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讲上海话会被说洋泾浜(老上海的洋泾浜英语漏洞百出)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1845年上海道与英国领事签订《上海租地章程》,上海英租界建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英租界的区域相当于今东起黄浦江,西迄西藏中路,延安东路至苏州河之间。1848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传教士向上海道提出设立美租界的申请,上海道爽快地同意了,当时没有签约,只是批复“以苏州河北岸之虹口沿江三里”之地为美租界。应该讲,当时双方对美租界的大致范围是明确的,但是由于批文的文字表述有点含糊不清,又没有划定具体的界线,使以后的美国领事争取扩大租界有了“充足”的理由,双方为此争辩不休。 1851年广西爆发太平天国起义,之后义军北上,又顺长江而下,于1853年3月攻占南京,江南的局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列强难以判断清政府与太平天国之间的战争谁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于是以静制动,采取观望的态度,但包括上海在内的通商口岸都居住了不少的侨民,为了保卫上海租界的安全,列强就提出了一个“武装中立”的口号,于是在4月8日,上海的英、美、法领事召开了一个紧急的联席会议,三租界联手,把侨民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民兵组织,初名Shanghai Local Volunteer Corps,不久改称Shanghai Volunteer Corps,即“上海万国商团”。

为什么讲上海话会被说洋泾浜(老上海的洋泾浜英语漏洞百出)(1)

靶子场的“老虎山”

1870年开始由工部局接管,成为一个工部局下的常设军事单位,最高指挥机构为司令部,设总司令一名,副司令若干名,下设轻骑队、美国骑兵中队、野炮队、轻炮队、工程队、铁甲车队、步兵队等。20世纪30年代正常编制约1 500人。既然是军队,就得有营地、操场、靶场等军事场地。这些军事设施,尤其是靶场不宜或不能设在住宅集中、人口稠密的市中心区,而虹口美租界的边界又含糊不清,这个靶场就设在虹口美租界之北的有争议的区域里。靶场是危险区,闲人禁入,否则会发生误伤误杀的严重后果,所以靶场有围墙或沟濠分割,在靶场的一端用土堆成小山,防止子弹射出靶场误伤市民,这个靶子场的英文名叫Shanghai Rifle Range,上海人就叫做“靶子场”。在一份1895年的《上海城厢租界全图》中还能见到这个“靶子场”的痕迹,呈东西向的长条状,大致相当于今日中州路至海南路的武进路,总长度约500米。rifle即射程较远的步枪,步枪的枪膛里刻有“膛线”可以使射出的子弹旋转,使子弹射距更远,命中率更高,“洋泾浜语”按rifle的发声把“膛线”叫做“来复线”,而在更早的“洋泾浜语”中rifle又被叫做“老虎”。这样就清楚了,虹口的“老虎山”并不是这里原有土堆形似老虎,而是靶子场必须有阻挡子弹的“rifle山”。有时可以“望文生义”,但“望文生义”也可能要了人的命。

为什么讲上海话会被说洋泾浜(老上海的洋泾浜英语漏洞百出)(2)

上海靶子场

这个靶子场和“老虎山”原来的位置是偏离市中心人口稠密区的。但是租界的市政建设发展较快,尤其在外商的房地产业的推进下,至少进入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虹口美租界的北四川路、乍浦路、吴淞路等马路已筑到靶子场附近,沿线的土地已成了房地产,这里逐渐形成人口稠密的居住区,确实,整天乒乒乓乓枪声不停的靶子场影响了城市安宁和市民生活,办法只有两个,其一是拆除取消,其二就是搬迁,到其他地方重建。对租界当局来讲,这个机会终于在1893年来到了,这一年的7月22日,上海道台聂缉椝正式批准了与美国人商议了多年的《上海新订虹口章程》,租界的北界线大致就划在靶子场北侧的土堆和壕沟处。得寸进尺是人的天性,当虹口美租界的界线划定后,工部局以拆除靶子场筑成马路为由,希望上海道再划出一块土地给他们建一个新的靶子场和公园,两年后上海道就有了批复,准许他们在偏离上海的宝山县境内建一个靶子场和公园,于是在1896年工部局买进了宝山县内的一块有500余亩的土地,在这块土地的西侧建了一个占地面积更大、靶道更长的靶子场,中间的部分则建为公园,而东面的那块则建为运动场,并于1905年正式投入使用,这个地方就叫做“靶子场公园”、“新靶子场公园”、“新公园”等名称,1922年才正式称“虹口公园”,其实际范围相当于今天的“鲁迅公园”和“虹口体育场”。

为什么讲上海话会被说洋泾浜(老上海的洋泾浜英语漏洞百出)(3)

老靶子场路(左)和四川北路交界处

在建设“新靶子场公园”时,工部局把原来的靶子场拆了,原来的靶道就建设为马路,这条马路就叫Range Road,也就是“靶子路”或“靶子场路”;为了配合新靶子场公园的建设,同时也是从市区通往那里的马路,又筑了一条北四川路向北延伸到公园的马路,这条路初名“Rifle Range Road”,中文名“公园靶子场路”,不过,老百姓很实惠,就把改造原靶子场筑的Range Road直呼“老靶子路”,而新筑的通往新靶子场的Rifle Range Road叫做“新靶子路”,当这条路通车没几年,因为它是北四川路的延长线,又被人们叫做“北四川路”。租界时期的北四川路是一条比较特殊的马路,它的南段,即相当于今天武进路以北约30米至苏州河的那段属于公共租界,而北段则是公共租界工部局在租界之外筑的“越界筑路”,是华界与租界的“共管区”,租界编的北四川路门牌只到武进路附近,而华界则从武进路附近另编门牌,所以,要根据租界时期北四川路的地址去找它现在的位置,有时是很难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