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事件最终怎么处理的(柳传志事件是怎么回事)

被称为“中国企业家教父”的柳传志最近几天陷入了舆论的争议之中,但与之前的许多争议不同,他这次因为一本教科书被推上了舆论的热搜榜。

柳传志事件最终怎么处理的(柳传志事件是怎么回事)(1)

最近进入到了学生开学的时候,教科书新的也已经下来。微博、微信上流传的消息,在9月开学的第一天,题为《守时的柳传志》的文章登上了福建省中小学生《诚信教育》一年级课本,并且还是作为该课本的第一篇文章。

通篇文章主要大意是在描写柳传志是一位守时的人,参加活动不迟到,并且生动细致的描述了柳传志守时的小故事。由此,引发大家的热议。

文章里面有一个例子写道:“有一回,他在一个领导层会议上迟到了7分钟,结果自罚站了半个小时。当时,有人劝他:‘柳总,您没有必要处罚自己,这是一个意外。’原来,一部电梯突然发生了故障,柳传志被困在里面足足有30分钟。柳传志的回答却是:‘无论如何,我要对别人的时间负责,而不是对自己的意外负责!’”

文章里把柳传志守时的形象吹嘘的天花乱坠,但是内容之中把把官员和别的企业家踩了一脚。文章说,“中国没有几个企业家能够做到守时”,大白话就是说中国的企业家都不如柳传志守时。另一个角度解读,就是瞧不上其他企业家的业务能力。

柳传志是曾一度在中国著名的企业联想集团创始人,这家科技企业在他带领下运营了很多年,所推出的电脑和手机都被市场吐槽多多少少有问题,但依然在大手笔营销中占领了很多市场,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爆发而联想技术无法跟进导致当下业绩和发展都倒退。

联想在2005年因收购美国企业IMB个人电脑业务,当时被全国舆论捧为“民族之光”。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大会上,柳传志还被授予“科技产业化先锋”称号。

很多读了《诚信教育》这个课本文章的学生,就觉得他是一个守时的企业家,但是学生们的家长并不是这么想,也坐不住了,认为这明显误人子弟。柳传志多年来争议不断,他居然可以进入教材,各方面舆论都一面倒的喷,也再次引起社会对中国教材质量的讨论。

“课本是笑话大王吧”“中华上下5000年要想找一个守时的人很难吗?”“罚站半个小时。这样的桥段你信吗?”“培养诚信守时的品德从娃娃抓起没错,但拿倍受争议的柳传志做标杆,意欲何为?相关责任人,请出来作解释!”

柳传志事件最终怎么处理的(柳传志事件是怎么回事)(2)

柳传志上教材的话题在微博快速爆火,但很快就被下架并限流,各平台都在阻止相关舆论发酵。在这个情况下,舆论压力还是起到了作用,相关的课本已经回收,而哪一个单位要对这件事负责还没有定性,也没任何官方出面进行解释。但是网传教材是由福建省诚信促进会编、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根据卦哥家查询的信息,福建省诚信促进会成立于2004年,是由福建省各行各业、各个阶层有识之士自愿结成的全省性研究、宣传和促进社会诚信建设的社会组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业务主管单位为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登记管理机关为福建省民政厅。

海峡文艺出版社,它在1984年成立,是以出版文学文化艺术书刊为主的专业出版社,也是福建省唯一的专业文艺出版机构。

根据上面的各种情况,持平来说,教材中宣传的守时事迹应该得到肯定。但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周云认为,教材代表了“三种层面”,分别是国家意志、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主流价值观。周云教授认为,有争议性的人和事,要尽量避免入选教材。

周云9月2日在《羊城晚报》撰文表示:网上流传很多涉及柳传志的事,但是司法机关没给这些行为定过性。也就是说,“他还没有被法律认定的违法犯罪行为”。抛开法律,柳传志所言所行,能够实锤的,也多有与主流价值观牴牾之处。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守时的柳传志》进入教材在我看来是不合适的。

也就是说,现在国内社会对柳传志过去做的很多事情还存在很大争议,前不久一直批柳传志的司某南也被多个平台封号。如果要进教材里面,也应该等他的很多事情有个结果,相关权威部门给予最终说法才行。

长期以来,网络舆论对柳传志的评价一直存在两极化争议。在他于2019年辞去联想董事长并宣布退休后,一些人认为这是传奇企业家的光荣帷幕,而另一些人则抓住了一些争议指责。

重要的一个方面是1990年代,柳传志和时任联想总工程师倪光南之争。柳传志要搞贸易挣钱,倪光南要做技术研发,倪光南在斗争中最后出局,联想走上重市场、轻技术的发展道路。被部分舆论认为是非常短视的做法,导致联想对中国的核心技术竞争力的贡献不大。

还有一个质疑的事情就是柳传志当年柳传志掌控联想的股改过程中,贱卖国有资产13亿元,同时借股份制改革将国有资产化为己有。网络大V司马南在2021年更是连发七个视频炮轰柳传志,在网上掀起质疑和指责联想的风潮。

柳传志事件最终怎么处理的(柳传志事件是怎么回事)(3)

联想当时发声明回应表示,当年的股权转让合法,并否认公司国有资产流失。

柳传志的女儿柳青是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的首席运营官。支持柳传志的舆论认为,柳传志不仅是“企业教父”,家庭教育也算成功,把女儿培养成才。

柳传志的商业版图很大。著名出行平台神州租车幕后也有他的影子,神州租车旗下的神州专车主打高端商业出行;瑞幸咖啡上市前被陆正耀财务造假,而陆正耀正是神州租车老板,瑞幸的幕后也有柳氏家族的资本影子;当年的快的出行幕后也有柳氏家族的影子;也就是说国内在网约车之前和之后的发展过程都是柳氏家族一手操控的发展和并购,掌握着中国很多年的出行大数据。

2021年滴滴海外上市受挫,在美国上市不到几天,就被查到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在中国各大应用商店惨遭下架。随后,滴滴今年被罚几十亿,柳青开始被舆论轰炸,柳传志也一起被批判,父女俩更被指为“卖国贼”。

对柳传志的不满和愤怒的点,主要是他曾于2016年在5G表决会上为美国企业高通投票的陈年往事。在中美不断摩擦的背景下,柳传志这一事迹,注定会时不时被网民拿出来翻炒和争论一番。

滴滴风暴发生后的第三个月,联想因失去中国A股科创板上市机会,柳传志再次成为舆论话题。然而,公众这次提出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他退休后获得亿元工资的消息上。

即使联想后面出来辟谣表示“严重失实”,可现在是共同富裕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方向,就如柳传志这样的所谓企业家教父在全国人民的心里他们形象不再是正面和鲜明的,而是让打工人内卷和996的资本家。今年4月,柳传志父女两个人都清空了微博内容,一度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

回看各种柳传志这些不同的争议点,很明显的他已经从所谓的教父这个神坛级别下落,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会上各级群体都褒贬不一的人物。当然,这个现象的背后也有大环境的影响,就像是在现在的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之中,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都对企业家充满了愤怒。

今天的舆论领域已经开始被喧哗声所取代,虽并非事实的全貌,但无疑是许多人必须面对的考验和挑战,尤其是那些知名人物来说,避免翻车很重要。

柳传志被写进去课本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为什么被写进去,目前社会上还看不到全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柳传志曾经表示:“坚决不写传记也不想写书,我只是历史的过客”。他还说:“历史大潮一浪一浪地翻,当企业做得好时,还可以说说,等过完了,而你又不在这中心点,你还在那说这,就是个笑话。”

其实,柳传志很明白这些是是非非,但为何他忘记了自己过去说的话,目前不得知。是他自己默许的,还是有人恶意把他推向风口浪尖也许历史才知道。

柳传志不仅在中国企业界是具有影响力人物,还一直是舆论领域的争议性人物,退休这些年围绕让争议从未间断。他的一切事情和跟他有关的故事避免不了会让外界产生无尽的联想。笑话与否,就见仁见智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