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讲育儿之道 先师孔子的8条育儿经

孔子讲育儿之道 先师孔子的8条育儿经(1)

孔子讲育儿之道 先师孔子的8条育儿经(2)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未经雕琢的璞玉,孩子在幼年时期如果能接受好的教育和指引,长大成人后就能够顺利立足社会,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并能适应竞争的环境。

父母是与孩子朝夕相处最多的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孩子最后是否能璞石成玉,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父母的教育。

如果我们走进《论语》,潜心研读之后就会发现,书中有不少宝贵的育儿经验值得各位家长和老师细细品味和学习。

孔子讲育儿之道 先师孔子的8条育儿经(3)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孩子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面要敬重兄长,行为谨慎诚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了这些如果还有剩余力量,就可以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了。”

先成人,后成才。家长在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要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孩子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在德行修养之后。

孔子讲育儿之道 先师孔子的8条育儿经(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到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这句话告诉孩子们学习后必须及时复习,以及待人处世时对待朋友要宽容大度的重要性。

孔子讲育儿之道 先师孔子的8条育儿经(5)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人生世事变化极快,家长要教育孩子:珍惜时光不虚度光阴。

孔子讲育儿之道 先师孔子的8条育儿经(6)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孩子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面要敬重兄长,行为谨慎诚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了这些如果还有剩余力量,就可以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了。”

这条启发我们:在与人相处时,以谦卑恭敬的心态对待他人,对于别人的优点和不足,要做到善于学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孔子讲育儿之道 先师孔子的8条育儿经(7)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孔子说:“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勤奋、努力、明辨是非善恶,是优秀的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注重孩子勤奋、努力等品质的培养。

孔子讲育儿之道 先师孔子的8条育儿经(8)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过分恭敬,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仇恨暗藏于心,表面上却同人要好,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家长要告诉孩子:在与人交往时,不要用花言巧语去欺骗人,不要虚假伪善去奉承人。要用平和、公正、真诚之心待人。

孔子讲育儿之道 先师孔子的8条育儿经(9)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请教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先去实践你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

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言必行,行必果,才可以取信于人。家长要时刻以“君子”的标准要求孩子。

孔子讲育儿之道 先师孔子的8条育儿经(10)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穿的衣服,和朋友们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我愿老年人安度晚年,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年幼的人得到照顾。”

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要有一颗博爱之心,对世界心存善意,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要教育孩子努力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孔子讲育儿之道 先师孔子的8条育儿经(11)

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直到今天仍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学习和借鉴。

希望以上8条“妙招”,能为您教育孩子提供借鉴的方向和有效的指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