训练班出身,演技基本功扎实,表演风格独树一帜,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却是他演技被埋没的十年。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5)

八十年代香港电影开始类型化。在票房上大卖的影片基本被成龙的杂耍功夫片,周润发的铁血警匪片,林正英的道士鬼怪片和杨紫琼的霸王花系列动作片所承包。

像黄秋生这样不属于主流认可的长相,演技风格又清奇的男演员不知道该被归于哪一种风格的类型片中,也就没有了立锥之地。

到了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开始由输出类型转向输出明星,电影的玩法也就不同了。

不同风格的演员都有自己的一波粉丝和观众,成龙,周润发,周星驰,李连杰等大咖粉丝者最多,他们拥有极大的市场号召力。

黄秋生这样表演和个性独特的小众演员也有自己固定的崇拜者和粉丝。属于他的事业春天就这样在1993年悄然而至。

他本人的形象是很有特色,但也有局限性,找上门来的角色大都是阴险可憎的反面变态角色。

杜琪峰的《东方三侠》中是一个有些神经质的变态杀人狂。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6)

周星驰的《逃学威龙3》中是顶着白狐头,一看就不是什么好鸟的角色。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7)

跟邱礼涛合作为他获得男主角的影片《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也是讲变态杀人魔的故事。由于内容的血腥程度,被当作限制级影片上映。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8)

他不是没演过正面的角色,像张婉婷的《我爱扭纹柴》里演的就是再正常不过的角色。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9)

就是因为过于正常,加上周润发这样闪着强烈星光的大腕存在,反倒让黄秋生的演技无处释放,最终沦为一个可有可无的陪衬。

那1994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为什么非黄秋生莫属呢?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10)

第一,他找到了自己个性能安放到角色特质上的契合点。

无戏可挑只能演些变态反派角色却为他打开了通往这些角色各种阴暗面的窗口,他终于找到了能融入自己个性到这些角色的方法,把它们做到极致,这成为他今后表演的最大优势。

第二,九十年代香港犯罪案件高发,观众对此类犯罪题材的影片又趋之若鹜,香港导演敏锐的洞察到这种观影的趋势。

除了《八仙饭店》之外,《香港奇案》,《灭门惨案》都斩获上千万票房,说明了此类题材的影片在九十年代极受欢迎。

第三,跟他竞争最佳男主的演员都不容小觑,但表演上都差点火候。

有成龙这样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影坛巨星。他不仅让影片《重案组》保留了《警察故事》等动作片中一贯有的动作戏,还在影片中注入了较为吃重的情感戏。成龙挑战了这样一个更为立体丰富且复杂化的角色。不过成龙的情感戏是软肋,这也是评委评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11)

有刘青云这样踏实低调的演技派。光靠影片《七月十四》和《新不了情》两部作品入围就可见他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但他内敛含蓄的表演还不够抢眼,评委也并非选他不可。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12)

《新不了情》在当年票房榜排第三,斩获3115万,属于票房黑马。不过该片在开拍之前却不被看好,但尔冬升依旧坚持拍摄,加上刘青云和袁咏仪的魅力演出,这部文艺爱情片在一众影片中突出重围。

还有外来和尚吴兴国,这位台湾男演员在影片《诱僧》中扮演的是一个遁入空门的和尚。表演大开大合,张弛有度,当时他已经40岁,在香港,却是作为新人获得当年新人奖。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13)

按照金像奖的颁奖惯例,同时承包新人和最佳主角的凤毛麟角。袁咏仪在1993年获得最佳新人奖后就在94,95连续两年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因此,吴兴国获得最佳男主的可能性不大。

第四,论票房,周星驰,成龙和李连杰打头阵,但黄秋生却靠邪典影片飙升至千万票房榜榜单内也实属厉害。

94年的金像奖颁奖典礼,除了李连杰没有到场,双周一成的成龙,周润发和周星驰都捧场颁奖礼。

先说成龙,他领先主演的《城市猎人》和《重案组》都杀入了当年香港电影票房前十。影片《重案组》的票房第七,收获2744万。影片《城市猎人》排第四,收获3076万。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14)

周润发在1993年一部戏也没拍,自然也就无法入围提名资格了。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15)

然后是周星驰。拍了三部作品,《逃学威龙3》,《唐伯虎点秋香》和《济公》。《唐伯虎点秋香》是93年年度票房冠军,票房高达4017万。影片《逃学威龙3》排第8,斩获2577万。《济公》的票房也不赖。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16)

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票房卖的红红火火,但却不符合金像奖评委的口味,对周氏无厘头喜剧无感。周星驰自然不受评委待见了。

再来看看李连杰。1993年,他共拍了五部。《方世玉》及续集,《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太极张三丰》和《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部部票房大卖。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17)

影片《方世玉》排名第五,收获3067万。《黄飞鸿之狮王争霸》排第六,收获2746万。而《方世玉2》排第九。

李连杰的身手确实不同凡响,但论表演的层次和深度就比不过各位提名演员,功夫皇帝也就无法入评委的眼了。

影片《八仙饭店》排在当年票房榜第21位,斩获1575万票房,跟成龙,周星驰,李连杰和刘青云的影片票房差距较大,但表演上却靠黄秋生一人入魔式的教科书表演撑起整部影片。

对比完票房号召力的主力军,再说说其他没有入围的演技实力股。

张国荣出演《霸王别姬》的程蝶衣而蜚声国际,但由于该片在1993年戛纳电影节上摘取了金棕榈奖,并未报名次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让当年演技最佳的张国荣错失了拿金像奖影帝的机会。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18)

他的另一部电影《花田喜事》是1993年票房亚军,票房高达3548万。跟林青霞主演的《白发魔女传》排第14位。两部影片中塑造的角色也不错,但未能获得金像奖提名,这样演技好又有票房号召力的男演员在华语影坛百年难遇。

梁家辉在《玫瑰玫瑰我爱你》和《新难兄难弟》中的表演可圈可点,一部诙谐搞笑,一部怀旧伤感,两部影片的票房也都排在前20,但蹊跷的是梁家辉也未能获得提名。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19)

梁朝伟在《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中扮演的欧阳锋,喜感十足,尤其是秒变腊肠嘴的搞笑功力说明梁朝伟也能驾驭喜剧角色。但因为纯属搞笑,但提名最佳男主的几率微乎其微。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20)

而当时走偶像派路线的刘德华在《天长地久》中的表演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因为他一直都有偶像包袱,演的角色都有他自己影子的痕迹,因此,没有获得提名实属正常。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21)

幸运的是黄秋生抓住了能够让他的演技自由发挥的角色,看完后还能将恐惧的后遗症植入观众脑海中形成长久记忆的表演能力是其他提名演员暂时无法做到的。

黄秋生演得最好的戏(能将角色演到极致的)(22)

无论如何,黄秋生能获奖实至名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