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如何给来访者做方案(心理咨询之收集与整理来访者资料)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保证心理咨询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初诊接待中,咨询师的工作不是去想法子解决来访者的心理困惑,而是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让来访者释放自我,自由探索自己的欲望、心理冲突,使其有机会深层次觉察自我,探寻问题与困扰。

在初诊接待前,先将一些工作准备好:要配置好心理咨询场所(要能够显示专业的特点,具有保密功能,能够提供适当宽敞的空间、配置舒适的座椅、配置必须的设备)。

在初诊接待时,要保持咨询师应有的姿态(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首因效应),会谈时,需要保持正常的社交距离,保持正常的咨询位置(呈直角式)。来访者到来时需要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如“请进”、“请坐”等。在提问时,尽量间接询问求助者,不可直接逼问(间接询问比如:我很希望,我再哪些方面能向您提供帮助?),最后还需要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和心理咨询的性质。

收集资料有两种方法,一是摄入性会谈(摄入性会谈是心理咨询师通过与求助者面对面的谈话,口头信息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二是通过心理测验收集资料。

心理测验的使用

在使用心理测验前,咨询师应先向来访者说明量表对诊断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的统一,保障来访者的知情同意权。咨询师要根据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不得乱用心理测验: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只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忽略其他方面的对照;没有获得量表的可靠性、信效度及常模就施测;诊断目的之外使用心理测验等)。此外,咨询师要用心理测量的结果与临床观察和会谈法的结果相比较。

如果为了寻找个人心理问题的原因,可以使用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如果想要探索求助者的行为、性格倾向,可以使用卡特尔16项人格测试16PF;如果想要评估症状严重程度,可以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

心理咨询师如何给来访者做方案(心理咨询之收集与整理来访者资料)(1)

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

可以从三个角度对从来访者那儿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一)

1,来访者的人口学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职业、收入、宗教民族等);

2,来访者的生活状况(居住条件、日常活动、生活方式和习惯、生活方式变化等);

3,婚姻家庭(一般婚姻状况、婚姻中的大事、家庭成员及成员之间的评价、家庭中的重要事件);

4,工作记录(对工作态度、兴趣、满意程度,职业变更等);

5,社会交往(社交网络、好友、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等);

6,娱乐活动(令自己感到愉快的活动、对愉快体验的描述是否准确);

7,自我描述(长处、优点、缺点以及描述中用到的词语);

8,来访者内在世界的特点(想象力、创造性、价值观等);

9,其他资料。

(二)

1,婴幼儿期(出生的情况,是否顺产等);

2,童年生活(走路、开始说话的事件、是否患过重病、家庭生活、父母情感、教养方式等);

3,少年期生活(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重要事件,兴趣等);

4,青年期(爱情状况,学习状况,就业状况,婚姻状况等);

5,个人成长中的重要转化及当下对其的评价。

(三)

1,精神状态(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

2,身体状态;

3,社会活动状态(工作、社会交往及家庭生活)。

此外,我们还要判断这些资料的可靠性,并要在报告中予以说明。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有暗示(交谈中的暗示、咨询室的暗示等)、早期印象(咨询室对来访者的早期印象导致)。验证资料可靠性,可以通过补充提问、心理测验、问卷和比较统一资料的不同来源。

在解释这些临床资料时,要注意观察现象和可能性的原因之间的联系、找出哪些东西偏离正常标准、抓住“显眼”、“突出”的事件进行解释。之后,赋予这些临床资料意义:可以就事论事(不能揭示该事件的全部含义);可以进行相关分析,分析与问题有关的因素(但始终具有猜测性质);也可以分析心理痕迹,把事实作为一种结果,进一步去寻找原因。

如果来访者有既往史,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一些资料:了解当时医生下的诊断,疗法是什么,疗效如何;分析当初就诊的原因;了解求助者过去心理咨询的效果等。

心理咨询师如何给来访者做方案(心理咨询之收集与整理来访者资料)(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