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六大细节(知否评分7.7太低)

最近一段时间,猫叔一直在刷赵丽颖的《知否》,动态很少更新,沉浸在剧中不可自拔。这部2018年就火起来的剧,到现在才看,确实有点后知后觉了。主要是因为男主是冯绍峰,这个油腻加演技差的中年老演员,着实让人提不起兴趣看。还有,它是一部女性戏,不想看。

知否六大细节(知否评分7.7太低)(1)

对男女主印象的改观

至于赵丽颖,真不懂粉丝们为什么喜欢喊她颖宝,猫以前对这个女演员也很无感。演技好吗?没有get到。漂亮吗?或许漂亮吧,反正还是没有get到。不过,看了这部剧后,猫叔也想羞羞地喊一声颖宝。

至于为什么又要看这部剧,主要是因为现在正热播《清平乐》。由于猫叔是个急性子,耐不住这么钝刀子割肉的播剧,就选择了暂时弃剧,刷起《知否》来。因为它们是同一个团队制作的,还是说的同一个时代的故事。再说里面有我们可爱的德华姑姑,饰演的大娘子,据说也是个逗比。于是,猫叔就在百无聊赖中,看这部剧了。

知否六大细节(知否评分7.7太低)(2)

我真傻,真的。明知道正午阳光的剧都是好剧,却白白丢了那么长时间没有看。这次刷上了以后,方觉得真香。坊间都说正午阳光剧组是个处女座团队,一点都不假。先提一下服装道具,都是很良心的。从官服上来说,很还原北宋的那个年代。而且场景布置,也很有那个时代的风貌。猫叔,其实很不喜欢绿布抠图的后期制作,但是它的后期确实很良心。

现在的剧,太干净卫生,太一丝不染,没有一点尘土气息。98版的《水浒传》,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以清明上河图的方式,还原了北宋东京的市井风貌,现实感十足。《知否》在市井风貌的还原上,不如老版《水浒》。烟火味不足,也是属于现代古装剧,太过于干净了。但是,它的生活味道的代入感却十足。

知否六大细节(知否评分7.7太低)(3)

无论是樊楼勾栏里老爷们的歌舞升平,还是内院闺帷中妇人的插花打趣,都别有一番滋味。以《红楼梦》的语言方式和考究,还原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风貌。

本剧中,不管是是主角配角,抑或是群众演员,演技都是非常的棒,没有掉链子的。就是因为演员们的演技,才使得整部剧代入感非常强,不有尴尬。而且,剧情的打磨也非常棒。编剧导演,将原著中的情节,进行了合理的改编,更使得这部剧流畅起来。它不在乎演员的多少,哪怕是露那么一次镜头,都不会让人觉得多余,自有它的用处。

在对于演员角色的使用上,导演张开宙继承了孔笙的衣钵。这也是正午团队的一大亮点。

知否六大细节(知否评分7.7太低)(4)

角色分析:女性优秀,社会方能优秀

谈下一下对角色的感受。看完本剧后,令猫叔最感动的是我们的老祖母,盛家老太太。真的感谢剧组和曹翠芬老师,为我们奉献上了这么可爱的一位老人,她雍容大度,慈爱祥和,既有家族中大家长的风范,颇有手段和心计;又有着小家庭天伦里,对孙辈的关怀和疼爱。这样的一位老太太,使很多观众想起了,那些可爱的自家老人。

在本剧里,第一次戳动猫叔泪点的是,小明兰失去母亲后,在去汴京的船头上,独自一个人哭泣,这时老祖母过来,抱着小姑娘,坚实的说道:“我们明丫头,有人疼”。就这句话,直戳人们的心窝,泪点崩塌。到了明兰出嫁的时候,老太太突然握着孙女的手,一声抽泣,要明丫头好好的,怎么又不令人动容呢?

知否六大细节(知否评分7.7太低)(5)

后来老太太遭康姨母算计,害病在床。这时的明兰,老祖母一手抚养起来的明丫头,不顾自己笨重的身子,带人不惜“封府查院,忤逆尊长”,将坑害祖母的人一个个收拾掉,看着真是大快人心,酣畅淋漓。老太太没有白疼这位孙女!更令人欣慰的是,到了最后一集,老祖母已经痊愈了,还能够亲自下厨,让团聚的家人大快朵颐,又是一个大团圆的美好结局。感谢剧组,还给了我们一个身体健康的老祖母!

在《知否》里,观众们的欢乐源泉,多来自于盛家大娘子王若弗,这位大宅院里的当家主母,本性单纯,心直口快。在内帷里的宅斗,每次以与林小娘的较量中,往往是王者出场青铜收尾,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八。大娘子的扮演者,刘琳再次以德华姑姑的性格,与精湛的演技,把我们带入了欢乐。尤其是揭榜那一集,她碎碎念的唠叨和祈祷,却一不留神,跌倒在大门口的那一幕,成为了本剧的名场面。

到了红狼被官家扣在宫中的时候,林小娘起了歹念,准备私卖盛家产业的时候,她终于有了一次翻盘的机会。没想到,去抓林小娘的借口,却是“捉奸”,真是“想吃龙虾,买了王八”,给了人家翻供的口实。一通胡搅蛮缠下来,自己被夫君训一通不说,还丢了管家权,看着让人又气又笑。

知否六大细节(知否评分7.7太低)(6)

《知否》并不算是大女主戏,没有强势女人的决断杀伐,颖宝(挺害羞)的盛明兰是生活在北宋时期,那个时代还没有程朱理学,对于女性的要求没后来那么严苛。但是,社会还是给了女性一个严格的尺度。像刘太后那样的强势女人,出现的很少。对于女人的要求,还是相夫教子,贤惠明事理。

盛明兰就是如此,她自小丧母,生活在一个父母偏心的家庭里,幸而有温暖的老祖母的呵护,这位可怜见的小姑娘才算是成长起来,并且逐渐坚强。盛明兰的坚韧,是自小就有的,但是生活在盛家,她不能冒尖,需要处处守拙,装出一个可爱木讷、任人欺负的盛家小六子,才能方保自己平安。

知否六大细节(知否评分7.7太低)(7)

骨子里的盛明兰是顽强有主见,经过了那样家庭的磨练,更使得她有着极强的求生欲和伪装感。她仗义为闺蜜,为堂姐出头,又有算计,将林小娘母女坑了名节,为母亲报仇。管家的时候,以退为进,借力打力,又能全身而退,处处显示着这个女孩的不平凡。到了夫家,得到了顾二郎的呵护,却依然保持着清醒,与不因顾二叔的宠溺得意忘形,始终保持着举案齐眉的态度。不过,还是释放了自己的天性,对人不卑不亢,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直到为祖母出气,一系列手段,干净利落,据理力争。让人们大吃一惊,这还是那个唯唯诺诺的盛家庶女吗?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盛明兰,这朵兰花曾经绽放,也在风雨中凋落,但是,那股练达的气质,现在令人望而生敬。在那个女性卑微的时代里,盛家老祖母有她自己的可敬畏之处,那是来自于高门大户的大家风范。而盛明兰令人敬畏的地方,就是她自身的顽强与善良。

知否六大细节(知否评分7.7太低)(8)

顾二叔的继母小秦夫人曾经感叹过,一家之中多有不睦是常见的,那就是夫妻不合。但是,这位精于算计的妇人,却无法拐弯抹角的坑害顾氏夫妇。他们二人是夫妻同心,外力介入不得。这不仅有顾二郎对妻子的关心呵护,更多的是盛明兰对夫君的一心一意,从不后院起火。而且,还时不时的帮助一把自家丈夫。

在为顾二郎鸣冤之时,盛明兰知道其中真相后,继续把戏做下去,当街喊着悖逆之言,让人都觉得她疯了,给了夫君一个侧面的支援。

知否六大细节(知否评分7.7太低)(9)

这部剧里的女性角色众多,各有各的性格,但是,整体正面角色的女性,几乎拥有着中国传统中的那种通达明慧,盛家长女华兰,纵然性格有所直,但是也是一个干练之人,长媳海氏也是如此。还有皇后沈氏、国舅夫人张氏、永昌伯爵吴大娘子等等,她们是中国传统妻子与母亲的优秀代表,温婉善良。但是也有着像林小娘、墨兰、小邹氏、宥阳亲家孙氏这样的女人,斤斤计较,看不清形势,一心向着自己、目光短浅的恶妇。

俗话说“家有贤妻旺三代,家有恶妇坏三代”,这其实和俞敏洪的话如出一辙。中国古人们很早就看出了这个道理,女性才是社会的标杆。人也是动物的一类,“孔雀展翅”,“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是动物们繁衍的一个目标过程。是雄性为了追求雌性,而做出不断努力和完善的奋斗动力。到了人类,依然如此。

也是只有女人的完美,才能够促使男人们走向完美,是整个社会走向正面的动力。《知否》才是应该有的女人戏,这部剧里的女性角色,展示了古代女性的那种积极向上的能量。也是他们促使着夫君和社会,走向新的阶段。

知否六大细节(知否评分7.7太低)(10)

《知否》的情怀与正午阳光的价值观

《知否》是一部内帷宅斗剧,是女人们在后宅里勾心斗角,算计坑害的人性阴暗面。但是,本剧的节奏与基调却是,舒缓渐慢与脉脉温情。盛家老太太与明兰的祖孙情,林小娘精心算计的母女情,顾二郎与盛二哥的友情,盛家兰姐们的姐妹情与主仆情,太后与先帝的夫妻情,明兰与闺蜜之间的友情,甚至是韩大相公的为了国家,舍弃名节的纯臣之情,都让人觉得这部你争我夺、精心算计的宅斗剧,很光明,很君子。它从个人的品质,过渡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到了家庭里是温馨,到了朝堂中是君子。

这也是正午阳光最拿手的地方,通观正午剧组和之前的山影,最擅长刻画时间冷暖和温馨的家庭戏,最后又会自然过渡到国家与社会的大层面上。《大染坊》是这样的,《闯关东》也是这样的,到了《战长沙》与《琅琊榜》系列,又是如此。可爱的人际关系,温馨的家庭,朝堂的争斗即使再黑暗,也会凸显出光明的一面。

知否六大细节(知否评分7.7太低)(11)

《知否》的原著,是一个穿越小说,设定的年代不详,大概是明朝。电视剧改成了北宋仁宗时代,不知道剧组是否在为《孤城闭》做一个预告。不过,我猫叔觉得它设定的这个历史年代大有深意。北宋仁宗时代,应该是中国古代老百姓最幸福的一个时期,一个大团圆的家庭戏,设置在这个时期,也是很合理,令人向往。

然而,最重要的是朝堂斗争的改变。起初,大娘子提了一嘴高梁河之战,这让有历史情怀的人不得不揪心一把,是的,高梁河之战是中原王朝的耻辱,这次战争之后,燕云十六州回归于汉人王朝的希望彻底破灭。无论是少年顾二郎的慷慨激昂,还是后来桓王(宋神宗的设定)在太后跟前的陈述,将朝堂争斗的意义升华了。也将本剧的情怀升华了,不单单是妇人的争风,也不单单是太后的争权,更是收复失地,匡扶朝政的大情怀。

知否六大细节(知否评分7.7太低)(12)

“江湖之远忧其君,庙堂之高忧其民”,本剧将妇人内帷的争斗,通过侧面升华到了庙堂之高。而且,最令人称赞的一点,就是顾二叔在暗地保护盛家祖孙返京的途中,与劫匪打斗,除了顾二叔不事声张的君子行为外,剧组还用了让蓉姐这位小可爱,背诵起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一点,不仅仅作的顾二叔打斗的背景音乐,还赢得了都背诵过此文的观众们的心声,更是一种士大夫情怀的表达。

服了,正午阳光!

知否六大细节(知否评分7.7太低)(13)

《知否》的大结局,是盛家一家老小,帮助修缮顾家祠堂,以温馨的天伦之乐,留给了观众一个满足的笑容。

看过山影和正午剧的人,都应该留意到他们对老家、祠堂,都有着重的描述,在《大染坊》里,主角们总是牵念着老家的人;到了《闯关东》,年老的朱开山夫妻也要回一趟老家,感怀游子之情;《父母爱情》里,江德福也是和老家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说有的老家人很跌份);《伪装者》中,明家大姐拿捏明家三哈的地方,是明家小祠堂;《战长沙》里,依旧是老家的胡氏家族和祠堂,将剧情纽结在一起。

现在是《知否》,依然有宥阳的盛氏老家和祠堂,和顾氏家族的祠堂。从这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家和万事兴”一直是正午阳光所表达的价值观。或许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有着各种的不如意生活,但是,正午剧组,总是以一种温馨的家庭戏,表达出来,让人感受着温暖。当夫妻一心,父慈子孝,万事皆兴后,那就自然上升到了家国情怀之中。本剧的新帝一家就是如此,皇后贤达明慧,父子同心。

知否六大细节(知否评分7.7太低)(14)

《知否》已然是古代家庭剧标杆,7.7分的评价太低

豆瓣现在对《知否》的评分是7.7分,着实太低了,就猫叔的评价,给它五星也不为过。优秀的电视剧都需要时间的沉淀,《知否》这部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或许吧,在以后它的分值还会继续往上涨,我是相信的。

因为《知否》剧组是太用心了,它的用心,不单单是演员演技和服装道具方面,礼仪和剧情所表现的精神风貌也是一大亮点。自《琅琊榜》后,正午阳光就重新为我们展示了,古人们的礼仪,温温如玉,谦谦君子,是中国儒家的追求。礼仪自是这种精神文化的表现,《琅琊榜》里的苏哲是如此,《知否》里的盛长柏也是如此。它通过考究的礼仪与练达的语言,让观众们明白了曾经古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交流。男人的朝堂如是,女人的内帷也如是。

知否六大细节(知否评分7.7太低)(15)

从这方面来说,《知否》已然成为了古代家庭剧和女性戏的标杆,7.7分的评价,显然低了。

本文仅发布在今日头条,禁止其他自媒体平台抄袭,一经发现,保留追究其责任的权利。欢迎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