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湖南大学湖小树)

红网时刻新闻 湘西报道 记者 张俊 通讯员邓宇航 黄灿璨 孙留馨 尹晓晔 晏伟

“村里来了群新老师,教好多好玩的课,我还学会拍摄和配音了。”7月16日,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项目“艺路湘西——打通美育‘最后一公里’”活动在湘西州龙山县茨岩塘镇树溪村拉开序幕。一批来自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在“湖小树”沉浸式、多元化的公益美育课里,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暑期“艺术之旅”。

美育课,是不少城里孩子的假期“打开方式”。但对于部分乡村少年儿童而言,由于师资不足、地处偏远等原因,假期里的一堂美育课往往是“一课难求”。

为点亮“乡村娃”的成长梦,湖南大学“湖小树”公益服务团队响应“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号召,以“艺路湘西——打通美育‘最后一公里’”为活动主题,来到龙山县茨岩塘镇。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7月16日起,团队“兵分两路”深入树溪村和茨岩社区,为80余名乡村孩子“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美育课程。

“哇!下午我要喊弟弟一起来上。”第一天上午的课程结束后,孩子、家长们口口相传,吸引了更多小朋友来到“湖小树”公益课堂,教室一下子坐得满满当当,“一座难求”。

“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来,先把嘴巴闭紧,然后再‘啵’地一下打开,就像小鱼吐泡泡一样,发声母‘b’的音。”课上,团队队员林芷萱通过带领孩子们朗诵儿歌、童谣等方式,手把手教着他们发音技巧。除了提高表达能力的播音主持课,“湖小树”公益课堂还有美术绘画、影视编导、媒介素养等一系列美育素养类课程,帮助孩子在提升兴趣、增长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树立自信、健康成长。

大学美育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湖南大学湖小树)(1)

团队队员在给孩子们上发声课。林颖炫供图

美育不止于课堂,陪伴没有下课铃。“老师,我家就在那个马路的对面,前面有块玉米地,穿过去就到了……”“老师,你能来我们家吗?我奶奶现在就在家里。”课后,当队员们问及谁愿意带老师家访时,孩子们一个个举起小手。跟随着他们的脚步,“湖小树”也开启了公益计划的另一大版块“美育调研”——深入村民家中,不仅了解孩子们的美育基础与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与成长环境,为每个孩子建立起“小树”档案,以便后续进行线上线下长期美育,达到长效帮扶。

大学美育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湖南大学湖小树)(2)

团队队员进行家访与调研。林颖炫供图

关怀不止于课内,温暖不间断传递。刚读一年级的小女孩张彭西,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家中只有一位七十多岁的奶奶,生活有诸多不便。在家访中,队员们得知她一直很想吃鸡蛋糕,便邀请她一起吃午饭。来到队员们的宿舍,张彭西紧拽着给队员的拇指,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询问着桌上的电子设备和拍摄器材,还时不时念几句刚学会的儿歌。

经过成员们择菜、打蛋、切肉和烹炒等准备工作,一顿丰富的午餐已经做好。当一盘金黄软糯、冒着热气的鸡蛋糕端到张彭西面前,她小声而礼貌地问道:“我能吃一块吗?”队员用筷子串好递给她,腼腆的笑容在她的脸上呈现:“谢谢老师,真好吃。”

大学美育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湖南大学湖小树)(3)

图为张彭西和队员们一起吃午饭。邓宇航供图

从课堂到生活,从房内到田间,联通的不仅是美育教育,还有队员们和孩子们的心。下一阶段,“湖小树”团队将深入开展支教、走访和调研活动,建立一批乡村孩子成长档案,打造一支乡村振兴童声朗诵团,形成一份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用实际行动巩固美育支教成果,为乡村振兴不断凝聚正能量、唱响好声音。

团队指导老师晏伟介绍说:“湖小树,其实就是‘护’小树,就像我们的团队名一样,我们希望这些孩子如树苗般健康成长,团队走入大山,只为帮助这些孩子们将来更好走出大山。”“湖小树”团队成立的初心,就是希望保护每一棵“小树苗”,让他们的梦想也能够延伸出蜿蜒的山路,在更广阔的天地间成长为伟大祖国的栋梁之材。(张俊 邓宇航 黄灿璨 孙留馨 尹晓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