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四大奇案是怎么出来的(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杨乃武和小白菜被冤枉一案,号称清末四大奇案之一,被后人编成故事、评弹、戏曲、电影、电视剧和长篇小说等文艺作品,广为流传,两位主人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清末四大奇案是怎么出来的(清末四大奇案之一)(1)

杨乃武,字书勋,一字子钊,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生于浙江杭州余杭镇澄清巷,兄弟排行第二,因此人称“杨二先生”,同治年间考中举人。

杨乃武家境殷实,父亲杨朴堂及祖辈数代以种桑养蚕为业,杨乃武自幼聪颖过人,二十岁考取秀才,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十三岁考中癸酉科举人。

杨乃武性情耿直,爱打抱不平,因不满余杭知县刘锡彤贪赃枉法,曾在县衙照壁上题写一联“大清双王法,浙江两抚台”,自此和官府结下梁子。

杨乃武家有个房客叫葛品连,是个豆腐店的帮工,他的妻子毕秀姑是余杭镇远近闻名的大美人,因为常常穿着白衣绿裤,人送外号“小白菜”。

清末四大奇案是怎么出来的(清末四大奇案之一)(2)

杨、葛两家毗邻而居,最初的时候尚能彼此和睦相处。毕秀姑举止落落大方,年轻貌美,而丈夫葛品连却心胸狭隘,猜忌多疑,婆婆喻氏凶悍泼辣,常常寻衅滋事。

葛品连经常不在家,毕秀姑就到杨家向杨乃武学习认字,当时杨乃武的妻子詹氏还在世,因此没有引起邻居的在意,詹氏后来难产而死,邻里开始私下非议。

清末四大奇案是怎么出来的(清末四大奇案之一)(3)

杨乃武丧妻后鳏居,虽然深居简出,却还是渐渐传出谣言,坊间传说他和毕氏关系暖昧。为了避嫌,杨乃武以入不敷出为由将八百文的房租涨到一千文,逼着葛家退租。

葛品连早就不想在杨家住下去了,于是在次年夏天搬走了,自此,杨、葛两家再无瓜葛,可是就在葛家搬走的那年秋天,葛品连得了痧疹病,不久就死了,

清末四大奇案是怎么出来的(清末四大奇案之一)(4)

他老娘喻氏怀疑儿媳毕氏谋杀亲夫,于是就把儿媳毕氏和杨乃武告到了官府。

知县刘锡彤老早就和杨乃武有私仇,这一回杨乃武算是撞到枪口上了,刘锡彤借机官报私仇,诬陷杨乃武“夺妇谋夫”,于是施以酷刑,屈打成招,草草结案。

毕秀姑被判处凌迟处死,杨乃武被判斩立决,审判书呈送杭州知府,知府定罪后上报浙江按察使署,浙江巡抚维持原判后上报刑部。

清末四大奇案是怎么出来的(清末四大奇案之一)(5)

杨乃武不甘心俯首就戮,就在狱中写下“辩状”,委托姐姐杨氏替他到京城告御状,此案历时三载,“屡审屡覆”,一时间在朝野上下引发不小的轰动。

《申报》记者报道了此案,并一直关注着事态发展,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也伸张了正义,客观上鼓励了杨氏反复进京申诉。

清末四大奇案是怎么出来的(清末四大奇案之一)(6)

在舆论的压力下,清廷不得不引起重视,在慈禧太后的直接干预下,光绪二年(1876年)十二月,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会审,对葛品连进行开棺验尸,澄清了事实,冤案得以昭雪。

知县刘锡彤被革职,流放黑龙江;杭州知府陈鲁、宁波知府边葆诚均被革职;其他涉案官员三百多名、办案人员三十人或被革职、或被充军、或被法办,其中有一百五十名六品以上官员遭到“革除顶戴花翎,永不叙用”的惩罚。

葛品连之母沈喻氏被杖责一百,判处有期徒刑四年,毕秀姑因“不避嫌疑,致招物议”,杖责八十,后来出家为尼,种菜养鸡维持生活,民国十九年(1930年)圆寂,享年七十五岁。

杨乃武“不遵礼教”,取消举人资格,杖责一百,晚年在家乡种桑养蚕为生,民国三年(1914年)病逝,享年七十四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