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意义(哀悼的重要性)

悼念意义(哀悼的重要性)(1)

在回忆童年时,也许会有千万种感受涌上你的心头,哀悼可能就是其中之一。自己的父母因为心理或精神的原因而挣扎,这会给你带来很多的损失。对于失去心爱的人来说,哀悼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绪反应。面对比喻意义上的死亡时,人们也会哀悼,比如在失去一段感情时, 或者失去对某段感情的希望时。哀悼通常是边缘人格父母的子女都有过的感受。他们为从未经历过的事物而哀悼,为偶尔才能享受到的事物而哀悼,比如一个稳定、可靠,能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自己被爱护、被接受、被尊重的监护人。成年子女可能会为失落的童年而哀悼,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当作是一个小大人,有时候还要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充当父母角色的子女,不得不快快长大,他们跳过了嬉笑打闹、充满自由与好奇心的童年。成年后,他们会感觉衰老、疲惫,并且记不得多少自己童年的事情。父母并不爱自己这个人;他们的爱取决于你的外表、智力、行为,或者是他们一时的情绪。成年子女可能也会为意识到这一点而哀悼。在《天才儿童的戏剧》一书中,艾利斯.米勒写道:当病人终于意识到,这些年来她努力获取的那份爱以及她的自我否定针对的都不是她这个人时,当她终于意识到,父母在称赞她的美丽和成就时称赞的是美丽与成就本身,而不是她这个人时,治疗才算到达一个转折点。治疗中,隐藏在成就背后的那个孤独的小孩终于被唤醒,她问:“ 如果我在你伤心、困苦、愤怒、狂躁之前就出现,会发生什么?那样的话你的爱又会指向何处?我就是我的全部。这是不是说你并不爱我,而只爱我所扮演的角色?那个行为端正、诚实可靠、善解人意、容易相处的孩子,那个事实上从来都不是小孩的孩子?我的童年怎么了?我被诱拐出了自己的童年,再也回不去了,再也没法弥补了。”成年子女们也会哀悼那个失落的假我,哀悼他们为了抓住父母的爱而戴上的一幅幅假面具。 一段时间之后, 面具几乎变得不可分辨了,即使是戴着面具的孩子本人也几乎忘记了面具的存在。脱掉面具,重新恢复真我,这对他们来说,也已变得遥不可及。“如果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小宝贝,那么我到底是谁?”“我感觉伤心、困苦、愤怒、狂躁,我又是谁?”成年子女可能会哀悼那个并不存在的理想化的父母。尽管他们可能认为自己与父母有着亲密的关系,但他们会忽然意识到,这是因为戴着假面,因为把父母的需求摆在最前面,并且否认自己的需求。成年子女可能也会哀悼他们的父母,父母的心理遭受了创伤,从来都没有感受过无条件的爱、接受和尊重。他们也会为父母在边缘性人格障碍中的挣扎而伤心。“ 我不会希望我最大的敌人患上这种病。”-位男士在谈到自己的母亲时说,“因为如果像她现在这样,她就无法对自己有好的感觉。她根本不可能感觉到快乐或者安全。是的,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是受害者,但我也为她而难过,因为我知道,她也是受害者。”成年子女对另一位父母的期盼也破灭了,他们会哀悼这种破灭,因为另一位父母并没有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保护他们、拯救他们、承认他们在边缘人格父母那里所受到的不公正对待。“我父亲事实上等于把我都扔进了狼窝。”乔安娜说,她的母亲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他对她俯首帖耳,即使当她在我们面前说了什么很难听的话之后,他也会为她辩护——‘噢。她不是那个意思。’或者‘你真不应该对她这么说(做)。’我知道他这么做是为了保证家里的和平,但我真希望他能为我们出头。我是说,我们都只是孩子,他的孩子,他是我们的父亲——这难道不是 他的职责吗?”另一些人的父母因为其他各种原因而不能够保护他们,他们也会为此而哀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