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

“论规格、论资历,小平同志都是给总理致悼词的最佳人选”。

叶帅的话掷地有声,这件事也在1976年1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东厅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正式定下。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1)

叶剑英

周启才和李鑫的悼词撰写也进入最终的报批程序,但是当悼词印件传至小平同志手中的时候,他的面色却露出了些许为难。

稍过不久,小平同志更是亲自提笔,在悼词上加了一句话,并在首页附上了一句“请主席审批”。

1月14日,毛主席在小平同志更改后的悼词上,重重地写下了两个字——同意。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2)

小平同志(右)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叶帅又是为何要让小平同志为总理悼词?

周总理亲自公布的病情

“医生说,我的膀胱上长了一个东西,但是大家不要为我担心,医生说只要积极配合治疗,问题不大”。

在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周总理在看望全体会议代表的时候,宣布了这则消息。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3)

周总理

身为人民的好总理,国家的有功之臣,周总理自是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病情影响到别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忧心,但却实在是瞒不住了。

即便这个病,是累出来的。

新中国成立之前,周总理和毛主席等人一起抵御不法之国的侵略,挫败蒋介石一次又一次发动的内战,顺利解放全中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乃至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周总理决定为中国树立好外交的门槛,打破新中国外交孤立无援的局面。

1955年4月18日召开的万隆会议,周总理利用求同存异的方针,用个人魅力征服了会议上的其他领导人。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4)

周总理

尼克松在1972年2月21日访华,中美关系出现破冰,周总理亲自迎接,伸出了跨越历史的友谊之手。

但在这个时候,周总理的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5)

尼克松访华

北伐战争时期养成的快速吃饭,让周总理的肠胃有了无力承受的负担,在入住西花厅的时候,周总理已经出现了头晕的现象,最严重的时候,还曾经数次晕倒。

但是看着国际形势上的恶化以及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周总理选择了忍。

虽然张佐良不断用药膳为周总理调理身体,但是工作一忙起来,周总理有的时候根本就顾不上吃。

在尼克松访华之旅结束之后,周总理的身体越发不好,身边的卫士数次让周总理去医院检查身体,但都换来了一句“我心里有数,国家还离不开我”。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6)

周总理

软磨硬泡之下,周总理终于腾开了空,也在1972年的5月,确诊了膀胱癌。

彼时尼克松离华只有近三个月,中美双方相互隔绝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虽然被打破,但是建交并非一朝一夕,双方还在沟通之中。

为了不耽误工作,周总理选择了保守治疗,而在1974年6月手术前的139天中,周总理交出的工作答卷却是让所有人泪目。

工作12-14个小时的有9天,工作14-18小时的有74天,超过18小时的有38天,而有5天更是直接24小时连轴转。

手术过后,周总理的身体稍有好转,但癌细胞却很快再次扩散,恶化至了难以挽回的地步。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7)

周总理

自知隐瞒不住,周总理这才向中央政治局做了汇报,毛主席等人才知晓了这件事情。

在1975年1月的大会上,周总理的身体已经稍显消瘦,可至1975年的6月份,周总理的体重只剩下30.5公斤。

所有人看着都很是心疼,但却只是无力回天,因为癌细胞已经扩散。

医疗组谨遵中央的指示,全力精心治疗,但所有人都知道,治好总理的病已是难能为力。

特别是在1975年11月的中旬,经历过几次大手术,周总理的身体已经虚弱至不能下床,生命进入倒计时的垂危。

汪东兴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小型会议上,透露这件事情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很难过,他们很想帮周总理一把,可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8)

周总理

根据总理的病逝发展趋势,中央领导虽然期盼奇迹的发生,但是为了避免噩耗发生之时的慌乱,还是在很小的知秘范围内,指定了少数同志为总理的后事预作准备。

而起草讣告和悼词,更是需要提前准备的第一项。

因为一旦出现不幸,现写肯定就会误事,周总理为人民和国家操劳了一生,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容不得丝毫的凑合和偏差。

那么,起草讣告和悼词这件事情应该交由谁做呢?

他走了,他也走了

时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的周启才,成为了最后的人选。

身为秘书局的局长,周启才白天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做,但是接手的这项重大任务,他更是不敢掉以轻心。

而是腾出每天凌晨一点至早上四点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

要务缠身,周启才本可找个理由拒绝,但那是周总理,那个曾经说“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的人,多付出一点代价,便可以让后代更好的享受社会主义幸福”的周总理。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9)

周总理和毛主席

因此,周启才并不觉得累,而是在期翼总理身体恢复康健的同时,认认真真地完成悼词和讣告的撰写工作。

由于讣告是悼词的缩写,所以对周总理的评价在讣告中就应该确定下来,而讣告完稿后,周启才也紧锣密鼓地起草了悼词,共花费了八个上述时间。

周启才立即报告给了汪东兴,也得到了“文稿暂时保存,什么时候用等通知”的回应。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10)

汪东兴

而在1975年12月27日5医院,周总理的病情却不容乐观,他仅是将王海容和唐闻生叫到身边耳语了几句,却几乎耗尽了全身上下所有力气。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11)

王海容

所有人都很担心周总理,他所在的病房也总是人流不断。

周总理一再强调的“我不能工作已经深觉对不起国家,你们更是不能因为忧心我而耽误了自己的工作”,已经劝住了一些人,但是工作完成之后,所有人都还想去医院看一看,陪总理说说话。

12月29日的夜晚,华国锋和陈锡联一起来到了医院,在国家大事上一向以冷静自如著称的他,看着躺在病床上骨瘦如柴的周总理,更是一度通红了眼眶。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12)

华国锋

这并不是华国锋第一次来医院看望,自从周总理住院之后,华国锋只要稍有闲暇,都会来到医院探望,即便有时深夜,周总理已经睡着,华国锋也要隔着门框亲自看一眼,才会觉得真正的心安。

至1976年的1月5日,周总理已经做了六次大手术,纪登奎去医院看望了周总理,呆坐了六分钟。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13)

纪登奎

整整360秒,纪登奎都在强压自己心中的难过,他怕周总理看到自己的泪水,会更难过。

而这,也成了最后一面。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在病床之上缓缓合上了双眼,在场的所有人都嚎啕痛哭,邓颖超更是一度声嘶力竭地哭喊“总理,总理,你走了…”。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14)

周总理和邓颖超

可即便是振聋发聩的哭声,也再也唤不醒伟大的周总理,他走了,带着对人民和同志的浓浓不舍,带着对国家发展的担忧和憧憬,离开了人世。

张耀祠急忙将丧讯告知了孟锦云,她看着字条上的内容,自己躲起来哭了好大一会,才佯装云淡风轻地回到了毛主席的身边。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15)

孟锦云

因为主席的身体也不好,孟锦云想挑一个合适的时间点告诉他

正巧政治局在1月8日的下午三点将周启才撰写的讣告送了过来,孟锦云看着正在读报的主席精神还不错,便将总理离世的消息告知了他。

“周总理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76年1月8日离开了人世”

毛主席听完,一行滚烫的泪珠当即就从眼角滑落,喃喃自语地说出一句“他也走了”。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16)

毛主席

在毛主席的心中,周总理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位置,心情悲痛至极的他没再言说一句话,只是在讣告处沉重地写下了“同意”二字。

小平同志的补充发言

来自毛主席的同意,让讣告在1月9日传遍了神州大地。

所有国人听到的反应,先是震惊的难以置信,而后就是巨大的悲痛袭来,那时的中国,好似处处都听得见难掩的哭声。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17)

图片源自网络

周总理那么好,怎么说没就没有了?

无数人想法设法赶至北京,想要见到周总理的最后一面,而致悼词的人选及最终的悼词内容,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过程中。

身为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也向众人传达了周总理对自己丧仪的态度和准备:一切从简,不可铺张浪费,遗体火化后撒至祖国的山水,不开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会。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18)

邓颖超

周总理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人民,但是人民也想“反哺”,向周总理表达自己的爱。

所以追悼会还是要举行的。

1月12日的下午三点,小平同志亲自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围绕的主要内容就是悼词和追悼大会的有关事项。

本着对周总理的敬重,小平同志在大会开始前已经将悼词诵读了数遍,他也相信,所有的党内人士都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掉以轻心。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19)

小平同志

因此,小平同志在会议的尹始,直接就开门见山地说出了一句“为了节省时间,悼词就不再会议上诵读了,就我个人而言,这篇文稿对总理一生的评价甚是客观,我同意这篇悼词,大家谁有别的想法,尽管提”。

叶剑英、李先念等人也先后发言,做出了和小平同志一样的意见。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20)

李先念

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小平同志在补充发言中提出了一个“小意见”。

“周总理在1922年便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旅游支部书记,但其实是,应该将‘总’字添上”。

大家一致同意,但在致悼词的时候,却有了不同的声音。

有人举荐王洪文,有人推荐叶剑英,但叶剑英却在旁人众说纷纭的时候,以一句带着怒意的话顷刻让喧嚣沉静下来。

“给总理致词,应该是小平同志,其他人都不合适”。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21)

叶剑英

小平同志是党中央的副主席,也是国务院的第一副总理,中央的日常工作都由他负责,无论是从哪一方面考量,小平同志都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叶帅的发声压住了所有的声音,其余政治局的同志也纷纷表示赞同,这件“小插曲”才因此被扭转。

小平同志成为了在周总理追悼会上诵念悼词的唯一人选,而经改写敲定后的致悼词也送给了邓颖超过目。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22)

小平同志

但是在临近送给毛主席最终定夺的时候,小平同志又在悼词上加了一句话,却让所有的人无一不拍手称快。

这句话便是“坚决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周总理一心为国,坚决拥护和追随毛主席的领导是民心之所鉴,但有个别心术不正之人,却见不得旁人好,总想见缝插针的挑唆周总理和毛主席的关系。

小平同志这样做,就是为了给那些人看看,周总理从来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周总理的伟大,是那些阴暗小人一辈子的难以企及。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23)

周总理和毛主席

周总理和毛主席的关系,周总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是永远的不可摧。

风言风语也必不可免地传进毛主席的耳朵,但毛主席从不相信,他自是懂得小平同志的一片苦心,所以1月14日的时候在上边庄重的写下了同意二字。

在追悼会上,负责发言的小平同志情真意切,而在北京,自发赶来的人民亦用十里长街的拥挤送上了周总理最后一程。

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小平同志在悼词上添加一句话)(24)

十里长街送总理

虽然谨遵周总理的遗愿,其骨灰的洒落是在秘密中进行,但是在华夏万顷的土地之上,只要心中有他,周总理便是在哪里。

人民的好总理,您的儿女永远不会忘记您。

这万里江山,我们和您一起守候,这国泰民安,我们与您携手将其变为了现实。

故人长眠,世人常念,精神永在,源远流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