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数学长度单位(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第一课时认识厘米)

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数学长度单位(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第一课时认识厘米)(1)

第一课时 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课本P2-3,例1、2、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难点: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

学法指导: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引导质疑

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

三、课堂展示

认识尺子:

1.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四、点拨引导

(一)认识厘米

1.课件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五、达标检测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认识1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1 认识几厘米

用厘米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