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位的课题(这个课题你接一下)

阅前提示:全文系虚构“刘老师,想请教一下,我用了EIA库存和油价做了协整检验,感觉看不出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不是不能说明库存是影响油价的因素啊”,XX证券宏观组的实习生小赵拿着电脑上的stata界面跑去找自己的带教老师,也就是XX证券的海外宏观分析师小刘,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一个单位的课题?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一个单位的课题(这个课题你接一下)

一个单位的课题

阅前提示:全文系虚构

“刘老师,想请教一下,我用了EIA库存和油价做了协整检验,感觉看不出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不是不能说明库存是影响油价的因素啊”,XX证券宏观组的实习生小赵拿着电脑上的stata界面跑去找自己的带教老师,也就是XX证券的海外宏观分析师小刘。

“唉卧槽,你一早上都在搞这些吗?”,小刘闭上眼睛,皱着眉,用双手干揉着自己的眉毛、眼睛和脸,想揉掉自己的惊讶、无奈和疲惫。

小刘没明白小赵为什么要做这个。因为自己从业以来从来没有在报告里用过协整检验这个工具。说实话,连线性回归都没用过……

小刘也没太意外,毕竟实习生经常会很努力想要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计量经济学的那一堆眼花缭乱的工具可能是为数不多有一定门槛的、学生们学得一知半解就真敢用的工具。

“行业的习惯是,不用这些计量的工具来描绘答案”,小刘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如果两个经济数据之间的关联肉眼可见,那就是有关联。至于到底是长期关联,还是阶段性有关联,还是说拐点有关联,那只是启发我们进一步做深入研究的现象而已。”

“你纠结的那些象牙塔里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放到商业的世界,根本没人在(明)意(白),商业化研究需要的不是艰生晦涩,需要的是清晰易懂。”

“还有,我现在不太需要你做专业解读,先把数据找全了,再去梳理线索,今天晚上必须把初稿给我”,这是小刘第三次叮嘱小赵了

小赵正在写的报告是小刘接到的一篇委托课题,XX基金的某基金经理想了解全球大宗商品上涨如何影响美国和欧洲的企业盈利能力、资本开支和失业率

不过客户要的很急,想先看数据,逻辑不着急梳理清楚,所以小刘就打算把这个技术含量不高的报告扔给小赵,毕竟明年毕业的小赵已经跨过了最原始的不知道怎么找数据的工作阶段了。

小刘一再给小赵强调今天晚上必须把数据给到自己,自己可以尝试解读,但不要过度解读,报告的观点和逻辑小刘自己可以重新组织。

然后小赵花了一早上给带教老师在stata上“炫技”,啥有用的活都没做。

小刘自己还在写日本货币政策、产业经济和门阀政治的深度报告,周日要组织电话会,周五周六报告就要外发,根本来不及写其他的委托课题。

可能看海外宏观的都有类似的潮汐式体验,要么海外的几大主体全都平平稳稳,自己找不到研究的话题生拉硬扯;要么几大主体一起刀山火海,客户、领导指派的研究如雪片般袭来,销售老师恨不得把路演从每天早上7:30安排到凌晨1:30。

有的人喜欢用政治、经济、货币和财政周期来衡量全球大类资产。

小刘喜欢用恒纪元和乱纪元来衡量,毕竟这个世界被N多个互相影响的主要驱动力扯来扯去的,别说牛顿了,霍金也算不清楚

凌晨1点的时候,小赵收到了小刘打来的微信语音电话。

“刘老师,我快把那篇报告写完啦,就差几个数据就好了”,小赵以为是小刘来催进度,慌忙解释着。

“哦没事没事,你继续写就行,主要是跟你说一下,有个新的课题要交给你”,小刘说道,“我刚刚和一个核心基金经理聊完,我们在讲最近的商品价格下跌。客户想让我们做个简单的ppt,陈述一下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背后隐含着全球需求可能会走弱的预期,你不是正在写相似的报告吗?我觉得可以互相参照一下”

“刘老师……两篇报告……算不上很类似吧,只能算完全相反……”

“唉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两篇报告的话题都是一个领域的,数据图表基本都是通用的,反正你换个角度说一下就行,ppt模板我发你了,你准备5-10页就OK,不用太着急,明天早上发我就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