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老人为何主动吸氧 低龄老人为何主动

低龄老人为何主动吸氧 低龄老人为何主动(1)

海鸥制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老人观念更新,选择“主动空巢”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

尽管离重阳节还有近一个月,但很多单位已经在筹划敬老的活动,歌咏比赛、书法大赛……节日是热闹的,但平时的日子,这些逐年增加的“空巢老人”又是怎样过的,记者调查发现,空巢不再是无奈,很多老人主动选择“空巢”生活。

名词解释“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

不跟孩子住更自在

今年62岁的杜阿姨有3个孩子,除了小女儿在太原市居住,儿子和大女儿分别在青岛和西安。“我不愿意和孩子们一起住,帮他们做饭收拾家送孩子,累死累活,还吃力不讨好!”在杜阿姨看来,与子女保持距离反倒能让关系变得更好。

晒晒照片,跟好友互动,这是今年74岁的赵德燕的生活。赵德燕居住在山西大学社区,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在国外,一个在太原市,而她则选择独自居住在山大社区。她告诉记者,她是快70岁才学习上网,然后刷微博、逛论坛、发帖子,玩“朋友圈”。她说:“我现在还有不少粉丝呢。”

在赵德燕的笔记本电脑上,记者看到,除了微博以外,她还开通了QQ空间,注册了论坛。在中国民族器乐网、夕阳红论坛等,都有她留下的足迹。“我现在可是社区文工团的‘老大’,下载歌曲、剪辑音乐、编辑视频,我全会做。人老了更需要培养乐趣,兴趣相同的老人可以创建一个聊天群,互相交流、沟通。我的新浪微博名字叫燕山红叶,大家可以加我为好友。和子女们一个屋檐下要互相迁就,哪有我现在这么自在。”赵德燕笑着说。

情感营销多中招

对于母亲选择自己居住,家住太原市一干休所的张伟就显得有些不满。他告诉记者,父亲去世后,母亲自己住,但是经常买保健品,见到那些卖保健品的比亲儿子都亲。最近他回家母亲说,又花好几千元买了几盒保健品,还花2000元买了一个玉石垫子,淘宝一模一样的,才50多元钱。

“其实骗子的战术很简单,见了就一口一个爸妈叫着,我告诉我妈买这些东西之前给我打个电话,但从来都不听。”而张伟的妈妈告诉记者说:“儿子离我就三站远,有事打电话,他们才回来看看,还不如这些卖保健品的小伙子小姑娘们经常来看我,陪我聊天呢。”

对很多空巢老人来说,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服务。在省老龄办的一项抽样调查中,多数空巢老人不需要上门护理、送饭、陪同看病、法律援助等服务。就是简单的“我想让孩子常回来看看。”

处理突发状况困难

“社区里很多都是像我这样的独居老人,有的子女都不在身边,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连个帮忙的人都找不到。”赵德燕说起自己的“空巢”生活也有担心的地方。

“前段时间,小区内的一个老邻居突然犯病了,我们赶紧打电话叫救护车。救护车来了之后,准备将老人抬下楼。可是前来帮忙的都是上了岁数的邻居,人少了抬不动,人多了楼道走不开。幸亏我儿子刚好回家,才将老人背下了楼。”

山大社区主任王彩云告诉记者,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900多人,其中空巢老人为500多人。许多空巢老人的子女都在外地,甚至国外,即使在本地的,也基本上不和老人们在一起生活。

社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何关爱这部分人群成了社区面临的重要问题。

翻开王彩云的工作纪要,关于空巢老人电话,住址,甚至简要的身体状况都有详细记录。“他们的子女都不在身边,社区就是他们的亲人。”有一天晚上,刚刚回到家的王彩云突然接到了社区一位独居老人的电话。原来,当天是老人的生日,他想吃一碗面条,可因为行动不便,自己根本做不了。王彩云赶紧在家做了一碗面条,给老人送到家里。

据了解,为了照顾空巢老人,太原市多个社区纷纷开展了各种关爱空巢老人的行动。建立日间照料室、老年餐桌,组织了十几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同时公布志愿者的联系电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联系到志愿者。

此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家庭医生”服务体系,医务人员定期到“空巢老人”家中提供日常医疗服务,及时发现、有效诊治。

【相关链接】

专家提醒选择“主动空巢”要量力而行。可以考虑以下建议:1.多跟子女联系,关心子女的生活。2.保持与所居住的社区和以前工作单位的联系,也可以参加社会上的一些老年组织,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使生活更充实。3.尽其所能,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老人大半辈子留下的一些宝贵工作和生活经验,可以写回忆录或者是对年轻人进行培训,这样既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又为社会做了贡献。

老人选择“主动空巢”,子女对他们生活的照顾,特别是精神方面的照顾可能会缺失,老人与社会的接触也会受到影响。对于“主动空巢”老人,子女应该经常保持与父母的联系,除了给他们提供一些物质上的帮助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予精神上的安慰,这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也是必须要做到的,因为子女对父母来说,是无可替代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