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道曹操与关羽是真实的嘛(细思三国华容道上)

华容道曹操与关羽是真实的嘛(细思三国华容道上)(1)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赤壁之战的这场大火无论功在周瑜还是诸葛亮,至少此刻的曹操肯定是败了,输得一败涂地。

手下的残兵败将加起来不足三百,曹孟德带着手下丢盔卸甲地亡命奔逃,一路风声鹤唳。待到华容道时,曹操等人早已被张飞赵云等人神出鬼没的伏击吓得胆战心惊,绝无再战之力。

华容道,逃出生天的鬼门关。逃离这里,就是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曹操压抑着心中隐隐的不安,不断地催促着早已疲惫不堪的手下。

然而,算无遗策的诸葛亮再一次破灭了曹操不切实际的幻想——关云长横刀立马地出现在了曹操的面前!

华容道曹操与关羽是真实的嘛(细思三国华容道上)(2)

见拦路的竟是关羽,曹操心头一动,电光火石间就明白了诸葛亮的用意:

看来,自己应该不会狼狈地客死江东了。甚至从此刻开始,他都不必再提心吊胆的担心保命就可以安然无恙地回到许都了!

曹孟德一直紧绷着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这一刻,他感觉到无尽的倦意和几近绝望的挫败感。诸葛亮这样的安排,是在告诉曹操:他现在可以不死,但在眼下,他必须接受诸葛亮的安排才能活命!

性命已确保无虞,但此刻的曹操感到无比的屈辱与无限的愤怒!他这样的人,怎能甘于被他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执子者,此刻终于变成了他人手中的棋子!


诸葛亮:赤壁之战必须赢!曹操也绝不能死!曹操若死,刘备必亡!

华容道曹操与关羽是真实的嘛(细思三国华容道上)(3)

发动赤壁之战的决定性主导权虽然在曹操一方,但这场战役实际的发动方式、战役格局乃至前后发展过程管理,实际上是由诸葛亮与周瑜的组织谋划的(以演义情节为准,不纠结真实史实)。也就是说,赤壁之战展开之后,所有的决定权在孙刘两家,一直是诸葛亮和周瑜在带节奏。

特别有趣的是,在赤壁鏖战前期,一直是曹操处于攻势而孙刘两家处于守势的对阵态势。而真正决定这场战役胜负的决定战火烧赤壁中,确实孙刘骤然发难而曹操疲于应对处于守势。这说明,战争是由曹操引起的,而实际的战役走向,根本没按曹操的意愿打。

诸葛亮是这场战役的决策者之一,他想要的战役结果一直很明确:

曹操必须败,但曹操绝不能死!

华容道曹操与关羽是真实的嘛(细思三国华容道上)(4)

赤壁之战

赤壁战役,对于参战的曹操、刘备、孙权来说,意义各不相同。对曹操而言,赤壁之战是决胜之战。若胜,曹操即可在有生之年一统华夏,实现毕生霸业,功彰千秋。对孙权而言,赤壁之战即是格局之战,也是立威之战。统一北方的曹操一直对江南虎视眈眈,一统天下的长江之战势不可挡。今天不打,明天肯定也得打。那就晚打不如早打,早打已定格局!此时发动赤壁之战,如若取胜,必能确定南北对峙的格局,一战挫杀曹操锐气,至少可确保江北数十年安定格局!另一方面,孙权更需要一场名震天下的辉煌战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孙权掌权,得位不正(孙策有子孙绍),孙权矫位,虽是孙策因“国赖长君”的意愿与江东各大势力妥协的结果,但于礼于制,仍有非议。孙权急需用赤壁之战的胜利向世人证明自己兄长的选择是明智的。自己有能力、有实力继承孙氏在江东的政治遗产!退一万步讲,就算战败,江东孙氏仍有大几率与曹操单独媾和。

相比于孙曹两家,赤壁之战对刘备集团来说,就是根本没有退路的生死之战。此时的刘备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军事资产。一直无奈地秉承“留人不留地”的刘备集团,虽然具有些许的实力,但却一直没有一块能够供他滋养军力的立足之地。此时联合孙吴对战曹操,如果战败,必然损人失地导致势力灭亡,万劫不复。

所以,赤壁之战,诸葛亮只许胜不许败!

另一方面,如果曹操在此刻兵败身死,孙权必然会立即调转枪头,倒戈相向,与刘备形成不死不休的局面。以刘备目前残存的军力,没有实力更没有准备立刻与东吴决战。两方一旦死斗,刘玄德毫无胜算。曹操若亡,则天下大势已定,孙权绝不会放任刘备再次逃命,刘备一旦落败,势必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从刘备方势力利益角度出发,诸葛亮必须要打赢赤壁之战,但与此同时,诸葛亮必须保全曹操的实力不能过早地灭亡!正因为如此,华容道上横刀立马的才是关云长!


孙权:败曹不可亡曹,否则我将重蹈父兄覆辙!

华容道曹操与关羽是真实的嘛(细思三国华容道上)(5)

与曹袁之争的官渡之战以及孙刘两家反目的夷陵之战这种局部战争不同,赤壁之战在当时而言,可谓是未来的魏蜀吴三大势力预先开启的一场全面战争。

表面上看,如果曹操一方在战争中过早地灭亡,在毫无悬念击溃刘备之后,孙吴将是这场战争最大的获益者。然而,无论是孙权还是周瑜,都不想在此次战役中真的击杀了曹操。在这点上,孙权与周瑜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难言苦衷。

江东孙氏,据传春秋军神孙吴后裔,自孙坚讨逆戡乱起势,虽终成一方豪强,却难称士族门第。崭露头角的孙氏集团刚刚踏上称霸之路,却不料想孙坚竟惨死沙场,孙氏一门的崛起之势,戛然而止。

自古江南多豪门,士族的势力在江南盘根交错。当时江东士族的利益代表,是袁术、严白虎等名门渊源的望族子弟。

孙伯符典玺借兵,短短的几年便成称霸江东的气色,霸道至极令江南士族纷纷侧目。只可惜,正该孙策一展雄才伟略之时,突遭暗算,不得已含恨九泉!

外敌环伺,士族觊觎,内忧外患,主幼国疑。孙策临终前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力排众议推举孙权为孙氏共主。没办法,与一门兴旺相比,整个孙氏集团的生死存亡更为重要!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

当时的东吴,内患更危于外敌!孙坚可以通过武力缔造孙氏一门豪强;孙策亦可以用霸道打造孙氏称霸一方的气色。但作为继任者的孙权,内治更甚于外进,施政的重心在于与江南士族共融共处,制衡同存。

赤壁之战,孙权必须要胜,此乃立威之战。对外,重挫曹操可定格局之势。南北双雄对峙,可保江北数十年无太大战事;对内,赤壁一战而成,孙仲谋名震天下,内安庙堂,外慑宵小,可保孙吴国祚长治久安。

然而,只败曹不亡曹才更符合孙权的治吴方略。

江东士族林立,各怀心志。曹孟德乱世奸雄,雄霸至极。江东世家皆将此人骂做“汉贼”,提及此人无不愤懑切齿,恨不得生啖其肉,饮其血,抽其筋,挫骨扬灰!可是,曹操只需一纸信笺,竟吓得江东百官噤若寒蝉,闻之色变,恨不得卑躬屈膝的俯首称臣!

孙权既可在赤壁大败曹操,就可保江东无虞。守江东门户,靖一隅之偏安,非孙氏一门不可。有曹操在,则江东士族绝不敢造次。假以时日渗透,江南世家尽在孙氏一门股掌之间。

曹操若死,江东士绅蠢蠢涌动,人心浮动则时势变,时势变则仅需英雄出。现在天下纷争,当下最不缺的就是英雄问世。江东时势一变,各路英雄辈出,江东士族又一直在磨刀霍霍。这样的结果,绝非孙权所愿。

相比之下,曹操的存在更容易震慑江东士族的野心。败曹而不亡曹,才能使孙权避免重蹈父兄的覆辙!


周瑜:曹操政权可败不可亡!曹操若死,鸟尽弓藏!

华容道曹操与关羽是真实的嘛(细思三国华容道上)(6)

赤壁之战前,江东政局突变。孙策骤死,孙权猝不及防!

孙坚死,长子孙策再兴孙氏,挽狂澜于既倒,创江东霸业。孙策与孙权兄弟二人,早年丧父,相依为命,孙权自然无一心谋图他想。孙策成就霸业后,孙权自然被排除在王序之外,以二人兄弟情深,加之敬兄如父,孙权从未想过取孙策而代之,自然没有必要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孙策死而孙权立,虽有悖礼制,却实属万般无奈。孙权亦只能接受父兄留下的文武班底。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这是孙策临终时留给孙权的忠告。然而,手握整个江东兵马的东吴大都督周瑜真的会让孑然一身初掌极权的孙权推心置腹的信任吗?

在周瑜的心中,恐怕没有明确的答案。

孙权曾在孙策死后几次三番地试探过周瑜,周瑜一再婉拒。

高手过招,何须明言?孙权越是敬重周瑜,周瑜越是惴惴不安。这样谦逊甚至有些卑微的敬重,从骨子里透露出猜忌与不安。

手下的将军皆是从孙坚起兵就开始追随孙家的父辈老臣,自己的主公却又是刚刚上位,暧昧不明的摇摆之君。周瑜的手中的兵权,稍有差池,必令自己万劫不复!

周瑜很聪明,他善妒、他忌能、他甚至可置孙刘联盟的大局于不顾,处心积虑地使用那些上不得台面的阴谋诡计图谋诸葛亮,狭隘得几近愚昧。他是在不停地用行动告诉孙权:除了那个雄霸北方的曹操,孙吴身畔的诸葛与刘备亦是东吴一生的劲敌!

倘若曹操死去,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灭刘备、杀诸葛。扑灭了刘氏集团以后呢?周瑜手中的甲胄必是孙吴吞吐天下的利器。天下太平,周公瑾何去何从?须知,周瑜这把刀,可杀敌,亦可反噬。

此时此刻的周瑜,与数十年后,在西城下装傻充愣甘愿中了空城计的司马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只能败敌,不可灭敌,否则鸟尽弓藏!


华容道曹操与关羽是真实的嘛(细思三国华容道上)(7)

华容道,至忠至义的关云长仍在杀与不杀曹操之间纠结。而看似已成俎上鱼肉的曹操却早已看破了这一切。他只能声情并茂地配合诸葛亮演完这场戏。

高手博弈,棋在局外。曹孟德知道,眼前的对手与马超、张绣那样的莽夫不同。他们想要的更多,魏蜀吴三分割据的格局,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本文所有描写及品读均源自于演义情节,不纠结真实史实,敬请谅解!)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通知速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