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真实原因(辛亥革命)

反割台斗争1.背景: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火烧圆明园真实原因?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火烧圆明园真实原因(辛亥革命)

火烧圆明园真实原因

反割台斗争

1.背景: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反割台斗争概况(1)时间:1895年5月。(2)领导人:邱逢甲、徐骧、刘永福。(3)主要战役:大甲溪之战。

(4)结果:由于缺乏清政府的支持,1895年10月,台湾全部沦陷。

(5)意义:充分体现了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而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背景

(1)19世纪70年代起,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过渡,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2)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软弱可欺。

3.开端: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4.划分势力范围:1897年,德国派军占领胶州湾,俄国占领旅顺口和大连湾。随后,列强纷纷

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1.时间:1899年9月。

2.背景

(1)当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时,美国因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

(2)美国经济上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军事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

(3)出于美国工商界进人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

3.内容: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以便使美国从中“利益均沾”。

4.影响

(1)标志着美国侵略中国进人新阶段,即开始独立制定侵华政策。

(2)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义和团运动

1.兴起原因:19世纪末,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汇集成席卷中国北部的义和团运列2.口号:“扶清灭洋”

3.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过程:1900年6月,英、法、美、俄、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8月,攻陷北京。 2.结果:190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的内容

(1)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3)拆毁北京至大沾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4、影响:《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成立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相继抛出“新政”和“预备立宪”。(2)19世纪末以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4)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2.条件

思想: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人以上海和日本东京为中心,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学说

组织:①1894年,孙中山建立兴中会。②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以《民报》为机关刊物。

军事: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2,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五六千新军官兵参加革命团体。。3清政府“铁路国有”法令,引起保路风潮,清政府调湖北新军人川镇压,革命党人乘机策划起义。

3.爆发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轼昌率先发动起义,湖北革命党人纷纷响应。12日.占领武汉三镇。因为革命发生在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为“辛亥革命”。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20世纪初以孙中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系列资产阶平命运动,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兄的建立、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等;狭义工的辛亥革命特指武昌起义。

4.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④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⑤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⑥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⑦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2)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3)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6.清帝退位与北洋军阀统治建立

(1)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2)北洋军统治建立

①原因:袁世凯玩弄两面手法;列强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并制造舆论,替袁世凯撑腰;武昌起义后,同盟会处于十分涣散的境地,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

②结果: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建立北洋军阀统治。

7.辛亥革命的评价及教训

(1)功绩: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3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局限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教训:①必须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②必须拥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结果:军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三人职务,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4.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