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

《亮剑》虽有瑕疵,但总体上是一部经典的抗战影视剧。李云龙率部攻打平安城时,情急之下喊出了一句台词:“二营长!你他**的意大利炮呢?给我拉来!”这段情节和台词把李云龙的个性表现得十分突出,成为《亮剑》中的经典桥段。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1)

《亮剑》原著在攻打平安城之前提到过此炮的来历,那是各营连集结的时候二营长有过交代:“是打小曹庄据点时缴获的两门山炮,意大利货,炮身上全是洋码子,就是炮弹少了点,才17发。”电视剧的编剧和导演也许是想突出当时中国抗日军民所用武器“万国牌”的现实,“意大利炮”几个字喊出来既押韵又带感。与老《亮剑》相比,新《亮剑》中的台词改为:“张大彪!你把炮给我拉上来!轰他娘养的!”两相比较,不可否认的是,经典属于老《亮剑》。

买办都该死

根据二营长张大彪所言,这两门“意大利山炮”是打日伪据点时缴获的。因此我们可以得知,该炮是从日伪军手中缴获,也有可能是日军从国军那儿获得的战利品,而后自己使用或交给伪军使用。

在二战期间,日军和国民党军队都装备过一款意大利炮,但是此炮不是山炮,而是百禄(Bohler )47毫米平射/反坦克炮。

奥地利的“百禄”公司(现在翻译成博勒/伯勒)从19世纪开始就是一家著名的钢铁公司,专门生产高性能的钢材。百禄公司与斯柯达、施耐德、克虏伯、莱茵金属不一样,她不是专业军工工厂,生产军火是她的副业,生产优质钢材才是她的主业。在风云激荡的20世纪初,她无可避免地卷入了军火生产中,直到1945年盟军进入奥地利,她才回归主业,一直到现在仍然是世界著名的优质钢铁供应商,专门生产特种钢材。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奥匈帝国使用的是斯科达M1915型37毫米步兵炮。百禄公司也着手研发一款步兵炮,这款炮的口径是44毫米,等其设计成功,已经到了1920年代初期,一战早结束了。此时,军火市场上是海量的捷克斯科达和法国皮托步兵炮在低价倾销,百禄这款炮就一直无人问津。于是百禄公司从1926年开始进行新型44毫米平射炮/反坦克炮的研究。

百禄44毫米步兵炮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2)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3)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下令成立兵工署,兵工奇才李待琛为设计科科长,负责兵器生产研发。李待琛仔细考察国内外兵器,于1929年向军政部提出制式兵器样式《规定制式兵器刍议》。

上一篇文讲到抗战时期中国的轻机枪,在当时,北方军队倾向于哈奇开斯,南方军队倾向于启拉利,但是到了最后,国民党反而选择了捷克式。百禄44毫米步兵炮其性能明显优于法国M1916皮托37毫米步兵炮,当然更优于日本仿制品大正11式37毫米步兵炮(此时日本的九二步兵炮刚开始研制)。然而,百禄炮遭到了与哈奇开斯和启拉利一样的命运。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4)

百禄公司之前一直和沈阳兵工厂有合作,从1922年开始,张作霖麾下的沈阳兵工厂从百禄公司进口了大量的机械设备和火炮零件用来组装和生产奥式辽造14式77毫米野战炮和100毫米榴弹炮,百禄公司还派出工程师到沈阳兵工厂来指导生产。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5)

东北军辽14式野炮

闻听君有意,百禄公司赶忙向中国推销百禄炮,重点是该公司于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刚刚研发的新型44毫米的百禄V型1931式平射/反坦克炮,该炮在450米距离上能够击穿40毫米垂直装甲。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6)

作战状态下的百禄44毫米V型平射/反坦克炮,此时炮轮被卸下

这一款世界领先的火炮反响很好,甚至百禄公司还得到了“蒋委员长拟办该炮”的回应。蒋介石虽然喜欢这款炮,然而死板的奥地利人不懂得给回扣,拿不到回扣的买办人员果断地在1932年制式兵器大会将其淘汰,换成给回扣的瑞典博福斯47毫米平射炮/反坦克炮。不过博福斯也没能笑到最后,在1934年末的第二次制式兵器大会上,德国莱茵金属的37毫米反坦克炮又替代了博福斯47毫米反坦克炮成为国军新制式兵器。此时希特勒已上台,德国大着胆子自己卖东西挣钱。

适合中国国情的百禄47毫米炮

百禄公司被国民党的买办官员拒绝后,痛定思痛,将原来的44毫米39倍口径的炮管换成47毫米32倍口径的炮管,至此百禄公司驰名天下的47毫米反坦克炮诞生了。在意大利、瑞士、荷兰等国的反坦克炮竞标中,百禄47毫米反坦克炮凭借优异的性能淘汰了博福斯47毫米反坦克炮。其中,意大利,荷兰,瑞士等国还购买了生产许可证。各国装备数量如下:

奥地利国防军采购500多门,为奥军制式反坦克炮;意大利购买了276门(也有268门之说),命名为Cannone da 47/32 mod. 1935,并按照生产许可证生产了3100多门。意大利生产的火炮与奥地利百禄公司的产品略有不同,主要区别是不带炮口制退器;荷兰购买了210门(一说208门) ,并按照生产许可证准备生产400多门,至德军占领荷兰前生产了178门;瑞士购买了180门,并按照许可证生产了1800多门47毫米反坦克炮及其改进型;拉脱维亚购买了96门,之后又追加了96门的订单,但还未交货即加入了苏联;罗马尼亚购买了300多门,又从意大利购买了200多门;芬兰购买了12门,又从意大利购买了12门;爱沙尼亚购买了 4门进行评估,准备进一步购买时,苏军来了。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7)

罗马尼亚百禄47毫米炮,其自行增加了炮盾。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8)

意大利军队的M35百禄47毫米炮,作战状态卸下炮轮降低火力线高度。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9)

战斗时短距离机动。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10)

百禄47毫米炮战斗全重280公斤(比博福斯轻了30公斤),一个炮班可以在10分钟内快速将其分解为8部分,由士兵扛走,非常适合山地作战。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11)

来到新阵地后快速组装,形成战斗力。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12)

行军状态时,百禄47毫米炮要求不高,可以汽车牵引,也可以骡马拖拽,也可分解后由四匹骡马驮载。对于以人力为主连骡马化都没有实现的中国军队,这款炮真是太适合了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13)

此门炮安装了炮口制退器

下面这个就有点好笑了,农用三轮车都能拉着大炮到处跑。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14)

瑞士军队更绿色环保,谁说自行车不能拉大炮。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15)

荷兰人更省事,人直接推着大炮走。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16)

下图为北非突尼斯战役埋伏在仙人掌丛中的意大利士兵和百禄47毫米反坦克炮。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17)

百禄47毫米平射炮/反坦克炮,最大射程7千米,高低射界-15°--56°,方向射界62°,既能发射穿甲弹打坦克,也能发射榴弹攻击敌步兵及工事。综合性能要优于日军1932年研制成功并广泛装备日军的九二步兵炮。这么优异的一款适合中国国情的炮竟然因为买办们的勒索而与中国擦肩而过,让人唏嘘。

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后,百禄公司得以公平地参加德国国防军武器竞标,最终两次击败莱茵金属。下图为德军装备的百禄105毫米 GebH 40 山地榴弹炮,这款炮在许多欧洲国家一直服役到60年代中期。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18)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19)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20)

百禄公司还竞标成功75毫米 GebG43 山炮,由于1943年开始德军战局恶化,故山炮的优先级靠后,至德国投降除生产出4门样炮,未能投入批量生产。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只好厚着脸皮去找百禄公司要求购买47毫米炮,此时人家订单接到手发软,给了个眼神让你自己体会。国民党只好转向意大利布雷达(Berda)公司购买了100门M1935型百禄47mm平射/反坦克炮。据说由于日本的压力,意大利只交付了几十门。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21)

长沙会战时的百禄47mm炮。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22)

滇西缅北战役时,远征军使用百禄47mm炮高弹道曲射,实行火力支援。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23)

日军缴获自国军的百禄47mm炮,炮轮有所不同。下图是军博展出的百禄炮,炮轮又与澳、意自用的一样。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24)

此意大利炮非彼意大利炮

《亮剑》中,李云龙一声喊,战士们推出来意大利炮。且慢,这炮长得与百禄47毫米炮不一样。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25)

道具师傅一定是位喜欢一战历史的人,他做出来的模型是款老爷炮。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26)

这是法国M1897式75mm野战炮(Canon de 75 modèle 1897),生产商为法国著名军工企业施耐德公司,通常称为“法75”。这是一款有划时代意义的大炮。

早期的前装火炮是根本谈不上拥有什么反后坐装置的,就仅仅是用槽形木架支撑炮身,在16世纪才出现了炮耳轴,将其安装在基座上或带轮架子上并可调整炮口升降的装置,这种使用数百年的装置叫做刚性炮架。炮管通过耳轴直接连在炮架上,后坐力直接作用在炮架上,没有丝毫减少。大炮一开火,后坐力会把火炮顶退好几米,炮手需要得炮推回原地,重新瞄准后,才能继续射击。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27)

法国M1897式75mm野炮是世界上第一种装备了弹性炮架的野战火炮。所谓的弹性炮架是相对于刚性炮架而言。简单地说,就是在炮管和炮架之间用一个“弹簧”连接起来——加装了一套液压驻退复进机构。

有了弹性炮架,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会被“弹簧”消耗掉一部分,炮架承受的力量减小,可以设计得轻巧一些,有利于提高机动性。同时,也省去了炮兵重新推大炮就位重新瞄准的时间。此外,法75采用了在垂直平面内旋转的螺式炮闩,此种装置能大大提高射速。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28)

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炮手拉开炮闩,滚烫的弹壳退出,填弹手将一发炮弹推入炮膛,炮手用手一转,之后就是预备----放。正是因为法国M1897式野炮的出现,才成就了我们现在经常在战争片里看到的火炮发射模样。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29)

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后膛炮最高射速是每分子2发,而法75则达到了每分子15--20发。一战中,兼具火力、机动性、射速等诸多优点的法75深受法军喜爱,得到了“75小姐”的昵称。

一战前,意大利原本与德、澳是盟国,但是一战开始后,意大利见风使舵,加入了协约国,与法国成为了盟友。于是,法国出于盟友的道义,援助给意大利400门法75炮。意大利做了点小改进,生产出来后贴上意大利文的标签,就成了李云龙口中的意大利炮。

随着德国150毫米榴弹炮出现在战场,法75在射程(仅4千米)、火力上被压制,由于一战壕沟、重机枪遍地,作为掩护步兵冲锋的步兵炮也无多大作用,75小姐很快就被口径更大的同类取代。

抗战时,中国军队装备有数目不详的法75炮。其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云南的滇军,这个在上一篇讲机枪的文中说过,云南王龙云与法国关系不一般,滇军是全套法式装备,因而装备几十门法75实属正常。另一个来源是1932年国民党中央军购买的20多门,其后国民党就转而购买德式火炮了。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30)

两个来源都来自法国,这种炮在中国一般被称为“士乃德野炮”,这说明中国人是知道这种炮的来历的。至于法国人战后将已经落后的法75卖给意大利,意大利发觉上当后又转卖给中国,这也就是坊间传言。

法国M1897炮在抗战中有参战记录,在衡阳、洛阳保卫战时发挥过作用。洛阳保卫战时,一个营12门法75炮遗失,被日军缴获。只能再叹一声,国民党你不愿意给八路军武器也就算了,既然要跑,起码临跑前往炮膛里扔颗手榴弹,也比让日军缴获了用来打八路军强吧。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31)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藏的一门法国M1897野炮。

《亮剑》里,二营长的炮应该被称为法国炮。要么是原著考证不严,要么是电视剧编导嫌法国炮不如意大利炮叫着顺口押韵。但是,二营长的那门意大利炮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从日军手里缴获,而日军又是从国军手里缴获。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32)

火炮是战争之神,二战中一次出动数千乃至上万门以上火炮的战役司空见惯。而中国抗日军民所使用的火炮数量却少得让人心酸,1935年,国民政府统一整编预备炮兵部队,发现全国可用于野战的火炮仅有456门。一部抗日战争史,就是一部中国军民用血肉之躯对抗日军飞机大炮的历史。这种悲壮、落后及痛苦,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刻骨铭心。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二战时,各大国生产的各型火炮都达数万门,苏联德国更是高达几十万门。而作为主要参战国的中国呢,抗战八年生产的身管火炮数量(不算迫击炮)是:4门20毫米高炮,94门37毫米战防炮。

满清时,能够造铁甲舰,能够造305毫米舰炮。到了民国时期,中国的军工生产反而在退步,国产火炮走在了一条从有到无的崎岖之路。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33)

早在19世纪80年代,金陵制造局就开始仿制奥匈帝国的格鲁森37毫米架退炮,这也是近代中国制造的第一型后膛火炮。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34)

清末,江南制造总局的炮厂车间,可以生产大口径火炮。

20世纪初,上海的江南制造局炮厂的生产技术水平,已经向世界看齐,能够生产同口径同技术水平的火炮了。1905年仿制成功的克虏伯式14倍75毫米山炮,基本实现了零件全部国产,累计生产了近500门。

一些有远见的地方军阀主导的兵工厂也制造出更大口径更先进的火炮,如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沈阳兵工厂,生产过100毫米、105毫米甚至240毫米重型榴弹炮(刚制出两门样炮就发生了九一八),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也生产过75毫米、88毫米山炮野炮。而蒋介石主导下的江南制造总局到了1932年后竟然不会造炮了,另一个著名的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原来也能生产火炮,抗战爆发后南迁,也与江南制造总局一样造炮能力丧失殆尽,仅能在大后方造一些迫击炮,当家产品自然成了汉阳造和中正式步枪。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35)

“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在沈阳兵工厂与240毫米重炮炮弹生产线合影

九一八事变后,阎锡山意识到中日战争不可避免,而山西又地处前线,主动提出将太原兵工厂交给中央,讨价还价的结果是2000万元成交。但是国民党大员们考察一番后,又嫌弃设备落后,生产的火炮档次不高,于是一番高谈阔论,在湖南建设一座全新的世界先进水平的兵工厂的计划出炉了。从**大炮开始,国民党就是眼高手低,喜欢吹牛,什么十万公里铁路、十个深水大港,什么三峡工程,等等,听演说能让你激情澎湃,可结果是一地鸡毛。

在那种大战一触即发的情况下,将这个能年产近200门大炮(当然产出的大炮质量不高),近万支步枪的中国最大兵工厂弃之不顾 ,确实令人叹息,尤其是这个兵工厂还附设了新建的钢铁厂,其年产能力相当于抗战期间后方钢铁厂的总和。

九一八事变前沈阳兵工厂造了1200门大炮,太原沦陷前太原兵工厂共生产出2300多门大炮。阎锡山在太原陷落前抢运出一些机器设备,在后方建立了两个小型兵工厂生产子弹手榴弹,并拆除了一部分铁轨,制造了迫击炮。然而由于钢厂没法搬走,没有了炮钢,未能再造出大炮。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兵工厂被日军占领,全面抗战爆发后太原兵工厂被日军占领,侵华日军所使用的大部分枪炮弹药,其实都是这两个厂生产的。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36)

国民党兵工厂生产的迫击炮

国民党也知道打起仗来大炮很重要,可他们瞧不上国产,宁愿要买洋炮,不买洋枪洋炮他们这些买办们怎么能赚钱。可是洋炮贵啊,博福斯75毫米炮,每门价格16000美元,还不带炮弹和光学器材,炮弹每发20美元,都快顶上一支步枪了。算下来一门炮带炮弹和附件得3万多美元,合法币10多万。

洋炮没钱买那么多,国产炮又瞧不上,结果造成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与日军在火炮上的悬殊差距。

广东的陈济棠建了一座琶江兵工厂,一期投入1100万,能够造大炮。1936年陈济棠下台前,该厂试制了105毫米榴弹炮1门,75毫米山炮2门。国民党中央政府接收后,该厂竟不明不白地停止生产,直到七七事变也没有恢复大炮的试制。

就是这个厂,内迁后利用仅有的一点炮管,生产出4门20毫米高炮和94门37毫米战防炮。而在重庆的军阀刘湘建立的钢铁厂,竟然能在抗战时倒闭,导致各兵工厂由于缺少炮钢而不能制造大炮。

国民党政府拥有的财力、资源远远强于这些地方军阀,他们哪怕拿出购买洋枪洋炮的热情的一小部分,拿出买洋枪洋炮的金钱的一小部分,都能建起不错的兵工厂,中国军民也不会遭受那么大的牺牲,就不必挺起胸膛向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而是用更猛烈的炮火覆盖侵略者。

抗战前二十多年,五大兵工厂总计生产了各型火炮4600多门,抗战八年,仅仅生产了98门小口径炮。这就是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国民党干的去国产化、去工业化的结果,后果是让3500万中国人民用鲜血来承担。

八路军、新四军身处敌后,环境险恶,没有图纸,缺少机器,缺乏材料,但是却能土法上马自造武器。说到大炮,军博有件珍贵的藏品。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37)

盖亮炮,这是盖亮带着自己的儿子和一批工人技术人员,测绘了缴获的日本九二步兵炮仿制成功的大炮,炮管所用的无缝钢是用缴获的火车车轴一点点的钻出来的。该炮试制成功在1945年11月,因而不算在98门大炮之内。至内战爆发,盖亮炮共造出来7门。

军博展出的是冀鲁豫华丰兵工厂造1946,口径为70毫米。虽然说是按照92式步兵炮仿制的,但是在结构和外形上更多的借鉴了晋十三式山炮的形式,就连轮子都不是92式步兵炮的那种钢轮样式。

提到人民军工,就不能不提到中国的保尔——吴运铎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38)

上图右下的盖亮炮图是错的,但是这一次的重点是左上的那张图。那门炮就是下图这张,根据吴运铎回忆录,没有无缝钢管,吴运铎就用熟铁棍加工成炮管后外面套了钢箍以增加强度。吴运铎回忆录中没有提及复退机构,也没有提及发射药,因而,该款平射炮应该是使用黑火药发射的架退炮,即像法75发明前的火炮发射后的样子。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39)

这种炮从一开始的37毫米口径到后来增大到45毫米口径,抗战期间共计生产了36门。如果要计算抗战期间中国生产的身管火炮,似乎应在98之上再加36。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40)

吴运铎发明的枪榴弹,广泛装备新四军部队

国民党一定是看不上这种落后的火炮的,但是,这就是国民党低了无数个档次的原因。

中国制造火炮的悲剧只是缩影,这背后其实是国民党政府充满买办思想,对自身重工业军事工业的忽视。如果当时把这些宝贵的资金、资源投入到建设厂房、购买设备、发展重工业、培养人才上,使中国具有设计和大批量生产火炮的能力,那抗战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日本鬼子还有胆量侵略中国吗?

历史不容假设,但抗战3500万军民的伤亡值得我们整个民族惊醒和反思。买办思维要不得,那是会动摇国本的。

二营长意大利炮哪来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41)

沙特军队使用中国炮----PLZ45自行火炮与胡塞武装交火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经过从仿制到自研的发展,中国重工业、军事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改善,甚至某些产品领先于世界。我军陆军的火力输出值,蓝星第一。

现在的段子应该改成,某外军激烈交战时,指挥员喊:二营长,你的中国炮呢?快点给老子拉上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