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永远不会成迷信(科学非科学迷信非迷信)

中国人是最懂得辩证法的,生活中、话语间到处都充满着智慧。从古到今,中国人不依赖神灵,但中国人信“天”,所谓的“天”,即是我们当今所说的规律。早在伏羲创造八卦图的时候,就揭示万事万物由阴阳组成的自然规律,特定条件下的阴阳转换,这就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科学非科学、迷信非迷信。

科学永远不会成迷信(科学非科学迷信非迷信)(1)

一、何为科学?何为迷信?

百度百科里对科学的解释如下:“建立在可检测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经系统化和公式化的知识”。而迷信的解释则是“盲目的信仰崇拜”。

不可否认,科学是在不断的被证明,又在不断的被证伪的过程中产生进步的。

人类历史中不乏迷信科学的事件,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地心说是被公众广泛接受的“科学”,统治阶层打着“科学”的旗号大行“迷信”之事。

科学永远不会成迷信(科学非科学迷信非迷信)(2)

二、中国智慧中的阴阳

中国人是崇尚自然的,有日出便有日落,有阳光便有阴影,《易经》、《道德经》等巨著中一直以阴阳为对立面给大家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告诉大家,阴阳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换的客观规律,不止告诉我们盲目的相信科学就是迷信,而迷信有时也能转换为科学。当信仰变成一种执着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的去证明它的正确性,当信仰被证实的时候,就成为了科学的结论,就好像原子以下的世界,总有人相信原子由更微小的东西组成。

中国文化中非常巧妙的一点就是一个“生”字,比如“太极生两仪”“三生万物”等等,讲明了阴阳相辅相成,即是对立也是统一的道理,对立的过程中就“生”出了各种进步。

科学永远不会成迷信(科学非科学迷信非迷信)(3)

三、中国必将引领世界

中国人很多话是外国人听不懂的,中国人说“不好”不是坏,说“不错”也不一定是好。我们说一不一定是一、说二不一定是二,这就是中国式智慧的最好体现,中国人讲究一个“中”字,守中是中国人的最高境界,是一个阴阳平衡的境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并不太平,而中国通过几代领导人的智慧,一直把自己放在“守中”的位置,短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科学方面,中国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重要一级,中国人崇尚自然规律而不盲目崇拜,懂得事物的对立统一。引用道德经中的话,“道可道、非常道”,常道为最高自然规律,我们难以触及,但我们的智慧会让我们无限接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中国的成就不一定要世界看懂,但是中国能看懂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