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生士兵(大学生士兵尬)

广州大学生士兵(大学生士兵尬)(1)

▲图:廖键

大学生士兵的尴尬

文 | 土爷

军营外,高考结束,大学毕业季在即,征兵如火如荼;军营内,再过两个月又是义务兵选择是否留队的时候了。今年各地普遍上调义务兵经济补偿标准,大学生士兵入伍政策越来越好,但大学生士兵留队的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加,反而更多的人选择两年后就退出现役。

当然,两年退出现役也没有错,但这绝不是如此优质的征兵政策的最终目标。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笔者作为大学生士兵群体的一员,以亲身经历谈谈这个问题,重点谈论优秀大学生士兵提干的问题。

1

大学生士兵群体是部队最复杂的群体

没有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兵员素质的提高;我军士兵中高学历士兵的比例越来越大。笔者在新兵连的时候,连部组织大学生士兵填报个人信息,当时大概有一半的新战士都是所谓的“大学生士兵”,但这个群体中却包含了太多种具体情况:比如本科和专科的区别,毕业和未毕业的区别,一本和二本的区别,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等等等等。

如果按照当前“优秀大学生士兵提干”的标准来说的话,硬条件是二本以上学校并且已经拿到学位证毕业证,估计这个比例就会大大的缩水,成为了军营中的凤毛麟角,本文重点讨论的就是这种情况。

2

入伍动机相对明确

拿到了本科毕业证的士兵,按照适龄入学来说,大学毕业就入伍,年龄不超过22周岁的应该不会多(毕业生放宽至24周岁)。

通常而言,套改士官对于大学生士兵吸引力并不大,并且相对吃亏(笔者所服役的陆军某集团军部队士官基本就是四期到顶,大学毕业的话干满四期也就是16年,即使工资标准相对高中生士兵高一个级别,最终享受同样的退役安置政策对于本科生而言也并不公平);能在这个既年轻又有知识和专业的最适合步入社会打拼的人生阶段选择当兵,我认为这部分人大多是冲着考学提干来到的部队。

然而,在现实中,我也遇见过一些对于部队提干政策不完全了解的战友,他们当兵之后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根本就不具备参加提干考试的资格,比如年龄超了,比如学校是三本,甚至还没拿到毕业证等等。

广州大学生士兵(大学生士兵尬)(2)

3

是否优秀标准如何界定

对于当兵的本科毕业生而言,我觉得又可以具体的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二本毕业的,一种是211、985院校毕业的。

为什么要这么区分呢?因为后者当年参加完高考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如果第一志愿是军校,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也就是说,他们曾放弃过一个大学毕业即成为干部的机会。甚至,在他们的眼里,自己不比军校刚毕业的排长差,只不过是学的东西不一样罢了。

然而,政策对于这两类人的区别并不大,导致了一些名校毕业的学生可能会倍感吃亏,所以名校大学生士兵留队的极少。当然这类人总数也极少,我也只见过一两个。

另外,参加考试要求拥有“优秀士兵”及以上奖励。众所周知,军队院校的考试在每年的6月份,现在的入伍是9月份,第一次评选优秀士兵的机会是入伍从第一年到第二年的那个年底。

也就是说,对于第二年度兵打算参加优秀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的来说,拿到“优秀士兵”奖励只有一次机会。

而能否在这一次机会中得到“优秀士兵”奖励与这个人优秀与否有必然联系么?难道可以说所有第一年没有拿到“优秀士兵”的义务兵就一定不优秀么?

4

老生常谈的地域公平问题

正如开头所说,山东学生相对于北京的学生想通过高考考上名校难度要大一些。那么在部队是否也有类似现象呢?笔者认为是有的,而且比地方高考更严重。

地方高中生想考名校,山东和北京的分数线不一样,有高低之分。考试题目也不一样,有难易之分。而在部队参加“优秀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呢?不但不同的单位之间分数线不一样,每个具体的单位的学习环境更加不一样。

举例而言,笔者的同学服役于某省军区部队,隶属于国防动员部。他们的分数线比我们战区陆军会低许多,当然,具体的分数线与考试的人数,该单位大学生数量,该单位的级别等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不予讨论。

另外,不同的单位学习环境更是天壤之别。一些任务相对轻松的单位,平时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学习,单位领导的重视通常会给这些参加考试的“苗子”组建一个临时的集训队,集中学习。

然而, 我考试的那一年,同一集团军的其他旅比我们旅组织集训队要早许多。当然,或许还有一些单位,演训任务重,根本就不给你时间学习,这个情况也加大了考试的不公平。

广州大学生士兵(大学生士兵尬)(3)

5

发展前途问题

去年国防生停招,今年在校国防生分流,最近大家都在讨论。许多人爱拿国防生同军校生作比较,说如何如何不公平,这个时候,大学生士兵提干的干部完全可以呵呵一下。

我们来看一下,22岁大学毕业当兵,24岁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军校,培训一年,25挂上一毛二肩章担任排长。同军校生相比,军龄晚了4年,年龄大了3岁。

军校生和国防生有一大群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军官同学,大学生士兵提干的干部只有一堆在全国各地打拼的大学同学和退伍了或者套改了士官的战友,专业不对口什么的都不是事了,只能说一步晚步步慢。

6

选择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我身边的一些抱着当军官的理想来到部队的大学生士兵,在这两年的磨炼中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也有一些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成功的例子。我想说,冷暖自知。有时候,选择可能比努力更重要。眼前的得失足以让我等俗人患得患失,以后的以后,谁知道呢?

祝愿离开的和留下的战友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也愿制度更加完善,给更多人才施展自己才华的广阔空间。

一号哨位,为你站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