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详解第一首静夜思 10分钟古诗课59王师北定中原日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诗。南宋的诗人与北宋相比,多了很多关于北伐的诗。山河破碎总是让文人难以释怀,国家不幸诗家幸,世事就是这样残酷。

小学生必背古诗详解第一首静夜思 10分钟古诗课59王师北定中原日(1)

(一)诗人生平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曾几的学生。当然陆游比曾几要有名多了。

陆游生在宋徽宗宣和七年,北宋灭亡之际,虽然一生比较坎坷,但十分长寿,享年85岁,比他的老师曾几还多两年。

陆游的高祖中过榜眼,祖父最高做到副宰相,父亲也是当官的,家庭出身很好。宣和七年,陆游的父亲由水路进京述职,带着怀孕的妻子,陆游就出生在淮河的船上。

我有点怀疑,这就是“陆游”这个名字的由来,说不定陆游的父亲觉得这个孩子是游过来的呢?

和曾几很像,陆游也是恩荫出仕,没有考过科举。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陆游一生都想推动北伐,但是从未成功,反而因为这份坚持而屡遭排挤和贬斥。看来陆游并不是一个适合做官的人,可能是他心中的理想太真,热血从未消减。

直到他死的那天,陆游心里仍然惦念着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

小学生必背古诗详解第一首静夜思 10分钟古诗课59王师北定中原日(2)

(二)诗歌品读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本来就知道,死了以后万事成空。诗人对自己的死亡早有预料,我读着感觉语气中还是很豁达的。

史杰鹏老师指出,我们现在一般把“元知”中的“元”写作“原”,但是宋代一般都写“元”。因为“元”本义是脑袋,是生命的根本所在,所以引申出“根源”、“本来”的意思。但是明朝的时候,忌讳“元来”这个词,担心元朝打回来,所以朝廷下令写成“原”。

我觉得这个演变很有意思,而且也很好记。如果家里的小朋友记不住这句诗里的“元”的写法,经常默写错误的话,听了这个故事肯定就不会搞错了。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但是心中仍有悲伤,因为北伐没有成功,江山尚未一统。

有时候觉得蛮奇怪的,古代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制度,按理说皇帝更加有“这个江山是我的”这样的心态,对于山河破碎、丢失领土应该更加心痛着急才对,但是并不是。一般都是有气节的忠诚的士大夫对山河一统的执念更深,更有责任感。

陆游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他已经活了这么长的岁数,该经历的都经历过,心里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唯一遗憾的就是没看到朝廷收复失地。这个“唯一的遗憾”凸显出收复失地在陆游心中的重要性,让他临死前都念念不忘,更加体现出陆游的忠诚和爱国。

《古诗课》里解释了“九州”。说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尚书·禹贡》中,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我对这些“州”的印象来源于《三国演义》,还一直以为是那时候的行政区划,没想到是大禹治水划分的九州。又学到了新知识,改正了原有的错误。

第三四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紧跟着前面的遗憾,叮嘱儿孙们:“一旦朝廷收复中原,你们在祭祖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我呀。”

他一直都相信有“北定中原”的那一天。这是诗人的天真,也是诗人的赤子之心。

小学生必背古诗详解第一首静夜思 10分钟古诗课59王师北定中原日(3)

小学生必背古诗详解第一首静夜思 10分钟古诗课59王师北定中原日(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