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是心理测量鼻祖吗?基地中的心理史学

心理史学,一门由弗洛伊德开创运用心理学理论研究历史的学科,被阿西莫夫用在了科幻小说中


​科幻小说之所以称为科幻,是因为它具有科学性。

当然,“科学”并不是只有时间机器、反重力飞船、粒子大炮与改造怪兽,还包括一系列以“科学”为方法的其他学科——比如《你一生的故事》中涉及到的语言学与数学。

弗洛伊德是心理测量鼻祖吗?基地中的心理史学(1)

《你一生的故事》改编影片《降临》中外星种族“七肢桶”的文字

历史,作为一门极具科学性的学科,对“历史”的合理推测与幻想,自然可以称为“科幻”。

于是,艾萨克·阿西莫夫,这位和牛顿同名的作家,才能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幻作家”之一。

弗洛伊德是心理测量鼻祖吗?基地中的心理史学(2)

艾萨克·阿西莫夫

他的《基地》系列,除了提出“机器人三定律”外,还提出了一门历史类学科——心理史学。

这并不是阿西莫夫编造的名词,而是弗洛伊德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研究人类。

弗洛伊德认为,单凭“事件”记录的历史,存在偏差与缺陷,且对未来的预测帮助不大,于是,他提出从人类的心理行为,来分析历史事件,于是就产生了心理史学。

心理史学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研究伟大人物的童年经历,推导出伟大人物为什么会做出相应的成就。比如弗洛伊德的《莱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和美国学者奥托·弗莱兹1972年发表的《俾斯麦心理分析》。

二是通过一段时间内某个区域或团体的心理变化,来推导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变革。比如法国历史学家乔治·勒费弗尔的《1789年的大恐慌》,和法国年鉴学派的先驱吕西安·费弗尔的《十六世纪的不信神问题:拉伯雷的宗教》。

弗洛伊德是心理测量鼻祖吗?基地中的心理史学(3)

吕西安·费弗尔

心理史学,不光可以知道历史上的人干了什么,还可以知道“为什么这么干”。

比如犯罪,在某段时间,辱骂上帝是犯罪,会被处以刑罚;然而另一段时间,仅仅是轻微的道德问题。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态度,反映了两个时代的人的心态。

同时,心理史学的案例研究多了,我们就会发现规律,知道某一社会状态出现时,之后会发生什么。比如我国的心理史学著作《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阐述了当时知识分子阶层的心态变化与明末社会动荡的关系。然而这还是建立在“已知”的历史上,阿西莫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已知”的学问用来研究“未知”的事物。

既然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可以通过幻想的形式预测,那么历史,这门人文科学,也可以通过幻想来预测。

于是,在大师的笔下,就塑造了“乌鸦嘴谢顿”这一形象,即银河帝国首都川陀大学数学系主任哈里·谢顿教授。

弗洛伊德是心理测量鼻祖吗?基地中的心理史学(4)

哈里·谢顿

为什么要叫他“乌鸦嘴”?因为他通过心理史学的方法,预测了帝国将要在不久的将来覆灭,而且人类会进入长达几万年的黑暗时期。

一个数学家,怎么会研究“心理史学”?

因为在谢顿教授的理论中——其实是阿西莫夫的理论——他认为,历史是可以被“计算”出来的。

至此,又一次体现出阿西莫夫的伟大之处。

阿西莫夫预测的自然科学的东西,有些可以说是不值一提——比如还需要通过胶卷方式储存的影像、在金属带上存储的文件等。但“计算历史”这种方式,不得不说是大数据的先驱。

而且早在上世纪40年代,他就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类人工智能的概念。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这岂不是眼下最热的“高科技”企业?

而且,阿西莫夫通过哈里·谢顿的“乌鸦嘴”,狠狠嘲讽了现在做大数据研究的所谓“工程师”们,死抠现代是没有用的,真想把大数据发挥到极致,必须研究历史。

然而悲哀的是,现在大多数历史学者,都是一副“老学究”面孔,深深的埋在故纸堆里,考证着几百几千年前的人的对与错,却极少有人愿意学习数学,通过“大数据”的方法来“计算”历史。

谢顿教授并不是单纯的乌鸦嘴,阿西莫夫也不是消极的作家,在他的《基地》系列中写道:虽然谢顿教授预测到人类将进入几万年的黑暗时期,但他通过计算,得知某种方法,可以将黑暗时期压缩在一个千年之内。

虽然一千年很久,但在历史的纵轴上,它仍然比几万年短得多。

这个可以让人类提早结束黑暗的方法,就是编纂《银河百科全书》,通过百科全书的记载,总结历史经验,让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尽可能的少走弯路。

前面已经说过,现实中的心理史学,奠基人是弗洛伊德。然而弗洛伊德只致力于个人心理史的研究,比如达·芬奇因为没有父亲,过于依赖母亲而产生了女性化及同性恋倾向,他的代表作《蒙娜丽莎》即童年时代母亲对他的心里烙印……等等。

但谢顿教授——当然还是阿西莫夫——认为这种只通过对单个案例的观察的研究方法,毫无意义,因为个体行为充满了随机性。只有样本数目足够大,从群体中分析出行为轨迹,才是心理史学的正确发展历程。

谢顿教授通过对心理史学的研究,成功的将自己的学说发展成一种类似宗教的信仰,因此建立了“第一基地”,成为保存人类文明的火种。

弗洛伊德是心理测量鼻祖吗?基地中的心理史学(5)

阿西莫夫《基地》系列插画

然而,阿西莫夫自己,又推翻了“谢顿心理史学”的理论——当然是通过小说人物——基地议员崔维兹之口,说出“心理史学”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人类是银河中唯一的智慧物种。假使有一种本质迥异的智慧物种,其行为便无法以心理史学的数学精确描述,谢顿计划因此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于是,这里小编夹带私货的推一下自己的女神——战场原黑仪。

弗洛伊德是心理测量鼻祖吗?基地中的心理史学(6)

战场原黑仪

战场原黑仪,日本轻小说家西尾维新著作《物语系列》的女主角,“垃圾君”阿良良木历的正牌女友。

顺便吐槽,“垃圾君”和“乌鸦嘴”还真是异曲同工。

这里严肃的澄清一点,绝没有拿西尾维新与阿西莫夫比较的意思,《基地》系列在日本影响巨大,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也是向《基地》系列致敬,而西尾维新的作品,同样以弗洛伊德心理学为基础,致敬阿西莫夫也很自然。

弗洛伊德通过个体研究,提出了“心理史学”这一概念。阿西莫夫在小说中,让谢顿教授推翻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因为人类行为的随机性,个体案例毫无意义。随后又让议员崔维兹推翻了谢顿教授:除人类之外的物种,无法用心理史学推测。

西尾维新抓住了这一点:运用精神分析法,来分析“怪异”。

战场原黑仪,本身刚出场的时候,是妖怪“重蟹”,即全身重量只有五公斤的高中女生。

而引来妖怪“重蟹”的原因,是幼年时目睹母亲遭遇邪教坑骗的心理创伤,给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她向神祈求,带走她所有的“压力”,但是被路过的妖神“重蟹”听到,理解错误,带走了她所有的“重量”。

在《物语系列》中,所有妖怪的产生,都是来源于幼年的心理创伤。

于是给了读者很好的思考:到底是妖怪干涉了人类的思想,还是人类思想的波动产生了妖怪呢?

不管怎么说,《物语系列》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即使妖怪,只要样本数据足够庞大,也可以通过心理史学的方式分析。

难道柳田国男、小泉八云等人,岂不就是在建立日本妖怪们的历史数据库?

我国做这项工作的,恐怕只有袁珂老师了。

在西方,也有一些学者,将“怪异”当做一门严肃的学问,认真去研究的。

比如《魔戒》的作者托尔金,不仅认真地撰写了兽人、精灵和霍比特人的历史,还为其发明了语言。托尔金以其丰富的语言学知识,将精灵语发展成为带口音、带方言的能使用的语言,因此吸引了大批拥趸,并形成了“精灵语”族群,目前全球约有两百万人,已经完全可以形成一个小国家。

弗洛伊德是心理测量鼻祖吗?基地中的心理史学(7)

《魔戒》中的精灵语:昆雅语

而在蒋特德《你一生的故事》中写道:熟悉了某个民族的语言,即具备了那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女主人公正是学会了“七肢桶”种族的语言,具备了同“七肢桶”一样能预测未来的能力。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推测:学习了“精灵语”的人类,他们的行为会不会越来越贴近于精灵而不是人类?

如果说托尔金笔下的精灵,还与人类有相似之处的话,那么学习兽人语的呢……

从《物语系列》的女主角姓氏上来看,“战场原”这个姓,就意味着不同种族之间的思想冲突,就是一个战场。

看到这里,有人大概会轻蔑的说,《物语系列》?只是一个卖肉的后宫番罢了,有那么深奥?

好吧,让我们来看其中一则故事,《终物语》中那个酷爱数学的女生——老仓育,其姓氏谐音“欧拉”就是指的那位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

弗洛伊德是心理测量鼻祖吗?基地中的心理史学(8)

老仓育

​欧拉曾经担任过柏林科学院数学部主任,但并不受普鲁士国王腓烈特大帝的欢迎,腓烈特大帝将其驱逐到寒冷的圣彼得堡——这经历,岂不是像在川陀大学担任数学部主任的哈里·谢顿被银河帝国驱逐到边远的端点星?

弗洛伊德是心理测量鼻祖吗?基地中的心理史学(9)

莱昂哈德·欧拉

也许有一天,人类能够运用数学、心理学与历史,不仅成功预测所谓“人类”的未来,还能找到人类与“怪异”——即与人类不同的智慧生物——之间和平相处的方法。

到那个时候,才算是黑暗时期的结束,光明的未来吧!

@影史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艺术、历史、科技、影视内容,欢迎关注!

弗洛伊德是心理测量鼻祖吗?基地中的心理史学(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