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强科技实施方案(实施强科技行动)

甘肃省强科技实施方案(实施强科技行动)(1)

新天水讯2022年,武山县科学技术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四强”行动,聚焦创新主体培育高档次、服务平台建设高标准、产业发展高质量、项目争取实施高产出、科技队伍建设高水平的目标,全力推动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5%,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1.1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8%,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科技企业培育,孕育创新动能。高标准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培育工作,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梯次队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8家。依托陇浆源食品发酵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合作社、致富能人等组团发展,共建技术工程中心、研发实验室等。推荐甘肃伏羲药业加入全省中医药创新联合体,与省果树研究所合作建立人才实训基地,认定市级众创空间1个。

甘肃省强科技实施方案(实施强科技行动)(2)

强化科技项目支撑,激发创新活力。全年共立项实施省市县级各类科技项目47项772万元,其中省级强科技专项奖补资金项目29项552万元,省列科技项目8项90万元,东西部科技协作项目4项100万元,县列科技项目6项30万元。积极实施了玻态干燥技术在花类特色农产品中的应用、冷水鱼新品种引进及示范推广等一批具有科技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引进了一些新品种,试验示范应用了一些新技术,探索总结了一些新模式,研发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强化科技合作交流,促进协同创新。深入实施“科技联姻”工程,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所开展合作,采取“项目 人才 团队”方式借智引才,建立产学研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技术合作机制。2022年,帮助10多家企业与兰州大学、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天津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兰州交大社会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签订校地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蔬菜特色产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相关企业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强科技实施方案(实施强科技行动)(3)

强化科技队伍建设,厚植创新沃土。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县柔性引进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勇等27名专家人才,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通过推荐和挖掘,培育壮大农村科技队伍,建立我县双创科技人才库,为88名县级农村双创实用人才颁发了证书。推荐评定市级“科技追梦人”4人,市级农村“双创”人才4名。把科技特派员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下派科技特派员156名深入农村一线开展科技服务,为基层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人才保证。

强化科技服务体系,促进成果转化。以发展富民特色产业为目标,引进羊角蜜、藜麦等新品种12个,推广冷水鱼发眼卵孵化技术、封闭式循环槽栽培系统技术等新技术15项,评选认定科技示范基地16个、科技示范户326户。依托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组织科普志愿服务队深入校园、社区、企业、乡村开展各类形式的科技政策宣传活动8次,举办培训班14期,发放种子1000袋,化肥5吨,地膜1800公斤,发放各类资料4000多册,培训群众3000多人(次)。

甘肃省强科技实施方案(实施强科技行动)(4)

强化政策引领,优化创新环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强化科技政策落地见效,制定印发《武山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武山县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武山县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措施文件,极大地调动了全县创新主体和创新人才的积极性,激活了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政策支持体系,为科技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王佳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