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平定中原简介(前三国之乱世群雄)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紧接上期)

上期聊到张辽成功阻止了孙权抢占合肥的行为,使曹操可以安心于西征事务中,那么西征结果如何呢?

第八节 得陇不望蜀 进封魏王

结果很不错,九月,杜濩和朴胡带领賨人部落和巴夷七部落归顺曹操。曹操将巴郡分为巴东、巴西两郡,以朴胡为巴东太守,杜濩为巴西太守。巴夷七王全部封为列侯。

此时,曹操又获得承制封拜诸侯守相的特权,就是可以以皇帝的名义给文臣武将封官。

十月,曹操设置名号侯爵十八级,关中侯爵十七级,关内外侯十六级,五大夫十五级,和过去的列侯、关内侯共六个等级,用来奖赏立功将士。

十一月,张鲁举家归降。曹操任张鲁为镇南将军(后世道教徒因此称张鲁为“张镇南”),封阆中侯(一作襄平侯),食邑万户。封张鲁五个儿子以及阎圃等人为列侯。并为自己的儿子燕王曹宇娶张鲁女儿为妻。

曹操平定中原简介(前三国之乱世群雄)(1)

张鲁投降曹操后,曹操将汉中百姓数万户迁往长安和三辅地区,充实因多次动乱导致人口萧条的该地区,还有一部分百姓随张鲁迁到邺城。

这些人利用曹操厚待张鲁家族的机会,开始在北方地区传教,信徒逐渐向上层人士渗透。至东晋时,五斗米道成为显教,有许多上层人士都是五斗米道信徒,如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等,奠定了道教成熟的基础和规模。

一个地区性宗教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宗教,成为中国本土唯一的宗教,这恐怕是曹操和张鲁都没有想到的。

程银、侯选等以前的关中军阀,马超的部将庞德等也在此时随张鲁投降。

负责攻打氐人武装的徐晃攻势顺利,氐人全部投降。曹操升其为平寇将军。不久,徐晃又解将军张顺之围,攻打反贼陈福等三十余屯,全部攻破。

十二月,曹操任行都护将军夏侯渊为征西将军,带领平狄将军张郃、平寇将军徐晃驻守汉中,自己率军回邺。

征西将军,是曹操年轻时梦寐以求的职位,甚至希望刻写在自己的墓碑上,现在将其授予夏侯渊,可见对夏侯渊的厚爱。

曹操知道夏侯渊有凭借武力莽撞行事的弱点,以前曾经多次告诫过他,临行前再次告诫说:“为将也应当有怯弱的时候,不能只凭武勇。要以武勇为本,以智慧为辅;只知道任用武勇,不过是一个匹夫而已。”可惜夏侯渊没能牢记曹操的教诲,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此是后话。

曹操平定中原简介(前三国之乱世群雄)(2)

曹操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收复了张鲁,占据了益州通往关中的战略要地汉中,分置郡县,安置官员,看起来似乎是战果辉煌,但是里面却有一个巨大的失误,使曹操痛失一举夺取益州,赶走甚至消灭刘备,然后顺流而下消灭孙权,一统江山的机会。

占据汉中之后,刘晔就向曹操进言,认为夺取汉中后,直接威胁到蜀中,蜀中人已经是惊弓之鸟,可以传檄而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夺取蜀中。

刘备得蜀不久,人心还没有彻底归附,如果此时不取,让刘备有充足时间治理的话,以刘备人杰之资,再加上诸葛亮为相,关羽、张飞为将,很快就能将蜀中治理完善,使蜀中人心服从,然后守住险要之地,就没有可乘之机了。现在不取,一定会成为后患。

刚从东曹掾转为主簿的司马懿也向曹操提出了相同的建议,认为刘备是用欺诈的手段得到益州,蜀中百姓并没有完全归附于他,而他却在这时离开蜀中前往江陵去争夺荆州,这个机会不可失去。

现在我们只要在汉中炫耀武力,威慑蜀中,必定会引起益州震动,然后兵临城下,益州势必瓦解。因应此时形势,很容易建立功业,不能失去这个大好机会。

刘晔和司马懿的建议都没能得到曹操的采纳,曹操甚至取笑司马懿不知足,已经得到了陇右,还想得到蜀中。

曹操平定中原简介(前三国之乱世群雄)(3)

曹操真的是错了,此时确实是夺取益州的大好时机,理由就是刘晔、司马懿所说的:

一、刘备刚得到益州不久,并且是用不光彩的手段得到的,益州百姓并没有真心服从刘备,甚至还有怨言和抵触;

二、刘备和刘备军主力此时都不在成都,而是远在江州,成都并没有多少守军;

三、曹操取得汉中后,确实已经造成了蜀中官吏士民的普遍恐慌。

如果曹操此时进军蜀中,完全有可能占据蜀中,使刘备回不了成都,不论他是选择留在江州或者前往江陵,都会重新回到被曹操、孙权两面夹击的不利处境。

失去蜀道天险的屏障,刘备很难与曹操对抗,何况还有个一直对刘备借荆州不还而虎视眈眈的孙权,这样的话,刘备能否生存下去都是个问题。

而曹操只要牢牢地占据蜀中,一旦条件成熟,就可以像后来司马炎灭吴那样顺流而下灭掉刘备(如果刘表还能坚持到那时的话)和孙权,实现一统江山的心愿。

果然,刘晔、司马懿提出攻蜀建议七天之后,蜀中传来消息,蜀中一天之内发生了数起惊扰事件,刘禅(此时刘备还没回到成都,应该是刘禅所为)杀了许多人都没能制止住事件的发生。曹操问刘晔:“现在还可以攻打不?”刘晔回答:“现在已经初步安定,有所防范,不能攻打了。”

机会转瞬即逝,真是可惜啊!

曹操平定中原简介(前三国之乱世群雄)(4)

也许这和曹操的年龄有关,曹操这时已经六十一岁,在当时已经算高龄,虽然曹操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言壮语,但真正要做到,还是很难。

现在有人为曹操的这个失误辩解,认为曹操没有攻蜀是正确的,因为一旦攻不下,陷在崇山峻岭里很危险,后方也可能出乱子,因此,刘晔、司马懿的建议很幼稚。

这种理由很肤浅,汉中拿下,蜀中已经无险可守,刘备主力还没有回到成都,曹操乘胜出击,可以在短时间内攻占成都,然后可以选择或者继续攻击刘备,或者留下部队镇守成都,甚至可以联合孙权夹击刘备。

关键是占据了成都,使刘备失去了蜀道天险的庇护,夹在曹操和孙权之间进退不得,很难独立生存下去。曹操后方已经没有强大的外来力量可以造成任何威胁,唯一有力量的威胁来自于孙权,孙权也确实发动了合肥之战,但结果却是大败而归。

任何人都会有失误,曹操也不例外,承认这一点,并不影响曹操的个人形象。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二月,曹操回到邺城,再次亲耕籍田。五月,献帝命行御史大夫、宗正刘艾持节奉策书印玺封曹操为魏王。

曹操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地位越来越稳固,势力越来越壮大。而在曹操建立王国的过程中,其最大的敌人孙刘联盟却出现了裂痕,从盟友变成敌人,大打出手,究竟是为什么呢?

曹操平定中原简介(前三国之乱世群雄)(5)

这里有必要补充一点,古代的家国概念和今天不同,国和家都是天子赐予臣下的封地,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家,结构相同,只是规格高低、面积大小不一而已。今天的国是全国,家是家庭。拿今天的家国概念去理解古代的就容易出现偏差甚至误解,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现在的家国概念去理解就完全错了。

这也是学习历史时必须牢记的一个要点,回到当时的语境里去,才能真正读懂历史。

第二十九章 荆州恩仇记

第一节 孙权自咽苦果

自从刘备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借得荆州之后,孙、刘两家围绕荆州主权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夺战。

孙权为什么会不顾周瑜、吕范等将领的反对将荆州借给刘备呢?三个原因:

一、像刘表收留刘备一样,孙权也是把刘备作为抵抗曹操的力量安置在自己与曹操之间,制造一个缓冲地带,既能让刘备做炮灰打头阵,消耗刘备的兵力,也能给自己进行战略准备和布置争取时间和空间;

二、孙权担心无力压制刘备会引起强力反弹,一旦双方兵戎相见,孙权没有把握能够完胜。如果不能完胜,势必引起江东混乱,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因此,孙权宁愿采用安抚的方式,不光借地给刘备,还将妹妹许配给刘备。这其中既有安抚拉拢之意,也有监视之意;

三、孙刘联盟从一开始就不是平等结盟,而是以刘备放弃江夏,归顺孙权为条件。孙权和鲁肃都天真地认为刘备从属于江东,任何时候都可以要求刘备将荆州归还。

曹操平定中原简介(前三国之乱世群雄)(6)

在刘备这个老滑头面前,孙权确实还嫩了些(刘备比孙权大21岁)。孙权想让刘备抵抗曹操,没想到刘备第一个抵抗的却是孙权,就是抵抗孙权取益州。这事前面已经聊过,此不赘述。

《三国志·先主传》及其注引《献帝春秋》在记载此事前都加了个定语,说孙权要与刘备“共取蜀”,这个说法值得怀疑。

周瑜提出这个计划时,里面没有联络刘备共取的内容,以周瑜对刘备的戒备之心,不可能给刘备可乘之机。孙权派人给刘备的通知里也没有只言片语说到联合的事情。照当时的情势,孙权一直认为刘备要做的就是安抚荆州防范曹操,其他的与刘备无关。

这就是孙权尝到的苦果。借荆州之时一厢情愿地以为刘备会感激涕零以诚相报,没想到刘备从来就是个“白眼狼”,怎么会心甘情愿的只是为人作挡箭牌?(反过来说这也是刘备的长处,绝不屈居人下,永远追求独立。其最后能够成功,和这种意志品质有很大的关系)

以至于孙权在后来谈到此事时也追悔莫及,借评价鲁肃功过时说:“鲁肃劝我借荆州给刘备,是他的一大短处”,间接承认了自己不该作出借荆州的决定。

孙权取不了益州,刘备却于建安十九年(214年)将益州纳入囊中。虽然历尽艰辛,但却物有所值。

曹操平定中原简介(前三国之乱世群雄)(7)

第二节 吕蒙武力夺荆州

刘备在成都大肆犒劳群臣,赏金封官,领益州牧,喜笑颜开,不亦乐乎,绝口不提归还荆州之事。孙权忍无可忍,派中司马诸葛谨到成都找刘备讨还荆州。

诸葛谨,字子瑜,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少年时代游学京师洛阳,专门攻读《毛诗》《尚书》《左氏春秋》等儒家经典。生母去世后回乡居丧。其父又娶妻,诸葛谨十分恭谨地侍奉继母,为人称道。

汉末动乱,曹操荼毒徐州,诸葛谨逃到江东避乱,正好遇到孙策去世,孙权的姐夫弘咨很欣赏诸葛谨,就向孙权推荐。诸葛谨与同期到达东吴的鲁肃一起受到孙权的礼遇。

诸葛谨到达成都后,与诸葛亮只在公共场所相见,从不私下见面,违背公义。刘备敷衍诸葛谨说:“我正在计划攻取凉州,等我取得凉州后,一定将荆州归还。”

诸葛谨无奈,只好回吴复命,将刘备的话转告孙权。孙权大怒,认为刘备这是借而不还,拖延耍赖,密令偏将军、庐江太守吕蒙制定武力收复荆州方案。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省阜南县)人。少年时到江东依靠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的将领,多次征讨山越。吕蒙当时只有十五六岁,偷偷跟随邓当去打仗。

邓当不知道,突然在队伍里看见他,大惊失色,赶又赶不回去。征战回来后,邓当把这事告诉了吕蒙的母亲,母亲非常气愤,要严厉惩罚他。

吕蒙是个孝子,赶忙申辩说:“我们太贫贱,生活很困难,如果我能够立下战功,就可以得到富贵。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啊!”母亲觉得他可怜,就不在追究,同意他从军。

吕蒙兴高采烈地去报名从军,当值官员看他年纪小瞧不起他,说:“这小子能干什么啊?简直是想把自己拿来喂老虎。”过几天遇到吕蒙,这人又取笑吕蒙。

吕蒙大怒,拔出刀来把他杀了,然后逃跑到一个叫郑长的家里躲避,后来到校尉袁雄那里自首。袁雄在孙策面前为吕蒙说好话求情,孙策召见吕蒙,也觉得他是个人才,就留在身边做亲兵护卫。

曹操平定中原简介(前三国之乱世群雄)(8)

几年后,邓当去世,张昭推荐吕蒙接替邓当,孙策任其为别部司马。孙权继位后,考虑到一些小将兵少没有什么用处,就打算合并他们的队伍。吕蒙知道后,害怕被合兵,就想了个办法,偷偷借钱来为自己的部属士兵制作了统一的战衣和绑腿。

等到孙权检阅那天,吕蒙的队伍整齐划一,引人注目,士兵操练井然有序。孙权非常高兴,不但没合并吕蒙的人马,反而增拨人马给吕蒙。这件事情很能反映吕蒙的机智灵活,有点像今天常说的细节决定成败的意思。

后来吕蒙因征讨丹阳山越有功,升为平北都尉,领广德县(今安徽省广德县)长。跟随孙权征讨江夏黄祖时,吕蒙为前锋,阵斩黄祖先锋都督陈就。因功升任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战赤壁、救夷陵,又升偏将军,领寻阳县(今湖北省黄梅县)令。

周瑜死后,鲁肃接替到陆口(今湖北省嘉鱼县陆溪镇)驻扎,要经过吕蒙的驻地。鲁肃一向轻视吕蒙,本打算直接过境而去,其部下提醒他说:“吕将军功名日显,不能以过去的态度来对待,您应该去拜访他一下。”

鲁肃想想也是,去做个礼节性拜访也无妨。吕蒙宴请鲁肃,二人举酒对饮,都喝得有点高了时,吕蒙问鲁肃:“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有什么防备不测的计划吗?”鲁肃只是礼仪性的来走个过场,没想到吕蒙会和他谈这些,就随口回答道:“到时再说吧。”

吕蒙说:“现在我们和刘备名义上是一家,但关羽实在是个熊虎之人,怎么能不预先制定应对方案呢?”不等鲁肃回答,吕蒙就主动为鲁肃建议了五种方案。

曹操平定中原简介(前三国之乱世群雄)(9)

鲁肃没想到吕蒙有如此长远的战略眼光,立即对吕蒙刮目相看,走过去坐到吕蒙旁边,拍着吕蒙的背,诚恳地说:“吕子明,我真的不知道你的才智如此之高啊!”两人开怀畅饮,越谈越亲密,于是就与吕蒙一起去拜见吕蒙母亲,二人结为好友而别。

登堂拜母是当时人结为类似于兄弟关系的表现形式,从此可成为通家之好。

吕蒙以前是个大老粗,有名的吴下阿蒙,如今怎么会变成一个足智多谋的人才呢?这是孙权的功劳。这件事情现在进入了中小学语文课本,好像取名叫“孙权劝学”,知道的人应该很多。

孙权有次和吕蒙、蒋钦聊天,说:“你们现在都掌管一方了,应该多学习以开启自己的智力。”吕蒙不爱读书,推托说:“军中事务太多,忙于应付,恐怕没有时间来读书学习。”

孙权说:“我又不是让你们死读书作博士,只是叫你们多读书开阔眼界。你说事情多,难道有我多不成?我小时读《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独不读《易》。等到统领吴中大事以来,拜读史书和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像你们二人,悟性很高,学必有成,怎么能不去做呢?应该抓紧时间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史书。孔子说‘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帝(刘秀)戎马倥偬,仍然手不释卷。曹操也老而好学。你们为何不自我勉励呢?”

吕蒙从此开始学习,孜孜不倦,越学越想学,果然成效显著,见识超人。

曹操平定中原简介(前三国之乱世群雄)(10)

鲁肃夸赞吕蒙说:“我原来以为兄弟只有武略罢了,今天看来却是学识渊博,不再是吴下阿蒙。”吕蒙回答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哥今日所说,怎么当得起别人称你为今天的穰侯(战国时秦国魏冉,秦昭王时四任秦相,战功显赫,权倾朝野)啊!

大哥如今代替公瑾,与关羽为邻。此人好学,好读《左传》,有雄气,但性格颇自负,爱欺陵人。现在和他相对,应该有应对之策。”秘密为鲁肃提供了三种方略,鲁肃接纳在心,秘而不宣。

这两个记载略有差别,但无论是五种还是三种,总之就是提醒鲁肃要提防关羽,早作准备。鲁肃是坚定的联刘抗曹者,在双方还没发生公开冲突时,自然不会四处声张此事,只是从此多了个心眼。

那么,关羽究竟有没有惹是生非呢?孙刘两家又是怎样从盟友变成了敌人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