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用典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大用典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大用典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大用典飞入寻常百姓家(1)

大大用典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大用典飞入寻常百姓家(2)

大大用典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大用典飞入寻常百姓家(3)

中英相隔万里,但虽远犹近。中国视英国为重要伙伴和真诚朋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英关系总体走在中国同西方关系前列。近年来,两国关系和合作得到长足发展,正在稳定健康的快车道上加速行进。英国已经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投资目的地国,也是除香港外最大人民币境外交易中心。中国是英国在欧盟外第二大贸易伙伴在亚洲首要投资目的地。从衣食住行到能源、基建、金融、科研,中英全方位务实合作成果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惠及两国民众。

——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题为《共倡开放包容共促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2015年10月21日

【原文】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解释】

“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乌衣巷》。诗的全文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朱雀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巷在魏晋时代是王导、谢安这些世家大族的居住地,居住于此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到唐朝时期,昔日辉煌的魏晋士族都已经没落不知去处,就连曾经栖居在他们屋檐下的燕子也早已飞入到普通老百姓屋檐下筑巢。

“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经常用来比喻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表达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中英两国关系的变化和带给民众的便利,用这句诗来形容也恰如其分。

中英两国关系的发展,也是历经曲折,柳暗花明。近代以来,由于两次鸦片战争、冷战、香港地位问题等,中英关系历经风雨。近年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英日益深化对华合作,双方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磋商与对话加强,两国高层亦保持互访。1998年朱镕基总理与布莱尔首相实现互访,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伙伴关系。1999年江泽民主席成功访英,这是中国国家元首对英国的首次国事访问。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对英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意建立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机制,并确定两国重点合作领域。此后,中英两国关系开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2014年,中英货物贸易额达809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3倍多。截止到2014年底,英国对华直接投资项目超过7000个,总投资金额达到200亿美元。截止到2015年6月,大约7000多名英国学生到中国学习,英国文化委员会制定了“英国未来计划”,鼓励英国学生去中国参与学术研究或工作、实习,期望在华的英国学生人数在2020年达到8万。截至2014年,中国赴英国旅游人数近5年约为23万人次,据英国估计,到2020年中国游客人数有望达到65万人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场,为英国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中国游客在英国旅行停留的时间和消费额已经高于其它欧洲国家。

中英关系的良性发展,让中英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和便捷,也让两国普通民众享受到了昔日不可想象的生活便利。这些都是中英全方位务实合作成果带来的好处。因此,主席说从衣食住行到能源、基建、金融、科研,中英全方位务实合作成果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大用典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大用典飞入寻常百姓家(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