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抓城市更新提升)

方圆 两江观察

城市更新提升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重庆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强大引擎。

当前,重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0%,逐渐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新阶段。在此背景下,深入推动城市更新提升既是大势所趋,更是人心所向。

日前,市政府办公厅发布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名单,沙坪坝、北碚、南川、石柱、江津、铜梁等区县因抓“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城市更新试点示范、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建设、深化“马路办公”等工作措施实、效果好,榜上有名。这些区县有何妙招,两江观察进行了采访。

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抓城市更新提升)(1)

▲市民正游览北碚金刚碑古镇。 钟志兵 摄/视觉重庆

“喜新”不“厌旧”

抓城市更新提升,从根本上说,首先要把握好新旧转换的均衡度——既要“喜新”,抓好城市更新,又要不“厌旧”,抓实老旧小区改造,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以老旧小区改造为重点的城市更新提质,是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民生工程,也是促投资稳增长的关键抓手,在推进初期尤其要注重由点及面推进,充分发挥“模范生”的示范带动作用。

围绕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各区县施展了哪些招数?

——统筹各方力量,变存量资源为增量效益。如北碚在细化推进城市更新试点示范中,注重创造性落实,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共建共享,建立了“政府 社会资本”融资运营模式,为城市更新提供“源头活水”,变“要我抓”为“我要抓”,增强内生动力。引入重庆九街文化产业集团投资5亿元打造集文化保护、生态旅游于一体的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引入重庆壹贰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建设文化创意园区等,实现以点带面串联起周边存量资源,带动片区历史底蕴、商业价值等实现整体增量提升。

——分类精准施策,让改造更新可持续有活力。老旧小区改造后的长效管理是保证改造效果的重点。石柱根据实际情况分类精准施策,实施长效管理:对具备条件的老旧小区,成立业委会等自治组织,引进物业实施专业管理;对不具备引入专业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由街道办组建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提供日常保洁、设施设备管护、公共秩序维护等物业服务;对不具备成立“物业服务中心”的老旧小区,建立街道—社区—网格(居民小区)—楼栋(店铺)四级责任体系,共同决定实施居民自治物业管理。

不只是北碚和石柱,全市各地的城市更新试点都逐步从点到面延伸。渝中、九龙坡去年还入选了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因地制宜地对城市更新的工作机制、实施模式、支持政策、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截至目前,重庆城市更新试点示范项目已达103个,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400亿元,渝中戴家巷、渝北紫薇路商业街、江北“九街有个单位”等一批城市更新试点示范项目,已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休闲游乐打卡好去处。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在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点赞,“重庆的城市更新工作思路清、路径明、办法实,总体来说,走在全国前列”。

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抓城市更新提升)(2)

▲南川东街青年文化小镇。(受访者供图)

强能又提质

把城市功能品质塑造好,是重庆提升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迈向国际化现代大都市的关键一环。要抓好城市更新提升,一靠强能,二靠提质,既要增强城市功能,让城市发展更有韧性,又要提升品质,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

在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上,各区县也“大招”频出。

——立足特色化,让抓落实操作性更强。南川在推进落实城市更新中,以位于南川老城区核心区的东街片区更新改造为样本,区别于传统的“微改造”或“大拆大建”,积极探索出既拆迁又改造的“新路”,将部分街区用于拆迁安置,部分修缮改造为具有老旧特色的旅游景区,实现“留旧生新”;打造创新创业基地、社区邻里中心等,让棚户区“变废为宝”,既避免城市更新后的“空心化”,也实现棚户区的演化升级。提档升级后的东街,不仅聚人气还添财气,目前已吸引游客6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成为引客入城和城市旅游的新引擎。

——统筹化落实,释放重大政策红利。近年来,沙坪坝着眼于生态、安全、生活、人文需要,深入推进磁器口滨江片区治理提升工程,做到“三统筹”:统筹空间与安全,提升抗洪减灾能力,增强应急疏散和空间缓冲能力;统筹生态与生活,治理提升绿化,完善片区滨江休憩功能;统筹发展与人文,打造具有山城特色的城市景观,将“两江四岸”项目升级成展示红岩精神、古镇人文的“窗口”。如今的磁器口空间有效拓展,亲水码头环境优美,防洪能力明显提升,市民游客打卡体验感满满。

南川、沙坪坝等区县的探索实践,是重庆“以人为本”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重庆各区县以《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出台为契机,积极用好城市美学、城市哲学,抓特点、显特色,进一步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让城市有“颜值”更有“内涵”。

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抓城市更新提升)(3)

▲沙坪坝区磁器口码头,市民在此赏景玩水。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赋能且添智

城市更新提升,不仅要改造好、建设好,更要通过治理水平的提高,助力重庆建设成为“近悦远来”美好城市。在为城市赋能、提升城市智慧化上,各区县又有啥招数?

——下足绣花功夫,让重大政策落实精细化。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细。江津大力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建设,城市管理部门上线了能自动发现、自动分类上报、自动核查的“城管机器人”,改变过去只能通过信息采集监督员上报、热线投诉、网络舆情、人工查看摄像头等途径发现市民身边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让城市管理工作更加智能化。如今有了“城管机器人”,哪里有问题,一目了然,城市管理盲点无处遁形,智能化管理反应快、效率高的优势尽显无遗。

——用好智能手段,提升抓落实的智能化水平。信息多跑路,百姓就能少跑腿。铜梁城管执法部门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联合重庆大学搭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智慧勤务管理系统,实现集执法勤务随行、案件一网通办、证据云端固定、罚款电子支付、劝诫普法精准为一体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智慧办案“云端”处理新模式,不断丰富城市管理智能化场景应用,监管执法效能、源头治理水平、全民普法效果、执法队伍形象等提升效果明显。

在市级层面,重庆持续深化大城“三管”,将“马路办公”与城市智慧管理相融合,不断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城市管理升级,让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目前,重庆全市全部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城市综合治理“一网统管”、城市运行安全“一屏通览”、融合智慧调度“一键联动”、便民惠民利民“一端服务”,加快构建城市“智”理体系。

概言之,城市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善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和环境品质,增强城市活力,提高城市竞争力。接下来,全市上下要把城市更新提升这项“常更常新”的大文章做好,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走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