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直播当网红疯狂玩命(小学生露体直播)

为了直播当网红疯狂玩命(小学生露体直播)(1)

近日,美拍在官方微博中发布了全面加强直播内容监管的通告。通告的第一条便直指未成年主播。

美拍发布称,12月4日起,关闭当日前认证的未成年人的直播权限。12月9日起,关闭所有认证为未成年人的用户的直播权限。12月底前,全新实名认证体系上线,将全量重新认证用户,关闭未成年人的直播权限。

为了直播当网红疯狂玩命(小学生露体直播)(2)

在通告的首条,“未成年人”这一字眼接连出现5次,不是无缘无故的。本月初,美拍平台被爆出现小学生露体直播,影响十分恶劣。因此,美拍不得不对此事进行回应,并给出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直播的解决措施。

美拍惊现小学生露体直播

12月1日,美拍直播平台被指有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脱衣、露体直播。

为了直播当网红疯狂玩命(小学生露体直播)(3)

为了直播当网红疯狂玩命(小学生露体直播)(4)

为了直播当网红疯狂玩命(小学生露体直播)(5)

由截图中弹幕能看出,脱衣、露体等行为得到了频道内观众的支持、甚至怂恿。

一名小学生称,裸体直播不为钱,就是为“好玩”。她还为自己的粉丝比同学多而自豪。

为了直播当网红疯狂玩命(小学生露体直播)(6)

为了直播当网红疯狂玩命(小学生露体直播)(7)

快手平台“00后宝妈”活跃

和活跃在美拍平台上的小学生直播类似,“15岁宝妈” “未婚先孕”等未成年直播一度成为快手app上的流行风潮。

10月30日,网友“传媒老王”发微博称,在快手上看到14岁女孩发的怀孕视频,并配有多张视频截图。

为了直播当网红疯狂玩命(小学生露体直播)(8)

这并不是个例,快手上00后宝妈热度很高,数量也不少。她们从14岁到17岁不等,多是念初中时怀孕辍学,靠在平台上发布孕期视频和母子互动成为网红,动辄吸引上万粉丝。

为了直播当网红疯狂玩命(小学生露体直播)(9)

一名快手主播称今年只有14岁,已经“做妈妈了”,“还有62天宝宝就出来了”。从她发布的视频截图中,可以看到裸露的腹部隆起,疑似怀孕。

为了直播当网红疯狂玩命(小学生露体直播)(10)

另一位“准妈妈”,称自己是2000年出生,今年17岁。老公1999年出生,18岁。她15岁就和宝爸“结婚”,只是年龄不够没领结婚证。

为了直播当网红疯狂玩命(小学生露体直播)(11)

事后,快手科技回应称,已对平台上涉及“未婚妈妈”等视频进行清理。对自称年龄低于14岁用户的案例也已固定证据与有关部门沟通。虽然涉事主播已清理,但快手APP上依然能搜出许多类似账号。

未成年主播反以为荣

不论是小学生直播露体,还是“00后宝妈”直播怀孕,未成年人在直播平台上的行为暴露出的是自我保护的缺失和法律意识的缺乏。他们甚至会成为同龄人的价值引导,使更多人误入歧途。

比如,不少15岁、16岁的女孩在14岁“孕妈妈”的视频下评论,感慨自己仍然没有男朋友,已经老了。

更可怕的是,涉事未成年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未成年妈妈不认为自己错了。她们认为自己挺着大肚子,不辞辛劳地在网上直播,是凭自己的努力打拼,为孩子打造更好的未来。

直播的小学生也不觉有错。身边的同学都直播,出格的行为不过是为比同学多吸引粉丝罢了。

在他们看来,我是网红我很努力我能赚钱,已经成为人生赢家。其他的,who cares?

who cares?

对于未成年人,我们需要在意。

1

未成年人直播事件,平台不能脱罪

《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直播平台对于直播内容负有“审查义务”,对于平台播出内容应承担第一道监管职责。

要从源头防止各类未成年人直播乱象,直播平台更应对主播认证严加把控。

早在2016年,多家从事网络表演的主要企业曾共同发布《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承诺所有主播必须实名认证,不为18岁以下未成年人提供主播注册通道。文化部也印发《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规定网络主播要进行身份证实名注册。

目前,一些知名直播平台有相对严格的认证审核程序。比如 “一直播”平台输入未成年人身份证号后会提示未满18岁不能直播;“花椒直播”平台需要打开“支付宝”进行“芝麻认证”,“腾讯NOW直播”平台认证前需要将“本人身份证正面图片上传”。

但仍有不少直播平台的认证门槛较低,没有对年龄进行特别限制。甚至不需验证身份,就能获得官方开通的直播权限,直播间里也不乏低俗、色情内容。

2

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率高,家长监管更要上心

随着直播的普及,新鲜有趣的背后也有隐忧。未成年人在直播领域暴露的问题,不只存在于未成年主播。因直播平台本身具有打赏、发红包等功能,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主播,巨额打赏事件频发。

为了直播当网红疯狂玩命(小学生露体直播)(12)

2016年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中,有超过75%的未成年人拥有自己的手机,已有91.6%的未成年人在使用互联网, 10岁之前触网的占56.4%,使用互联网看视频和玩游戏的人数也占到60~70%。

当未成年人的娱乐生活与网络密不可分,父母的关心跟上了吗?

相关报告显示,近八成父母对于孩子的上网行为无监管。时间上,父母因工作繁忙疏于对孩子的监视、孩子在学校使用手机也难以管理。在技术层面,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更多时候,家长在技术上处于弱势,很难管控孩子的上网内容。

3

面对庞大市场,网络监管仍待完善

对直播行业中的涉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立案侦查。国家信网办通知,全国的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自7月15日起,要向属地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登记备案。为什么有这样的管控力度,却依然没能阻止这类事件的发生?

毕竟,我们所面对的市场太庞大了。

自2016年“网络直播元年”以来,网络直播平台呈井喷式增长。截至目前,网络直播平台服务数量超过500家。预计到2017年底用户规模将会达到3.92亿。面对这样的巨额数字,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家对于这一领域的法律规定远远落后于它的发展。

4

“成人化儿童”愈发严重,如何找回孩子的童年

孩子本应该是天真烂漫的年纪,为何会在直播平台上脱衣?会以未婚先孕为豪?谁偷走了他们的童真?

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说,电视等新媒介的出现,向儿童一览无余地呈现原本只属于成人的秘密。

当家长们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时,孩子们早就在互联网上知道了性、物欲、权力、暴力、关系以及潜规则。但他们没有成年人的成熟心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便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孩子们的童年该如何安放?这个问题属于时代、属于行业,也属于整个社会。我们需要合力给出更好的解答。

编辑:傅博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