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易日盛前景如何(质变曝光东易日盛利润腰斩)

2月19日下午,魏安心(化名)意外发现新装修的房子出现了裂纹。

而这一天,距离装修完工刚刚过去4个月时间。魏安心来到房子处,本是为等待装修方来解决一直未修整的玻璃打胶粗糙等问题。

财经网了解到,装修合同签署方为速美集家科技有限公司。据天眼查APP显示,速美集家科技有限公司母公司指向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易日盛),它是首家中国家装A股上市公司。

东易日盛的官网称,作为行业领路人,董事长陈辉一直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线,质量高于一切。那么,这家高举品质旗帜的装修龙头,怎么就“翻车”了?

这套装修反复出现问题的房子位于北京的二环-三环之间,是魏安心北漂10年后,掏空两代人钱包买下的二手房,面积只有46平方米。

谈到装修之所以选择东易日盛,魏安心说主要是出于信任,“因为平时工作忙,我觉得装修房子这种人生大事,交由大公司全包负责能更省心。于是,货比三家后,选择了东易日盛一个近9万元的全包装修套餐。”

2021年8月1日,东易日盛装修队进场,然而装修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爆发。据魏安心提供的资料显示,装修中墙面漆出现脱落,入户门密码锁胶水残留无法清除,涉及到打玻璃胶的阳台、卧室、客厅、卫生间呈现的玻璃胶断面参差不齐、看着十分粗糙,踢脚线缺失,天花板还出现了裂缝……

东易日盛前景如何(质变曝光东易日盛利润腰斩)(1)

打胶粗糙。魏安心供图

东易日盛前景如何(质变曝光东易日盛利润腰斩)(2)

踢脚线缺失。魏安心供图

“装修过程中,真是一边在装修一边在返工。”魏安心无奈地表示,他已经向东易日盛方投诉3次,但玻璃胶、密码锁、踢脚线的问题至今还未能解决,天花板就又出现了裂纹的问题。据其提供的资料显示,天花板多处出现裂纹,涉及客厅、卧室、阳台。

东易日盛前景如何(质变曝光东易日盛利润腰斩)(3)

墙面出现裂纹。魏安心供图

“我们对东易日盛方面的服务态度、工作态度、工程质量,非常不满意。”(注释:此项目包括客服、管家、设计师、工长、工人,以下简称装修团队。其中,只有工人是外包人员。)魏安心解释,“例如,我们反复强调对装修团队打胶师傅的工作能力不满意,总部客诉负责人年前承诺,年后请专业人士修整打胶粗糙问题,但截至目前只告知没有专业人士,只有原施工团队的打胶师傅,态度敷衍。”

而魏安心的遭遇并不是孤例。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2月18日,以“东易日盛”为关键词搜索共有66条投诉量,投诉问题包括施工工艺粗糙、质量堪忧、延期交付、水电改造偷工减料等问题。

颇为讽刺的是,2021年,东易日盛品牌升级为东易日盛“超放心家装”。但显然结果并没能让消费者放心。

质量问题之外,企业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混乱。

据魏安心讲述,由于二手房装修改造,包括老屋拆除、砌墙、定制等多种新增项目。装修前期,设计师提议,新增项目如果直接交予上述装修团队,便于熟悉工程,也可以节省2000元管理费,魏安心接受了提议。由此,一共新增约5万元项目。其中,老屋拆除、砌墙等新增项目交予东易日盛原班人马,新增约2万元;设计师另找工人接手部分定制家居的工作,新增约3万元。

在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张剑锋看来,装修本身非常复杂,中间新增项目意味着方案、材料、执行可能都需要完成改变,消费者其实很难分辨其间发生的变化,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容易遭受损害。

以新增定制家居项目为例,魏安心称定制柜出现切割不平整问题。“无论是哪方的问题,最终结果就是我们延期了4个月还没入住。”

东易日盛前景如何(质变曝光东易日盛利润腰斩)(4)

定制柜切割不平整。魏安心供图

而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单纯从合同角度来看,东易日盛合同约定的项目责任由其承担毋庸置疑,而新增项目与东易日盛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设计师是东易日盛的员工,而且是在工作中发生的行为,所以即使是新增项目造成的纰漏,也影响东易日盛的口碑。

梁振鹏称,员工接“私单”也说明企业的管理体系比较混乱,管理、监管都不到位。企业需要有严格的管理体系监管好自己的员工,规定员工不能绕开公司去跟客户签订单,企业的惩罚体系应该跟上。“忽视了用户的利益,忽视了装修工程质量,最后也会损害了口碑。”

对于装修质量问题以及员工存在的接“私单”问题,东易日盛回复财经网称,会联系相关消费者,重新派专业人士检测,明确责任后不会推卸责任,针对员工接“私单”行为会有相应举措。但具体举措为何,对方并未明确表示。

而据财经网了解,截至发稿前,双方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接连不断的质量问题背后,或许与企业业绩的压力不无关系。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三季度,企业营收增速分别为-9.62%、9.27%、50.4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9亿元、1.8亿元、-1.9亿元。其中,2019年是自2009年来企业营收数据的首次下滑。

此外,2020年企业业绩之所以上升,财经网注意到,其2020年度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为2726.4万元,而2019年度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高达2.32亿元,差额甚至高出当年归母净利润额2473.6万元。

而在2020年年报中,东易日盛坦承,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对此,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这可能已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企业经营承压-压缩销售成本-质量问题出现-口碑受到影响-企业经营更困难。

而外部行情也在进一步催化这一恶性循环链。1月30日,陈辉发表2022年新春贺词时回顾2021年行业困境时称,外部环境变化的叠加,抑制了消费者的家装需求,挤压了业绩增长的空间:房地产爆雷、一手房锐减、二手房限贷、原材料成本上升,造成了消费的下行。

这对企业的影响也非常直接。1月11日,东易日盛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2021年企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00万元至9300万元,同比暴跌48.43%—65.62%。

在资本市场,东易日盛自2021年1月4日(首个交易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股价从7.8元/股下跌至6.16元/股,跌幅为21%,市值蒸发6.9亿元。

2022年,被陈辉认为是东易日盛的突破之年。原因在于宏观政策利好、房地产将迎来小阳春,存量房市场持续增长,家装行业集中度将加速提升。同时,东易日盛数字化转型优势突显,将数字化优势转化成为业绩快速增长的新动能,整装业务将快速发展成长。

但陈辉似乎忘了,这一切的前提得是首先取得消费者信任。作为第一家上市的家装企业,东易日盛早已被金螳螂、中装建设等多家企业在营收规模上超越。现如今如果把最核心的品质再丢了,恐将失去更多。

文/王亚静、赵海名(责编:高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