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腾飞路的神秘大院(呼和浩特之西五什家街)

西五什家街

西五什家街位于旧城南,清代形成。东起小召前街,西至小南街南口(今大南街),长440米,宽10米。民国二十年(1931)命名。街名源于在清代这地方系一个名叫“五什家”的村庄(祥见《归绥县志》金石志碑文记载:是以四乡在五什家村龙王庙内立农民之社。)。而在1985年编写的《呼和浩特市地名志》载:“清民时,该地段有50个服务人员的大驿站,俗称五十家子。”从该文看,有点不对劲,不知道这50个驿站的出处再哪里?因为那时候的归化城五什家街在城东南偏远地区,根本就没有什么驿站。

呼和浩特腾飞路的神秘大院(呼和浩特之西五什家街)(1)

西五什家街

清民时期的西五什家街是呼和浩特粮店一条街。沿街建筑多四合院,街北多迎街商铺。归化城最古老的银楼“万福兴”,粮店“大德粮店”、“兴和店”、“永义店”、义丰店”就开設在西五什家街。此外,西五什家街还是清末民初时期呼和浩特洋行的发源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天津买办商人开設的洋行就驻在西五什家街路南的“德隆店”内。由于于该洋行大量地进出口羊毛畜产品和粮食,所以生意兴隆。虽后在距离小召半道街不远的地方,有个叫王建功的河北人又开一家“天巨公”洋行。洋行的开設给西五什家街一个时期内带来市场繁荣和经济发展。

呼和浩特腾飞路的神秘大院(呼和浩特之西五什家街)(2)

  • 巧尔齐召18号

在旧城区未改造前的西五什家街南北共支出七条小巷。分别是街北的义丰店巷、巧尔齐召内、兴隆巷、石头巷,街南的龙王庙巷(今清泉街)、巧尔齐召南巷、大御使巷(今大玉石巷)。除此之外,西五什家街巧尔齐召内18号院还是呼和浩特市红色革命遗址(中国共产党绥远地区工作委员会旧址)。

文曹建成2016年

此文已经申报著作权,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