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虫腈有没有毒(事件的罪魁祸首)

氟虫腈有没有毒(事件的罪魁祸首)(1)

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毒鸡蛋”丑闻的罪魁祸首:氟虫腈的前世今生。

氟虫腈

英文通用名称 Fipronil,商品名锐劲特(Regent),化学名称(RS)-5-氨基-(2.6-二氯-4a-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吡唑-3-腈基吡唑。

氟虫腈的前世:

氟虫腈由法国的罗纳普朗克农化公司1987 年开发研制,属于苯基吡唑类杀虫剂,作用于α-氨基丁酸受体(GABA),从而起到阻断由GABA控制的神经膜氯离子通道的作用,对多种经济害虫具有防治作用。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水稻、烟草、棉花、蓄牧业、公共卫生、贮存用品及地面建筑中各类别的作物害虫及卫生害虫。作为一类比较创新且性能好的的灭虫农药,氟虫腈曾在全国范围内乃至国际上被大量利用。

氟虫腈的今生:

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对于生态环境存在潜伏的不安全性,具有慢性神经毒性作用,被定为 C 类致癌物质。人若大剂量食用可致肝功能、肾功能和甲状腺功能损伤,它被世卫组织列为“对人类有中度毒性”的化学品,我国已于2009年10月1日起禁用。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已对食品中氟虫腈残留进行监控。

氟虫腈为何由“辉煌”走向“落寞”

氟虫腈及其类似物是一类具有广谱杀虫效果的农药,对昆虫具有胃毒作用,毒性较低,但过量的残留会对人畜或其他生物产生不良影响。氟虫腈对水生动物、家蚕、蜜蜂等都具有较强的毒性,甚至说得上是赶尽杀绝。举例,蜜蜂不单单是提供蜂蜜和蜂皇浆,更能帮助许多农作物繁衍生殖,如果没有蜜蜂,很多植物将会绝种。为什么?因为蜜蜂是传播花粉的,很多植物繁殖后代是靠花粉与卵子结合的。如果一只蜜蜂(就一只)采了含有氟虫腈的花粉,并带回蜂巢被其他蜜蜂食用,会导致整个蜜蜂家庭全军覆没,所以氟虫腈的杀伤力可见一斑。氟虫腈能够过量刺激啮齿类动物的甲状腺激素分泌,有可能形成甲状腺癌;对人体的神经、消化和循环系统等都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此外,氟虫腈在外界环境中能够代谢生成毒性更高的氟虫腈砜和氟虫腈亚砜等化合物。另一方面,2008年很多地方出现氟虫腈抗性,氟虫腈效果没有以前那么优秀,这也是最终决定淘汰氟虫腈的原因。

氟虫腈是怎么进入鸡蛋的呢?

根据欧洲法规,氟虫腈不能用于鸡或鸡蛋,那么毒鸡蛋中的氟虫腈哪儿来的呢?

经调查发现,欧洲的“毒鸡蛋”主要来自荷兰的100多家养殖场,其原因是为这些养殖场提供杀虫服务的一家名为“鸡之友”的专业公司在服务期间使用了含氟虫腈的杀虫剂。而“鸡之友”公司表示自己也很无辜,他们所用的产品是从比利时一家供应商处购买的,他们也不知道里面竟然含有违禁成分。比利时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确认该国两家生产商为了增强药效,在杀虫剂产品中添加了氟虫腈成分。

氟虫腈的来源总算是真相大白,这也说明食品安全真不是一家企业的事儿,而是涉及上游下游许多企业的长链条,需要大家共同遵纪守法,才能保证消费者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欧洲此次的毒鸡蛋事件也充分说明,食品安全不分国界,每个国家都得常抓不懈。(通讯员 曹若明 曹小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