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拍照打卡网红地晚上(夜景网红打卡地)

2023年元旦、春节的脚步悄然走近。每当夜幕降临,细心的市民走上街头,已然发现不一样的沈城夜色。华灯初上,沿街望去,灯笼红光璀璨寓意吉祥,树木流光溢彩透露喜庆,大街小巷身披彩衣洋溢出浓浓年味。

沈阳拍照打卡网红地晚上(夜景网红打卡地)(1)

沈阳拍照打卡网红地晚上(夜景网红打卡地)(2)

 据介绍,目前全市已完成116条主要街路、42座过街天桥及29处重要节点的装点工作,共计悬挂安装红灯笼、中国结3万余组及其他各类节日灯具44万余串。为了让沈城百姓更好地游览欣赏城市夜景,12月28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布了20处“夜景网红打卡地”。

沈阳拍照打卡网红地晚上(夜景网红打卡地)(3)

沈阳拍照打卡网红地晚上(夜景网红打卡地)(4)

沈阳拍照打卡网红地晚上(夜景网红打卡地)(5)

1.和平广场:

广场周围垂榆点缀安装红色五星,象征着胜利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处花坛满铺向日葵灯和气球组,寓意胜利向上,和平喜悦;两侧行道树树冠匀称铺挂红色藤球,树干部分缠挂串灯,呈现一片火树银花景象。

2.中山公园:

公园东门两侧花坛插装红色康乃馨并配上灯光蝴蝶,象征春回大地,生机盎然。

沈阳拍照打卡网红地晚上(夜景网红打卡地)(6)

△中山公园

3.“和合”雕塑:

雕塑整体采用荷花造型,荷与“和合”同音,它是“和美文化”的象征,也是“和谐社会”的象征。

4.“和平之羽”雕塑:

雕塑模拟鸽子起飞时摆动翅膀形态,融合现代新型声光电技术,通过灯光形成翅膀挥动视觉,造型、高度与和平广场纪念碑交相呼应,更是对红色文化的一种延伸。

5.北市场:

石牌坊采用金黄色灯光呈现“金龙踏彩云”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夜间的北市场作为地标建筑更有辨识度,成为炫彩灯光秀打卡地景点之一。

6-7.惠工广场、市府广场:

以“迎春纳福、红红火火”过大年为主题,在行道树树干枝头缠挂灯串,在树冠处悬挂迷你灯笼和福牌等五彩缤纷的灯饰挂件。

沈阳拍照打卡网红地晚上(夜景网红打卡地)(7)

8.巨“福”投影:

采用全息技术,在写字楼墙体外侧通过投影形成高15米、宽15米的巨型“福”字。

9.劳动公园:

公园内采用多种新颖有科技感的灯具,比如摇头光束灯和全息风扇灯等,其中正门处劳模大道以“升腾”为主题,表达铁西区不断奋发向上的精神。

沈阳拍照打卡网红地晚上(夜景网红打卡地)(8)

10.1905广场:

以“玉瓶出宝”为主题,整个广场力图表现欢乐、喜庆的浓厚节日氛围。

沈阳拍照打卡网红地晚上(夜景网红打卡地)(9)

11.重工街过街天桥:

远看好似充满中国风的大红拱门,映红夜空。

12.卫工街:

行道树用柔性灯带勾勒树木轮廓,运河上拱形结构用可控LED发光灯串进行装饰,让整个运河区域在夜间熠熠生辉。

13.黄河大街:

这里有南瓜灯笼7.5万个、中国结1万个、流星雨灯1万条等,灯光色彩主要以红色为主,其他颜色点缀为辅,装饰成为“网红街区”。

14.泰山广场:

泰山广场使用流星雨和渔网灯增添节日氛围。

15.省政府周边运河公园:

宁山园、辽河园、将军园、共青园、博雅园等区域通过鸟巢灯、双栖灯、投光灯等,打造沿河绿植、河岸灯光效果。安装“繁花似锦”“盛世花开”“福鹿吉祥”“文化长廊”“星光灿烂”等主题灯光小品,形成夜游公园体系。

16.“会客之谊”广场:

入口及重要位置选用《春》字花灯组装置进行节日氛围渲染,营造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

17.大东区委绿地:

入口处增设一轮圆月小品,甬路安装萤火虫灯投射地面,营造“静谧小径”照明氛围。

18.万泉公园:

公园两侧桥体设置水纹灯,模拟潺潺湖水流动效果。休闲凉亭加挂古典灯笼,做到远观静谧,近观灯光柔和。

19-20.稻梦女神、雪人雕塑:

在沈北花海建设高15米、宽13米雪人雕塑小品并配以投光灯打亮小品,展现东北市民迎风傲雪迎喜迎新年的时代气息;在稻梦空间采用彩绘的手法安装高13米、长20米稻梦女神,打造传统节日网红打卡地。

沈阳拍照打卡网红地晚上(夜景网红打卡地)(10)

来源:沈阳日报、沈阳晚报

编辑:滕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