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

91年的夏天,人们还习惯在吃完晚饭后,摇着蒲扇,在汽车稀少的马路上遛遛弯。

此时有线电视刚刚兴起,电视频道从以前的一个地方台加一个中央台,变得丰富了起来。

电视剧生产这个本来很严肃的事情,在港台剧的日渐浸染下,也慢慢学会了娱乐化。

这一天晚上,你遛弯回来,随手打开电视,看见一个一脸浓妆的大侠在与一群美女打架。

他的双手会喷火,他的轻功跟偷了孙猴子的筋斗云一样。

他的名字叫李小刚!!!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1)

原名江湖恩仇录,又名金顶神功

就是这部取名跟玩儿似的“武侠巨制”开启了内地武侠电视剧30年的传奇。

这是一个拍到一半还能换男主角的神奇剧集。

从小学生作文里借来名字的“李小刚”,是剧集里所有女人爱而不得的唯一男主。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2)

向春花上演舍身救男主的戏码

以一己之力打卡四大名著的美女何音饰演的娇娇、东方闻樱扮演的邪恶黑凤凰,还有半路出现的大反派秀秀,围绕他上演了一出江湖儿女的大戏。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3)

这是第二个李小刚,比海报上的那个浓妆李小刚显然更成熟稳重

剧情之离奇,画风之粗劣,时时能惊掉你手中刚啃了一口的西瓜。

也许是因为没有武侠制作的经验,便从《西游记》中学来了那些腾云驾雾的特效。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4)

我飞!!

据说这部剧还承载了四川风光宣传功能,所以取景遍及了当地的名胜,峨眉,剑阁,竹林什么的应有尽有。

但这些名胜仅停留在分集的名字上,你不会记住任何风景,因为外景的打斗实在太刺激了。

要么是广播体操似的围攻,要么是瞬间移动的鬼功,更不用说手掌喷火的金顶神功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5)

金顶神功喷火掌

拍摄团队应该是在没有专业武术指导的情况下,想尽了拍打戏的一切办法。

但,就是这样一部剧,开创了全民热议的风潮,毕竟有着与港台制造截然不同的气质。

他是那么认真地敷衍,即使主角不干了,换一个完全不像的也要接着拍。

他是那么的没有逻辑,前一集明明已经死掉的人,下一集也能继续没事人一样上窜下跳,让我们纷纷猜测,这个角色死而复生背后到底有怎样的玄机?

而事实可能只是,后面两集的编剧导演,完全没有看过前面的剧本。

这变幻莫测的剧情完全让人欲罢不能!

作为小学生,如果前天晚上没有追最新的剧集,第二天到学校聊天是完全插不上话的。

与这部巨制同时代的内地武侠剧还有《乙未豪客传奇》,但这一部就良心多了,以至于如今只记住了最后决战的画面,前面的剧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但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部剧的男主角,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大叔,也是剧中所有如花少女们芳心暗许的对象。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6)

可以看到C位的大叔被众多美女围绕

这无疑让许多小朋友心中,产生了大大的问号。

是的,国产武侠剧,这个时候,就是这么的钢,他不需要帅哥作男主角,因为观众是来看剧情的,不是来看脸的。

即使要看脸,我们还有那么多美女角色呢,还不够你看吗?

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内地武侠剧,是为满足男性观众心中的江湖情结而生,就如同今天的那些网络爽文一样,虽粗制滥造却让人上瘾。

但任何事情都会慢慢进化,只要给他时间。

1995年,回归在即,两岸三地的文化艺术交流也愈加密切。

一个省级电视台悄然崛起,他在80年代拍了一部严肃的《水浒》,十分成功,如今也想尝试一下真正的武侠。

这年夏天,《白眉大侠》横空出世!

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 剑,是什么样的剑?闭月羞光剑! 招,是什么样的招?天地阴阳招! 人,是什么样的人?飞檐走壁的人! 情,是什么样的情?美女爱英雄!

如果你看完这段话,脑子里自动响起最后那声“啊哈哈哈哈”的狂笑,就说明你曾热烈地活在那个美好的时代。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7)

男主角仍然年纪偏大

这部剧由山东电视台旗下的影视公司拍摄,也就是今天的山影前身。

山影出品从当年就已可见端倪,这部《白眉大侠》全程制作精良、逻辑在线。

难怪他们能做出《伪装者》、《琅玡榜》这样的爆款。

唯一的槽点就是拥有两条白眉毛的一号男主角,略显老态和奸诈,不太像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大侠形象。

但无所谓,这部剧不像前面两部那样,男主演全员形象欠佳,小女生们会在这部剧里找到很好的移情对象,那就是男二号白云瑞。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8)

刑岷山无疑是内地武侠的头号颜值担当

如果你觉得他太奶油了,那么还有更阳刚一点的选择,那就是我们的“燕双鹰”和“元芳”,他也是这一批古早武侠剧里唯一活跃到了现在的演员。

作为出道之作,虽然戏份不多,但另一个夏天马上就会迎来他的高光时刻。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9)

当年称得上小鲜肉的元芳

1996年夏天,伴随着扳倒井广告的结束,三声巨响之后,《甘十九妹》四个大字,撑满了万千家庭的电视屏幕。

山东电视台在一整个暑假的滚动播出,让戴着斗笠眼含秋水的甘十九妹走进了每个少男的心里,而刚从《白眉大侠》打完酱油的张子健,也以更加潇洒倜傥的形象,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虽然与《白眉大侠》几乎是原班人马,但这部戏的造型可以说提升了一个层次,加上有武侠大师萧逸同名原著的加持,让整部剧更加扣人心弦。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10)

从海报上来看,已经接近了港台的质感

这部剧作为罕见地以女性视角代入的武侠,爱情的份量自然更重,男主角作为甘十九妹誓要灭门的漏网之鱼,被一路追杀,而在这过程中,两人竟互生情愫,最终只能双双殉情,简直是一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记得当时大结局播完后,第二天来到学校,好多女生都哭红了双眼,可见观看得有多投入。

提到《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想到了与《甘十九妹》几乎同时期的一部武侠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由贾宏声和千百惠主演。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11)

看海报可以知道确实是武侠剧

贾宏声大家都知道,是一个摇滚青年,他来扮演武艺高强的梁山伯,显然气质有点格格不入。

而千百惠,则是一位来自宝岛的歌星,虽然歌声魅人,但身段很一般,也并非祝英台的合适人选。

注意,这是第一次在内地武侠剧里开始引入港台明星,也意味着全内地班底的武侠制作时代即将走入尾声。

这部武侠版的《梁祝》虽然启用了当时的流量明星,但由于人设和剧情实在离谱,并没有获得太大的声量。

这似乎说明观众已渐渐成长了,不再是随便拿个李小刚出来都能糊弄的时代了。

时间向世纪交替靠近,在新世纪到来之前,一部全面引入香港制作的武侠巨制终于登场。

他就是1997年播出的《太极宗师》,由彼时还是小鲜肉的战狼吴京出演。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12)

吴京因为这部剧一炮而红

导演团队有了香港著名武指袁和平的加持,让整个戏的武打动作之流畅开创先河。

在演员方面,也请来了TVB的樊亦敏和惠英红,编剧更是曾操刀《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的郭宝贤。

也就是说,这部剧已经达到TVB顶级的制作水准了,自然收割了无数的观众。

也许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内地的武侠制作真正融入了整个华语圈中,不再是孤掌难鸣的胡乱琢磨。

《太极宗师》以后,纯内地制作的武侠剧渐渐式微,涌现出了一批如焦恩俊版的《小李飞刀》、张卫健版的《少年张三丰》等两岸三地明星荟萃的武侠巨制。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13)

武侠剧的明星含量逐年升高

但他们,也失去了从《江湖恩仇录》开始,那种纯内地班底、无知无畏、野蛮生长的气质。

就如一杯烧刀子的酒,虽然喝起来辣喉,但却能让你铭记永久。

2001年,张纪中全面启动金庸小说的翻拍工作,

这场声势浩大的翻拍从《笑傲江湖》开始,到《倚天屠龙记》后悄无声息的结束。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14)

声势浩大的选出了最不合适的令狐冲

虽然与TVB的金庸剧相比,张纪中的制作大山大水,更显大气,但从剧情到人物,却总是透着一种尴尬,给人的感觉只能算草莽,称不上江湖。

这也许是他还未拍完十四部,便黯然收场的原因。

虽然未拍出侠气,但张纪中的武侠剧,也并非全内地班底,早已引入了两岸三地的精英武指,如《笑傲江湖》的武指便是曾拍出过《倩女幽魂》的程小东。

与之正好相反的,便是当时的一个小公司制作的《萧十一郎》以及《水月洞天》等等。

这家叫周易的公司出产的武侠剧具有节奏快,人设帅的特色,通常是港台过气艺人加上内地武打演员的组合,可能是迫于预算,虽侠气有余,却大气不足。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15)

如果没记错的话,张晋应该就是从这里出道的

新世纪后,真正带有纯内地制作气质的,在我心里只有《武林外史》和《凤在江湖》。

特别是《凤在江湖》,可以说很好的传承了自《江湖恩仇录》开启的男丑女靓的杂技班选角,是内地武侠最后的绝唱。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16)

男主角带有一种山寨武校出身的气质

自此之后,便是各种合拍的武侠剧时代,特别是王晶入局后,组的明星阵容越来越大,《天下第一》、《八大豪侠》、《小鱼儿与花无缺》,都是堪称全明星的制作,给许多90后的小朋友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17)

陈老师唯一的电视剧

但那种如李小刚、白眉大侠、甘十九妹横空出世时一样,令万众期待、痴心追随、着火入魔的盛况再难重现。

十多年转瞬即逝,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网络小说也走进了影视改编的法眼,从前专属于古龙、金庸、梁羽生等大家的武侠剧改编领域,也渐渐变得琳珢满目,十分拥挤。

直至《陈情令》、《山河令》之类的出现,以武侠的外衣,包裹起耽美的内核,甚至看完了整部剧,都不会记得女主角的存在有何意义。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武侠(从男主丑哭江湖恩仇录到美男当道山河令)(18)

海报上再也找不到美女环绕的气息

终究是30年,一个时代过去了,也许如今看剧的人,女性占了主流,才有了这种以武侠的名义,打着“自古红蓝出CP”擦边球的剧。

毕竟幼时作文里的小刚、小明,都已换成了紫宣、子奇,我们永远是追随潮流的大多数。

只是在夜深人静时,当我们忆起曾经的欢乐时光,还能记得那些粗陋却充满想象的土味武侠片,就像记起那个遥远的90年代,奔跑在阳光下的快乐少年。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