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内尊王攘夷(论攘外与安内及宁赠友邦)

前段时间和朋友闲聊,提到了攘外与安内的话题其时,朋友大谈“国民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中正先生的“攘外必先安内”的观点朋友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种观点的支持及赞美,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安内尊王攘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安内尊王攘夷(论攘外与安内及宁赠友邦)

安内尊王攘夷

前段时间和朋友闲聊,提到了攘外与安内的话题。其时,朋友大谈“国民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中正先生的“攘外必先安内”的观点。朋友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种观点的支持及赞美。

不知道是出于对这个人不太喜欢的原因,还是对于他公司董事长身份不喜欢的原因,我是不太支持这个观点的。但是他们两个正在夸夸其谈,我也不好说什么反对的观点,搞得我好像特立独行一样。

之后的几天,我的脑海里总会不时地跳出这件事。

恰巧,最近读到了“何家干”先生的《文章与题目》一文,顿时豁然开朗。

---何家干是周树人先生在给《自由谈》一文投稿时所用的笔名。

当时在攘外及安内话题上,不少人都在大谈自己的观点。其中包括《安内必先攘外》、《安内同时攘外》、《不攘外无以安内》、《攘外即所以安内》、《安内即所以攘外》、《安内急于攘外》云云。

以上各种观点,总结起来其实就只有三种。即“先攘外后安内”、“先安内后攘外”以及“安内和攘外同时进行”。

可是除了以上三种观点,其实在当时还有第四种甚至第五种观点。

即《安内而不必于攘外》及《不如迎外以安内》等。这种观点其实已经可以归于“汉奸”一列了,自不必说。

现在说的是上面总结的那三种观点。

第一:“攘外和安内同时进行”

这点其实是可以忽略的,因为这个观点是最正确,也是能够获得最大利益,损失最小代价的一种观点。但是他错就错在,当时的“国民有限公司”并不具备这种实力。

第二:“攘外必先安内”

这观点是在日本侵占东三省,九一八事变之后“国民有限公司”的基本原则。

这观点其实最早不是出自“国民有限公司”,历史溯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而在西汉汉景帝时期,两宋宋太宗及宋高宗时期,明朝宣宗时期等都有成功的案例。

但是民国时期有一点与历史不一样,那就是在民国时期,日本人已经侵占东三省,占据我国大部分地区,并有继续侵略倾向。而这时候“国民有限公司”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其实与“宁赠友邦,不给家奴”没有任何区别。

甚至“国民有限公司”对下属各个子公司都下达了对于“友邦”都实行“不抵抗”政策。开启了一系列“赠友邦”福利活动。

事实证明,“国民有限公司”的这一政策大错特错,安内需要时间,可是“友邦”已经不给一丁点的时间。

继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一九三三年“友邦'进攻北平,同年四月“友邦”空军轰炸上海。终于在一九三七年,“友邦”发动“七七事变”。

随后,“国名有限公司”在一系列的外部压力与“国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学良”的主张下,被迫与当时新成立不久的“共产有限公司”联手攘外。

第三种观点:“安内必先攘外”

其实站在“国民有限公司”的角度上来看,这是三种观点中最不应该被采用的观点。因为一旦采用这种观点,就等于承认了“共产有限公司”的合法性。那么之前“共产有限公司”抢占的市场就只能拱手相让。

更有甚于日后“共产有限公司”就能够更放肆、更有效、更合法地抢占“国民有限公司”的现有市场。那么“国民有限公司”就会结束一家独大的情况,更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但是第三种观点是对于“国民有限公司”最不利的情况,但却是对整个市场最有利的情况。

(观点不一定正确,供大家批判---引用艾教授语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