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温柔琴声(浪漫主义死亡的忧伤)

《美丽的磨坊女》是由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彼得·舒伯特根据德国诗人威廉·缪勒《一个林中漫游号手的遗诗》中的20首组诗而创作的一部声乐套曲,也是音乐史上第一部完美的浪漫主义题材的声乐套曲,是艺术歌曲中最为凄美的作品之一。它像一部抒情音乐小说,讲述了一个磨工对磨坊女真挚的爱以及失恋的痛苦。舒伯特用钢琴和男中音讲述了磨工和磨坊女的故事,表现出了男主角的心理过程,将一个多情的男孩与磨坊的水车、小河、鲜花等美丽的景色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音乐画。

舒伯特温柔琴声(浪漫主义死亡的忧伤)(1)

(弗朗茨·彼得·舒伯特)

舒伯特是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建立了一个广阔的抒情为主的音乐空间,将音乐与诗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对人类的情感进行了深刻细致的刻画,使得艺术歌曲能与交响乐、室内音乐剧和歌剧并驾齐驱,成为一种能深刻表达浪漫主义的音乐体裁。有人把舒伯特与贝多芬相提并论,认为贝多芬表现和概括了英雄的感情,而舒伯特刚歌颂了平凡的人性。

一、

十九世纪初,欧洲的艺术界迎来了一次浪漫主义思潮。它的主要内容是追求个性解放,强调抒发个人情感,尊重生命的尊严。但是在奥地利,梅特捏领导的政府却对这种思潮进行打压,一些文化界的有识之士纷纷站起来与政府进行抗争。这种抗争是徒劳的,但是这些艺术家们将他们骄傲的内心和坚强的信念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舒伯特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舒伯特温柔琴声(浪漫主义死亡的忧伤)(2)

(维也纳演唱会上的演出)

舒伯特一生共创作了六百多首艺术歌曲,他将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以及人与现实的关系都融入了他的音乐。他的代表作《纺车旁的格莱卿》、《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等等都和他个人的生活轨迹相吻合,他音乐歌曲中的主人公一开始都是清新、纯朴的,但最后都会陷入凄凉和无奈境地。他们在绝境中挣扎,正是舒伯特对社会的越来越深入的结果,也是他艺术成熟的标志。这说明他能在作品中去反映他所处时代和下层人民的遭遇,去反对奥地利政府支持下的肤浅平庸的艺术,去描述奥地利政府的黑暗。他的音乐歌曲中具备了揭露黑暗的内容,也使他的艺术成就和水准更上了一个台阶。

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知名的教师,同时也是一位业余音乐家,所以舒伯特从小就随父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并且很快就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1808年8月,他考进了皇家神学寄宿学校,开始接触大音乐家莫扎特的作品,并师从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列里,在萨列里的指导下,舒伯特创作出了F大调第一部弥撒曲和好几部弦乐四重奏曲。

舒伯特温柔琴声(浪漫主义死亡的忧伤)(3)

舒伯特是个天才的作曲家,但是他并不擅长挣钱,所以生活十分穷困。为了生活,他来到维也纳,替音乐家之友协会创作交响乐。但是日以继夜的创作和生活上的放纵让他的健康出现了问题。他和梅特涅执政时期知识分子一样,内心充满了苦闷压抑。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了诗人威廉·缪勒的《美丽的磨坊姑娘》,这为他的痛苦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在压抑的心情和无限的创作激情下,舒伯特创作出了《美丽的磨坊姑娘》,将自己化身为一名流浪的青年,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所有期待、希望、不满与挣扎全部融入到这部作品之中,控诉他对世界的不满和命运的不公,诉说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

《美丽的磨坊姑娘》取材于奥地利诗人威廉·缪勒的诗歌,以德国民间音乐为素材,以德国乡村的自然景色为背景,用音乐小说的形式描述了一个青年磨工的生活和爱情以及他的命运。

舒伯特温柔琴声(浪漫主义死亡的忧伤)(4)

(《美丽的磨坊姑娘》演出海报)


这个磨工虽然贫穷,只是在一座白杨树围绕的磨坊里做工的普通农村青年,但他是一个满怀对生活的希望的快乐青年,他每天唱着嘹亮的歌,追求自己的幸福。在这个磨坊里,他爱上了磨坊主的女儿,并把全部的感情献给了心上人。但是磨坊主把女儿嫁给了另外一个青年猎人,姑娘也把爱情献给了那个年青富有的猎人。伤心绝望的磨坊工跳进了磨坊旁的小河,他痛苦的灵魂在清澈的小河里得到了安息。

在《美丽的磨坊姑娘》中,舒伯特创造的青年磨坊工的形象就是他本人的写照。他孤独、贫穷,只有清澈的小河这一个朋友,这条小河被极大的拟人化,是青年磨工忠诚的亲密伙伴。舒伯特运用大量的钢琴演奏,通过钢琴的琶音和厚重的和弦音、流动的音型表现小溪将时而轻柔、时而急促的河水赋予了生命。

在表现年轻的磨坊工时,舒伯特在一个明朗的大调之后紧跟着一个充满疑虑的小调,用这种大小调的急促的转换体现了磨坊工既爱又痛的矛盾心理。用来表现磨坊工这个人物的套曲,都环绕着敏锐、细腻的浪漫主义的气息,那不停转动的水车、滚滚流淌的小溪和充满生机的春天,将一个年轻人身上的青春气息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一幅油画一般展现在人们眼前。

舒伯特温柔琴声(浪漫主义死亡的忧伤)(5)

(《美丽的磨坊姑娘》演出海报)

《美丽的磨坊姑娘》并不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而是一篇对理想中的爱情的嘲讽。舒伯特通过磨坊工,表达了他对爱情的认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纯洁的爱情,它是存在于自己的幻想之中。这位年轻的磨坊工只有在死亡之中,才能追求到自己永恒的爱。

三、

舒伯特是艺术歌曲大师,所谓的艺术歌曲,一般是指用乐器伴奏、有专业性和室内乐特点的抒情性独唱歌曲。

十八世纪后半叶至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掀起了一股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这种思潮被雨果称为"艺术中的自由主义 "。它从文学领域开始萌芽,逐渐蔓延到其他艺术领域,并于1820年前后由韦伯、舒伯特等人的发展,形成了音乐的浪漫主义。它是当时德国和奥地利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歌德、海涅、席勒等人充满浪漫情感的诗歌和舒伯特这样天才的音乐家共同谱写的音乐华章,是音乐史中辉煌的一页。

舒伯特温柔琴声(浪漫主义死亡的忧伤)(6)

(舒伯特的雕像)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强调个性和情感的表现,不受理性和形式的束缚,着重抒发主观的内心感受,追求音乐的抒情性,并与戏剧性、民间音乐相结合,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个性化、理想化、富于诗意及情胜于理的特点。他的艺术歌曲大多围绕和贯串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而展开,并且通过生与死、孤独与爱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尽情抒发生活的欢乐和痛苦,表达知识分子阶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在黑暗窒息的社会环境中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渴望。

《美丽的磨坊女》是一部表现浪漫主义主观性最优秀的音乐作品。在这部套曲里,舒伯特探讨了爱情、自我以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将人物形象的塑造、心理深度的刻画与自然景色的描写融为一体。

青年磨工是这部作品的主角,他由歌曲的声乐旋律来表现;磨坊边上那条拟人化的小溪是作品的配角,由钢琴来刻画。那个抢走磨坊工爱情的猎人则用号角声和急促的马蹄声来表现。但是这个猎人和磨坊主的女儿只是歌曲的隐藏人物,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在观众面前,这种有明有暗,有显有隐,恰恰为这部作品增添了给观众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舒伯特温柔琴声(浪漫主义死亡的忧伤)(7)

四、

《美丽的磨坊女》共分两大段。第一段共有十一首歌曲,它们节奏欢快,音乐清新质朴,有很多抒情的咏叹,充满了青春的浪漫色彩。这是年轻的磨坊工带着希望来到磨坊,并爱上了美丽的磨坊主的女儿。从第六首歌曲《疑问》开始,舒伯特用沉重的抒情和欢快的曲调将磨坊工遇到美丽的女孩,情窦初开、追求爱情的那种炽热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从第二阶段开始,音乐开始有了浓郁的悲沉风格,特别是从第十四首《猎人》开始,音乐开始急剧转折,舒伯特有意将欧洲的哀歌融入到歌曲之中,将磨坊公在遇到情感危机时的心理变化——嫉妒与矜持以及死亡的阴影贯穿其中,将一个年青人从快乐到迷茫,再到悲伤和痛苦,最后绝望的心理历程和情感变化深度刻画出来,给观众以灵魂的震撼。

在歌曲的第十九首《磨工与小河》中,舒伯特用对句的形式,以河与磨工的对话,回答了磨工悲哀的原因。在之后的《小河催眠曲》里,以大量模仿河水的淙淙流水声,催眠着磨工的内心。在这种宁静的场景里,磨工渐渐躺进小河的怀抱,任凭小河将他带向远方。他的欢乐和悲伤都结束了,只有小河为他轻轻的唱着安魂曲,让这部作品充满了悲伤和忧郁。

舒伯特温柔琴声(浪漫主义死亡的忧伤)(8)

(磨坊)

《美丽的磨坊女》用20首歌串联成一个整体,每首歌曲既是独立的歌曲,也可以连成一支内容递进的套曲。整个套曲的音乐并不复杂,变化音也不多,但是旋律的变化很丰富,尤其是在描写活泼欢快的流水和磨工的情绪变化时,运用了大量的2/4和3/4节拍,既避免了形式单一、内容相似,又能更好的展示出故事的内容变化。这正是舒伯特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

舒伯特借鉴了德国民族音乐的大三和弦作为旋律的基础,用二、三、四、五度的音程使得这部作品风格单纯朴素,融入了德国民歌的质朴和单纯,在钢琴伴奏之下,达到了完美的和谐。

舒伯特将大量的钢琴伴奏引入这部《美丽的磨坊女》,使得以钢琴所表现的小溪成为作品的核心。他借用了德国传统的琶音,将小溪人格化,使小溪成为磨工心中的那个自我,小溪和磨工的心灵融为了一体。他们共欢乐,也共悲伤,所有情绪的变化都是以钢琴叙事的变化来表现的,这种琶音音型也成为《美丽的磨坊女》的标志,为这部作品提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烘托了气氛。

舒伯特温柔琴声(浪漫主义死亡的忧伤)(9)

舒伯特的音乐注重理性的内容和逻辑,层次分明,力求通过音乐追求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将人类情感中最崇高和神圣的东西揭示出来,表达人们内心的精神需要。所以他不仅是个音乐家,也是个哲学家,他的音乐具有逻辑思辨能力和内在的美学价值。

五、

《美丽的磨坊女》中的磨坊工,其实就是舒伯特自己。他和这个年轻人一样怀着朴素而美好的梦想走进社会,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舒伯特说过:"能得到工作和爱情,我心中一切期望就都如愿以偿"。

但是现实给了舒伯特一个大大的耳光。由于奥地利旧政府对浪漫主义思潮的打压,舒伯特的才华并无太大的用武之地。他在维也纳靠着朋友的救济和偶尔的稿酬维持清贫的生活。在这里他爱上了一个有钱的面包商人的女儿,但这个交际花一样的女人并不爱舒伯特。她游走在多个男人中间,在榨干了舒伯特的最后一点积蓄后,绝情的离去,只给舒伯特留下了一身的梅毒。由于没有钱治疗,加上爱情受到了打击,1828年11月19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舒伯特死在哥哥费迪南德的公寓里。

舒伯特温柔琴声(浪漫主义死亡的忧伤)(10)

(舒伯特墓地)

《美丽的磨坊女》就是那个面包商的女儿离他而去之后,舒伯特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代表作,它真实地反映出在奥地利反动统治下,知识分子的苦闷、忧伤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从作品中的人物、场景、音乐风格、故事情节,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作品。

舒伯特虽然创作生涯很短,但他以600多首的艺术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他的艺术歌曲都是自然流露、浑然天成的杰作,贝多芬说舒伯特创作了"最好的弦乐四重奏、最好的钢琴奏鸣曲、最好的交响乐"。虽然他在世的时候没有被很多人肯定,但是金子总归是要发光的。今天的舒伯特被誉为"德语国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舒伯特的音乐才华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