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

热闹过后的思考——关于“是人”“斯人”之争

“是人”“斯人”的争论偃旗息鼓了,纵观半个月网上的各种言论,很有意思。由于信息量过大,始作俑者无精力寻找了,就以《上游新闻》10月26日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采访报道为起始点。

报道说: “10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工作人员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教材,自1961年收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以来,历套的教材都是“是人”版本,他们也查阅了众多古籍,查阅的结果也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对于为何一些网友出现“斯人”的群体记忆,编辑部工作人员表示,这确实不清楚。不过“斯”和“是”两个字,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表示“这”的意思。”还附有1961年、1982年、1991年、2001年的版本图,都是初中课本,我这里就是以此为基础来展开的。

按理说,这个回应并无问题,很正常,可此后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吵翻了天,原因何在?

首先说我自己。上初中在七十年代中期,那时课本上有没有选孟子的这篇文章都记不得了,更别说是“是人”还是“斯人”,因为没有了当时的课本。至于什么时候在哪看到记住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段话,也不清楚了,所以我实在没勇气也没理由说自己学的课本上是“斯人”。

我前面说过,这场争论很有意思,基于以下几点。

一 记忆是否可靠

到目前为止,认为学的是 “斯人”的拿出的证据是北京出版社2019年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武汉大学出版社《大学语文》,因为是以初中语文课本为基点,这样说来只有2019年京版是证据,其它两个理应排除在外,至于说“证据找到了”、“铁证来了”、“破案了破案了”的一些人,晒出的却是其它课外阅读书籍,不是故意耸人听闻,就是不知道大家在讨论什么问题。

那么,使用2019年京版的人应该是小众吧,为什么期间有一个问卷结果是94%的人认为学的是“斯人”?还真有可能是很多人记忆有误,但自己又不觉得;或者跟我一样自己也不清楚,却还是要从另一方面辩解。录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评论:“甚至有很多专家、主流媒体也跟风,要求“斯人”派“错了就错了,不要死不认错。摆出一副”你记忆错乱,我已经拿出证据证明你记错了,你必须认错”的架势。这种强架势,典型的强奸大众意志的嘴脸,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让人感到非常地愤概,却又给人一种无力感。”这一段话就很有意思,以我浅薄的理解就是:我没证据证明我的记忆是对的,但你不能说我记忆错了,否则就是侮辱我,虽然我“无力”辩解。

还有一种情形,有些人可能曾经使用过地方教材,特别是七十年代,所以也不能轻易否定这些人学的是“斯人”(当然,课本上选没选这篇文章现在也没人证实)。但是,这些人是否是大多数,就目前来说,没有证据。

二 “曼德拉效应”

一个不得不提的现象,就是“曼德拉效应”,很多认为是“斯人”的人对此提法很反感。

所谓“曼德拉效应”,百度上是这样的:“曼德拉效应(英文名:The Mandela Effect)是一个心理学效应,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主流科学界没有科学研究证明这一“效应”的真实性。”起因是“许多人表示,在自己的记忆中,南非总统曼德拉“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在监狱中死亡”,但现实是曼德拉没有在20世纪80年代死去,后来还被释放,还当上南非总统,直至2010年时仍然在世(曼德拉在2013年才逝世)。”

这么看来,此次争论中还有点相似之处,只是有些人觉得这个说法侮辱了他们,非常气愤,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三 过分自信与蛮不讲理

“天王老子来了也是斯人”、“我是语文课代表,绝对不会记错”,这样的不容置疑的表述随处可见,有人让拿出证据来,还理直气壮地回答“谁还把几十年前的课本存着”,这话倒是事实,但问题是空口凭什么不认“天王老子”(证据)?“我问了我的语文老师,他也说是斯人”,老师也有记忆有误的时候哦!还有一位问认为是“是人”的网友:“人都失掉自信カ了吗?”人家回答:“这跟自信没啥关系,这跟事实有关,以前的课本并不难找,自己去找找看,人教版教材,不要找教辅。”她很干脆地回答“毫无意义”。“你是是人,请别干涉我是斯人,我喜欢,我是斯人!”“不管网上有多少所谓的证据,我也不信“于是人也”。”这该叫什么,无语。“不向权威低头,尊重事实,不为五斗米折腰。1978年的人绝对斯人也,地球不爆炸永远斯人也。”有网友跟评调侃:“三八二十三,绝对正确。”有一位问“难道所有人都是记忆错乱”?网友留言“欢迎拿证据反驳我”,她的回复真神了:“也没这空,你说是啥就啥!有啥可挣(注:应为争)的!”还有罔顾事实,拍一个教材封面,明明很多人都已经证明里面内容是“是人”,他却说“这本教材就是斯人”,你还能说他什么好呢。

四 逻辑混乱

“什么所谓的集体记忆消失,又是什么所谓的受港台影响,以前学过的本就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随手翻了一下,前段时间在看的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10月第1版的《孟子》,果不其然也是如此。”——大家在争论中学语文课本上是什么,这位倒好,晒个文联版的专著啥子意思。

“我在别的评论区看到,语文书上是人,在政治书上斯人。你说都是同一个教材,政治书上学到的,算不算呢?大家都认为斯人,那学过的教材书本肯定出现斯人,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只要教材出现斯人,就不能说大家记忆错乱。”——首先语文书和政治书不是同一个教材;有的中学语文教材上是“斯人”,只能说明学过那个教材的人没记错,并不能说明“大家”没记错,因为“大家”到目前为止除了2019年京版中学语文教材外,再没找到一本“斯人”的中学语文教材。

“ 人教版说的“从来都”就已经是在否定很多人的记忆了.....”——没错,只要是当年使用的人教版课本,就是在否定,也应该否定。但是所谓“从来都”只是说自己,并没有涉及其它出版社的教材,这位网友在偷换概念,因为“很多人”却包含了使用其它出版社教材的人。

“温教授的话不足为信,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应该还没有当语文教材的主编。

但人教社的反应就有点匪夷所思了。难道是领导“太年轻”的缘故?一个人可能出错,一代人集体出错的概率有多大?

我的想法:改版本,并不可耻;但矢口否认曾用过这个版本,就有点无耻了。”——只有“当语文教材的主编”说教材才可信,那除了主编以外的人争论这个问题还有意义么,你自己说别人“改版本”又“矢口否认”是从何谈起的,“可耻”、“无耻”,给谁用着合适啊?好像都不合适。

“其实这句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用另外一句就能解释“微斯人吾谁与归?”。而且输入法也支持“斯人”这个说法。”——这是必然条件么,范仲淹说了“斯人”,孟子就一定也说的是“斯人”?

更有趣的,“我学的就是"斯人", 多年前的书肯定是找不到了,但是这个初中毕业证我还保存着,坐标江苏,初中毕业也考上了市重点高中,我觉得自己还没健忘到那个程度。”——还附有初中毕业证照片,真不错,“历年成绩记载”中语文还有一百分的呢,可是这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你学习好,不能证明你考一百分的那次考了“斯人”,等于还是没有证据。

“我自己都找不到证据,别人能拿出我当年课本?”——只要不是哪个出版社只给你一个人定制了一本书,或者你们学校同年级只有你一个人,你把上学的时间地点确定了,总有人能拿出来的。

有位“月下的魔术师KID1412”网友说:“这是事实,你们总不可能都用2014年河北小学语文吧?不可能都用2019年北京九年级语文吧?不可能都用武汉大学《大学语文》吧?除此之外还有哪本语文课本是“斯”?”另一位反讥道:“对对付(注:付字可能是对字误打),反正人教版的插图印上731也是对的,只要跟它不一样,就是别人错了,哈哈哈”。——因为有“毒插图”,“是人”也就是错的,以偏概全,还自鸣得意,有此类言论的人还不少。

“但遗憾的是,对这个本不算错误的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却不肯承认。

……

其实,我认为,对这个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只要解释一下“这两个字都有,都可以用,并且都是表示这的意思就行。像现在这样做法,反而让人觉得格局太小。”——本来就没错,承认什么错误啊,无的放矢。明明人家编辑部工作人员说“不过,“斯”和“是”两个字,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表示“这”的意思。”自己不知道是看走行了还是走心了,生生给人家戴个“格局太小”的帽子。

“如果人教社认为“是人”才是正确的,“斯人”是错误的,那么怎不说明当年出版“斯人”是错误的,后来改正为“是人”的?却偏偏说“历套教材引用的都是“是人”?难道曾经出现过“斯人”的教材不在“历套”之内?或者那些引用“斯人”的教材不在人教社的管理之内?那怎么指明出来?”——首先,人教社并没有说“斯人”是错误的;其次,历套教材都是“是人”,何来“当年”、“改正”之说;再次,出现过“斯人”的教材不是人教版的,自然不在人教版“历套”之内,用“斯人”的教材目前发现有三个出版社,人教社还真没那个本事去管理人家。最后,“那怎么指明出来?”,什么意思?

“以权威机构人教社来说,它的回应之所以引起更多争议,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个原因,这个回应本身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人教社自始至终都出版“是人”版,不代表其他省份地区的教材也是“是人”版,毕竟全国教材不只它一家。第二个原因,态度傲慢(或许它本意并非如此)。作为权威机构,它在关乎统编教材争议四起之时,没有从专业角度来阐明问题,反而面对记者的提问,漫不经心地随口一说,“我们也不知道咋回事”。它的回应也给网友造成一种感觉:它在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变相否定网友的集体真实记忆。”——似乎懂逻辑,却犯逻辑错误。第一,人教社回应本来就是说的自己出版社,并未涉及其它出版社,何来代表其它省份地区?“以偏概全”落空了。第二,玻璃心碎了。从哪儿看出了“漫不经心”、“居高临下”?我倒觉得是实事求是,“我们也不知道咋回事”(实际上原文是:“对于为何一些网友出现“斯人”的群体记忆,编辑部工作人员表示,这确实不清楚。”)是篡改过的,连口气都变了,有点“欲加之罪”的味道。编辑部工作人员不是心理学家,不清楚是正常的吧。一个错误的前提,岂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 阴谋论

“改文的人,其心可诛。有了权力,就任意改之。”——这类人其实就不知道来龙去脉,听风就是雨,无论事实,都往“政治正确”上靠。

“问题的根本不在那两个字本身上,而是对集体记忆的抹杀,进而否定一部分曾经的历史事实。”——帽子太大。

“学校门口的墙画,很明显是斯人,当年背诵课文也是斯人,这个问题是有人在带节奏,玩弄咱们。”——墙画都是证据了,谁在带节奏?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怎么变成“是人”。答案就是教育界有内奸。”——不说自己记忆有误,先给别人定罪,倒打一耙。

“胡说八道,这些人教社的怎么睁眼说瞎话,是怎么混到人教社这么严肃的岗位的?八十年代的课本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真不知道谁是“睁眼说瞎话”呢。

“肯定有某些原因让那些人着急澄清自己“是人”。”——无端猜测,不太善良。

“集体记忆被否定,是对一代人的否定,更是对一个时代的否定,就更加不能容忍并需要时刻警惕了。”——高!高度提的太高了!

六 和稀泥

“这几天,围绕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之争,依然在演绎,双方各执一词,大家都很认真,也都有根有据。不过,确实没必要严肃认真。因为,最后终究不了了之。”——不了了之是真,也都有根有据未必。

“诚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你的或你认同的感受,感受的频率对了,你才认为它是对的,一切都是你想用自己的感受或观点去同化别人罢了。”——那事实呢?

六 疑问

此次争论中,我看到不少中学教师有参与,还不是北京的,有一部分人记忆也是“斯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说明了个什么问题,我没想清楚,不好乱联系。

2022.11.10

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1)

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2)

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3)

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4)

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5)

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6)

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7)

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8)

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9)

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10)

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11)

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12)

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13)

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14)

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15)

为了胜负而争的感悟(热闹过后的思考)(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