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郭沫若的太阳礼赞:读郭沫若的太阳礼赞

《太阳礼赞》是文学家郭沫若创作的一首新诗,写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首次发表在1921年2月1日《时事新报·学灯》上这首诗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在诗中,作者用激情的语言赞颂了新生的太阳,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祖国的向往之情,以及愿意为实现光明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赏析郭沫若的太阳礼赞:读郭沫若的太阳礼赞?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赏析郭沫若的太阳礼赞:读郭沫若的太阳礼赞

赏析郭沫若的太阳礼赞:读郭沫若的太阳礼赞

《太阳礼赞》是文学家郭沫若创作的一首新诗,写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首次发表在1921年2月1日《时事新报·学灯》上。这首诗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在诗中,作者用激情的语言赞颂了新生的太阳,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祖国的向往之情,以及愿意为实现光明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太阳礼赞》 郭沫若

青沉沉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光芒万丈地,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

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刬平!

出现了哟!出现了哟!耿晶晶地白灼的圆光!从我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

太阳哟!我背立在大海边头紧觑着你。太阳哟!你不把我照得个通明,我不回去!

太阳哟!你请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太阳哟!我眼光背开了你时,四面都是黑暗!

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生命照成道鲜红的血流!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诗歌照成些金色的浮沤!

太阳哟!我心海中的云岛也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了!太阳哟!你请永远倾听着,倾听着,我心海中的怒涛!

赏析

在诗集《女神》中,郭沫若写了多首歌颂太阳的诗篇,《太阳礼赞》即是其中之一,约写于1920年的下半年。素怀救国之志的郭沫若,对国内社会的黑暗腐败早已强烈不满,到日本留学以后,不仅未能找到救世的良方,而且饱尝了民族歧视之苦,使他一度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五四”运动,给远在日本的郭沫若带来了民族解放和个人新生的希望,精神为之一变。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过去的生活,只在黑暗地域里做鬼;我今后的生活,要在光明世界中做人了。”(《致宗白华》,《三叶集》44页)因此,驱除黑暗,追求光明,歌颂个人和民族的新生,便成了《女神》的主调。太阳是光明的象征,太阳所照,黑暗尽除,因而就成为诗人当时经常吟咏歌颂的对象。在诗人所有歌颂太阳的诗篇中,又数本篇写得最富诗意。

这首诗共7节,每节两行。前三行写诗人等候、观看日出的情景:渴求光明的诗人伫立在海边,背靠波涛汹涌的大海,面向东方,急切地等候着太阳的升起;霎时只见太阳的万丈霞光将天空的云彩染成一片红火,接着又将诗人的眼睛照射得金丝飞放。郭沫若自称是一个“偏于主观的人”,他从不客观地、静止地描写自然景物,相反他总是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倾注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之成为自我表现的对象。本诗前三节对日出景象的描写,就充分显示了这种艺术特点。比如,第一节写日出前大海为迎接“新生的太阳”而“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其实大海是没有感情的,这分明是诗人等候日出时心潮澎湃的写照。一般诗人称日出为太阳新升,如闻一多的《太阳吟》:“楼角新升的太阳!”郭沫若这里却称日出为“新生的太阳!”“新生”一词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郭沫若认为,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祖国新生了,自焚后的凤凰新生了,作为光明使者的太阳自然也新生了。“新生”是诗人当时的理想,是他追求光明,创造未来的动力。第二节写日出时最先见到太阳的“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一个“笑”字不仅将云彩人格化了,也透露出了诗人的欢悦之情。是人为了尽快见到太阳,恨不得把“眼前的障碍一概刬平!”充分展示出他渴望光明已急不可耐的心情。第三节写诗人见到太阳后,“从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这是他得到光明时欢快情绪的涌流,也是对给他带来光明的太阳的报答。这三节将日出前后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心绪的变化写得层次分明,形象生动,达到了情于景、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统一。

后四节写诗人以热烈的情怀,向太阳提出请求,倾心心曲。他请求太阳永远照耀自己,将四周的黑暗驱除干净;诗人也全神贯注地紧盯着太阳,尽量吸取太阳的光和热,一刻也不想离开。诗人不仅是光明的追求者,而且是光明的传播者,他曾表示愿做太阳的“运转手”(《日出》)。他请求太阳把自己“全部的生命照成鲜红的血流”,把自己“全部的诗歌照成些金色的浮沤”,使自己的生命和诗歌充满光明和活力,具有除旧创新的无穷力量。最末一节是写诗人从太阳获取光和热以后的欢快之情,他“心海中的云岛也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了,并请求太阳“永远倾听着”他那被光明和理想所鼓荡起的“心海中的怒涛”!

这首诗时而借景抒情,时而直抒胸臆,完全听凭诗人感情的自然流泻,充分表现了“五四”时期诗人热烈追求光明和理想的精神。在艺术上这首诗诗行整齐,想象丰富,比喻生动鲜明,感情激越,格调高扬,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据文学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