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导师导师一般如何回复(揭秘联系导师的正确姿势)

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在发愁一件事,那就是联系导师同学们关心的往往是要不要联系导师,如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项等,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为大家讲一讲联系导师那些事儿,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联系导师导师一般如何回复?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联系导师导师一般如何回复(揭秘联系导师的正确姿势)

联系导师导师一般如何回复

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在发愁一件事,那就是联系导师!同学们关心的往往是要不要联系导师,如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项等,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为大家讲一讲联系导师那些事儿。

01 联系导师的必要性

为什么我们要在复试之前和导师建立联系呢?其实,联系导师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展示自己

研究生复试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挑选出更符合研究生学位要求的学生,在大家都很优秀的情况下,导师肯定愿意挑选出更出色的学生。

大多学生和导师都是素未谋面的,导师对学生的了解也仅限于复试的一面之缘,并不深刻。因此,提前联系导师,通过文字或者直接和老师的接触,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各方面素质,获得导师的好感,增加复试成功率。

2. 了解导师

考研上岸后,你基本上要和导师亲密相处两到三年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你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学业素养,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导师的能力、素质、水平等,都将对你产生深刻的影响,挑选一个更适合自己、相处起来更愉快的导师,将会让你的研究生期间获益匪浅。

02 联系导师的时机

联系导师的时机也很重要,太早显得学生毛躁,太晚又往往被其他学生占了先机,显得不够重视。

其实,成绩出来或者分数线出来,就可以开始联系导师了。分数出来后,你已经对自己的水平有了一个大致的推断,这时候给导师写邮件或者联系导师见面,都是比较合适的。

​另外,同学们不要期待老师的回复中会出现确定性地“要你”等字眼,毕竟导师刚和你接触,并不能做出最终决定,一般回复以“好好准备复试”居多。

03 联系导师的渠道

正常情况下,通过给导师的邮箱发邮件是比较合适的方式,那么从哪些渠道获知导师的邮箱地址呢?1、可以向目标院校的学院的师兄师姐求助,最好是导师名下的研究生。2、在目标院校官网查询,一般在师资介绍或名师风采等栏目可以找到。3、在学术期刊,如知网等网站,搜索导师的名字或已发表过的论文,在学术作品中,经常会留下邮箱。

04 注意事项

联系导师的过程中,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字一句,都会影响到导师对你的判断,影响你的复试通过率,因此,这其中的注意事项大家要多加注意。

1. 态度端正、心态良好

不是所有人联系导师,都能得到正面回复的,有时会被忽略甚至拒绝,同学们不必自怨自艾,抓紧时间联系其他导师。

2. 礼貌用语、注重礼节

在和导师发邮件的时候,一定要用尊称,多用“您”等词语,语气要柔和,不可生硬,同学们可以在写完邮件后,发给自己的长辈等帮忙修改。

​其次,在其他细节处,要多为老师着想。比如,附件的简历最好用PDF格式,这样导师在阅读的时候,不会因为使用的软件或软件版本的不同,造成文件中文字错位等状况,影响美观。文件的命名最好含有自己的姓名、本科院校等,让导师看了后,一目了然,迅速获知你的情况。

05 邮件内容

邮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自我介绍,科研素养,祝福用语三部分。

​自我结束要介绍清楚自己的姓名、本科学校和专业,今年的初试考研成绩,本科成绩,四六级通过情况,科研成果等。可以适当修饰,但不可编造。其次要介绍自己对专业的理解,对导师研究领域的了解情况,适当表达出自己想要跟随老师深入研究等意思。最后一步是祝福,不管自己是否能进入导师名下做研究,都希望导师能身体健康、事业顺利等祝福。

​总体来看,邮件不可过短和过长,过短内容浅薄,过长略显冗余。简洁明了为最佳。

希望各位同学都能顺利和导师建立良好的联系,并能在复试过程中有所助益。加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