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遇见最好的自己(大学那些年读书)

之前看到有人问:我们读过的大部分书都会忘为什么还要读书?

有一个回答很有意思,大概是说,我们小时候吃过各种各样的食物,大多数也都排泄了出去,但剩下的东西,长成了现在的我们。

而对我来说,读书最大的意义就是在别人的世界里寻找自己。

在大学里遇见最好的自己(大学那些年读书)(1)

高中时的一本《万水千山走遍》让我把市面上有的三毛的所有作品全买了。对这个风一样的女子我既羡慕又心疼,浪迹于滚滚红尘而不忘初心,经历过彻夜痛哭而愈发慈悲。

起初看王小波其实是为了看小黄文,但是看到最后忘了性,我感受到的是孤独,是热情,是希望,但绝不仅仅是性。这两年重读小波让我对性也有了更健康的认识。

每次重读鲁迅都有新的收获,文字简单,内容犀利。他的思想真是超前很多年,书中的很多人物不管你喜不喜欢却换了个现代的皮囊依然活跃在我们周围,经常有那么一瞬间,我不得不感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变形记》的开头差点让我以为卡夫卡是个童话作家,看到最后才发现他其实是荒诞现实讽刺的风格。如果我们不能够像父母期待的那样生活,会不会常常感到自己是家庭的累赘?就像我现在一样。

那句“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说应该就是“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包括他的其他作品,毛姆总是简练地一语点醒梦中人。

在大学里遇见最好的自己(大学那些年读书)(2)

由《解忧》接触东野圭吾,却因《嫌疑犯X的献身》入坑。单论悬疑推理的缜密逻辑,我更喜欢阿加莎,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更侧重于洞察人性,一个嫌疑人的动机就是“莫名其妙我就是不喜欢他,对他有难以言说的恶意。”

以前不懂张爱玲,读不懂红玫瑰白玫瑰,最近确实从文章中感受到了一些东西。比如《金锁记》,有多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到现在还是专制、一把抓?

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妥妥的把我调戏了一把,文章开头的一个读者的心理描写代入感特别强,导致我不停的笑喷:他真的不是在写我本人吗?原来文章还可以这样写。

曹文轩的文字如《草房子》、《野风车》让我发现乡土文学除了路遥、陈忠实一类的粗犷豪迈接地气的风格,也可以很纯美、清新、治愈系,脑海中想的都是小学时课本上插图那样的纯美画面。

在大学里遇见最好的自己(大学那些年读书)(3)

就是汪曾祺写的高邮鸭蛋让我一度做梦都想吃双黄鸭蛋,然而那时候好像还没有网购,千万别在晚上看他的美食类文字,否则一顿夜宵肯定是跑不了了。论吃货,就服他!原来吃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呢!

经常有人在我看这些“杂书”的时候问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看一整本书,直接翻到前言看看故事梗概和主旨不是更有效率?

我想了想,对于我个人而言,不去真听真看真感受,我可能并不能理解或接受提炼出来的道理和推论,最后只能是听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况且一本书有千千万万个字,保不齐哪一句就是能够让当下的我产生强烈共鸣的那句,这共鸣是作者肯定我的一种方式,让我更有信心去发掘真正的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大学里遇见最好的自己(大学那些年读书)(4)

亲爱的读者,感谢阅读,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