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可馨江苏小学生(可老师真的做错了吗)

6月4日,江苏常州金坛河滨小学五年级女生缪可馨坠楼身亡。6月12日官方通报称,未发现当天课堂中存在辱骂、殴打学生情况,“排除他杀”。

但家属发文质疑称,可能缪可馨作文不合老师观点而被批评。

随后,又有网友说老师扇了学生耳光、对学生没上她的辅导班心有不满、受贿等等……不过这些说法尚无实据。

随后网上有自媒体大V发表文章称缪可馨的那篇作文写得非常优秀,字也写得非常好看,充满了正能量。老师那么批改是有意针对她……大V这样一导向,大批网友就跟风抨击老师了。

缪可馨江苏小学生(可老师真的做错了吗)(1)

缪可馨江苏小学生(可老师真的做错了吗)(2)

我昨天写了一个微头条表示:真相有待进一步调查,但客观地说这篇作文不算优秀。

于是,被网友评论了几百条。网友质疑很多,其中最集中的有两点:

①这篇作文这么优秀,语文老师就这水平吗,看不出来吗?

答:客观地说,作为语文教师我看不出来这篇作文很优秀。

②什么叫“负能量”?作文还要制定标准吗,就不能让孩子发挥个性吗?孩子的天赋,都被教师扼杀了。

答:老师可以让孩子发挥个性,但考试有标准。孩子的天赋不是被老师扼杀的。

缪可馨的老师到底有没有罪,我不评论。因为我不知道真相,我能做的就是持续关注、等待真相。如果她真的侮辱了孩子致使她跳楼,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如果她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正常履行教育职责,请还她清白。

缪可馨江苏小学生(可老师真的做错了吗)(3)

1、缪可馨的语文老师做错了吗?

缪可馨的遭遇令人痛心,大家都非常心疼这个孩子。但是,不能因为心疼就肆意宣泄情绪、无端抨击他人。缪可馨的语文老师做错了吗?我不知道,但就她批改作文这一点来看,她一点错也没有。学生的个性需要维护,但是学生的作文也有要求,不是随便怎么写都合格。

有网友指责教师不懂得维护学生的个性,网友都懂的道理,难道老师就不懂?网友们:老师比我们更懂教育!

只不过,网友只需要宣泄情绪不需要负责,所以可以肆无忌惮。老师也想让学生自由发挥,可是考试有标准。老师不是把学生哄开心了就行,老师还要带领学生去考试,要确保学生顺利升学……

请不要问出那句蛮不讲理的话:老师只在乎考试成绩吗?

我可以正面回答:不是老师在乎考试成绩,是家长在乎。那些攻击老师不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网友,如果将来他们的孩子考不到分、升不了学,他们恐怕又会换个角度去抨击老师。

老师不想扼杀任何人的天赋,其实教育也没不想。但是社会上充满竞争,人才需要选拔。怎么选拔?总需要一个比较公平合理的标准吧?于是就有了考试,于是就有了规则。

所以,缪可馨的老师严格要求学生、细致批改作文没有错,只是这么惨痛的结果她肯定也没有料到。

如果教师修改学生作文也是错,如果教师在学生的作文上写下“传递正能量”这5个字也有罪。那教师以后就只能把良心和责任心泯灭掉,对所有的学生唱赞歌了。

如果还有机会继续教学,不知道她今后还敢不敢继续严格要求学生了……不光是她,今后其他教师想提笔修改学生作文时,心中可能也会涌出一丝忐忑。

缪可馨江苏小学生(可老师真的做错了吗)(4)

2、这个世界本就充满规则,请不要给孩子能为所欲为的错觉,

其实我也无法确定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着意鼓吹自由和个性。我是1985年出生的,我记得我上小学低年级时老师上课还带教鞭,到小学高年级时教鞭已经被禁止了。等到我上高中的时候“张扬个性”这个话题在同学间尤为风靡,我们的作文中也充满了这类阐述。

不过那时候家长和老师对我们的要求还是很严的,家长对老师还是很敬畏的。我们心里虽然张扬着个性和叛逆,但确实也不敢造次。

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高中政治课上讲法律的时候老师提过的一句话:“负责任的自由,戴着镣铐的舞蹈”。

乍听尤为震撼,但嘴上却死不承认。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我们在底下撇嘴。脸上作出不屑的表情,心里却佩服得要命。后来长大了,度过了那段情绪澎湃的岁月,即使无人约束也没有了那种叛逆了。

这就是学校教育给我们的东西:正统而严肃,或许当时难以接受或者不愿意接受,若干年后回首依然心存感激。

自由和个性这个东西极有吸引力,但不能因此就要求学校和老师无原则地纵容学生。

老师不是育儿嫂,没有必要整天哄着学生;

学生也不是婴儿,没有必要整天被哄。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家长没有人会无条件地宠着我们。如果学校和老师对学生也如家长般宠溺,那人到30岁还是婴儿!

人为什么要上学?是为了接受老师的宠爱还是为了去展示自己的个性?都不是!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早已经给出了答案:

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既然为求学,那就不要怕被约束。学校有纪律、读书有方法、考试有规则,这些不是老师制定的,也不是老师能够跨越的。

有时候学生的世界比成年人更难。就比如写读后感吧,网友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夸谁就夸谁想骂谁就骂谁,但是学生不行。

网友们比学生过得自由,比教师也活得个性。因为敲击着键盘想怎么给予未成年人自由就怎么给予,但老师不行。老师还对学生的成绩、考试和升学负责。

社会本来就充满规则,何必强要教师给予学生无限自由?

教育本来就有条条框框,何必恶意指责教师要求严格?

人本就要遵守纪律、规则和法律,请不要给孩子“我是天下第一,全世界我说了算”的错觉。

缪可馨江苏小学生(可老师真的做错了吗)(5)

3、世界并非繁花似锦,但孩子的眼睛不该盯着疮痍。

缪可馨的老师在她作文最后写了一句评语:传递正能量。

这5个字有多少人没说过?但是从老师的笔下写出来就被网友封为“致死评语”。我不明白,这么司空见惯的五个字怎么就致死了?

有网友说老师的意思是缪可馨的作文传递了“负能量”。网友们把那段话贴了出来,认为缪可馨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社会阴暗面,思想深刻值得点赞。更有网友抨击老师容不得学生的自由发挥,想制造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机器人”。

这一点我不想反驳,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说服不了谁的,不过又会引发一轮口水战而已。

在此,我只谈两点看法:

①大纲和考纲中对学生作文的立意有要求:内容健康,立意积极向上。

②世界并不完美,但孩子的眼睛不应该盯着疮痍。

高中语文书上有篇新闻稿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不需要我解释了吧,全世界人都知道那是什么地方。文章里有一个震撼人心的描写: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教育也应该是这样的:生活中确实有废墟,但教育和教育者应该引导孩子的眼睛看向废墟上那怒放的雏菊。

那是希望和理想。

缪可馨江苏小学生(可老师真的做错了吗)(6)

结束语:

缪可馨小朋友的离开让人心痛,她的老师也许有错也许没有,有待进一步调查。

但是,老师细致地批改作文没有错,要求学生传递正能量更没有错。

网友们说了很多道理,也对那位老师作了很多抨击,现在甚至说一句缪可馨的作文写得并不优秀也会被抨击。似乎网友们都很懂教育,唯一教师什么都不懂一样。这正是教育的尴尬之处……这种事情还是打个比方来说比较清楚:

有个人要去买房子,他买了一套100平的小高层。周围的人却在取笑他:傻子,那300平的大别墅不香吗?

香,但是用嘴巴和键盘买不起。

教师不在法外,如果确实有错必会受到制裁,如果确实无错也必会迎来清白。这没有悬念。

另外,再提个建议:地方财政再紧张也要省钱给学校装监控,无死角带声音的那种。

最后,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健康快乐,类似的事件再不要发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墨公子说教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