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北伐成功的秘密(历史故事岳飞的第四次北伐)

大叫好,我是魔老冯。这是岳飞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北伐抗金之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

宋高宗在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到六月间,接到刘锜的紧急战报,他向岳飞下了几道诏书,命令岳家军迅速增援顺昌,并且同意岳飞出兵北上,夺回失地。岳飞得旨,首先派张宪、姚政二将率领大军东进,解顺昌被困,然后亲自率领岳家大军北上中原。在出征之前,岳家军的战士们,都和自己的亲人达成了协议,在中原安定之后,他们会团聚。

岳飞北伐成功的秘密(历史故事岳飞的第四次北伐)(1)

自从岳飞北伐计划被否决后,绍兴七年(1137年),岳家军一直驻扎在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鄂州(治江夏)。伪齐政权覆灭后,部分军民不愿再受金朝统治,于是南投宋朝;许多民间抗金义军也重新活跃起来。当时岳飞认为这是大举北上,恢复中原的大好时机,几次向高宗请示,高宗却始终没有出兵的意思。和谈结束后,岳飞请使节到北宋皇陵去看一看北方的情况,但高宗仍然不同意,并下令禁止岳飞深入河南招兵买马。这一次,高宗虽然下了诏书,说“左可复京师,右可助关陕,外可接应河北,此乃中兴大计……机不可失,机不可失。”说着,他又派司农少卿李若虚到岳飞军中,传达命令:兵不能轻举妄动。

六月底,李若虚来到了德安府(湖北安陆)岳飞的军队,向他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岳飞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于是折返,与李若虚理论。李若虚是岳家军的幕僚,一向以抗金为己任,他当机立断:“事已至此,再也回不去了”。他只身回朝禀报,岳飞率领大军,直逼中原。

岳家军的撤退,彻底扭转了局势。八月份,韩世忠在淮阳之战中屡战屡败,宋廷下令退兵。八月中旬,杨沂中率领殿前司军抵达宿州,率五千铁骑夜袭柳子镇,但金兵并未出现。在探索中

金军在归路布下了重兵,不管是真是假,还是金军仍有余力,都是“四散奔逃”。金军乘胜追击,攻占了宿州,因为当地居民曾经迎接宋军,因此遭到了屠杀。

岳飞去“行在”临安府的路途已经走了大半,期间不断接到宋高宗的诏书,秦桧以枢密院、三省、枢密院的名义,虽然内容自相矛盾,但最后还是让岳飞“疾驰入觐”。岳飞听说中原又沦陷了,仰天长叹一声:“所有的州郡,统统休了!江山难复!乾坤世界,再无复生的可能!”

李宝,李兴,梁兴,赵云,王忠植等人,在岳飞退兵后,还在继续战斗,但是由于缺少正规军队的支持,与金人的实力相差太远,在金军的围攻下,在一两年内接连败退。

岳飞和宣抚司的将领们,在被迫撤军后,并没有放弃“连结河朔”的计划,绍兴十年的新任参谋高颖,主动请缨,请求宋廷“筹措河北诸路忠心耿耿的军队”。但没过多久,将军们的兵权便被剥夺,宣抚司也被撤职,宋金和议结束,岳飞、张宪、岳云三人被杀,岳飞在湖北、京西路宣抚司的下属也受到了牵连,鄂州军队不准进入金国,“连结河朔”的任务也被迫中止。

以上就是岳飞的第四次北伐过程。

尽管过了多少年,历史不会遗忘这位民族英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