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杂话(风土识小方言读)

方言杂话(风土识小方言读)(1)

滨港商业中心的修缮保护街区——今潮8弄 图片来自网络

记得小时候上学时,有个新学期开学,班上来了一个是个年纪比我们稍长的“留级生”,老师特地嘱咐:我们班来了一个新同学,大家好好相处,他的名字叫“姜善宇”,没等老师说完,引起一阵哄笑,有调皮的同学说:“好,僵山芋”,那个同学怯生生地看着大家,也很无奈。我为该同学还抱过不平,但是,有什么办法?这个绰号还是留下了。这位善宇同学后来怎样,几十年也没有联系过,不知他后来的人生境遇如何,很是想念。

那件事情给了我一个认知,就是起名字要再三斟酌,不得马虎。因为中国人讲究谐音,这种修辞方法在社会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不独是新生儿起名,同样对于小区、构筑物的命名都马虎不得。一是它受到字义的限制,即用谐音字时必须用一些带有美好意义的文字;二是要避免带有不吉谐音的文字搭配;当然还有第三,就是名字起好后要用普通话读一遍,更要用当地方言来读一遍,看看是否会产生歧义,我杜撰了一个词,叫起名的“方言读”原则,不知是否成立?向大家请教。

最近听说沪上虹口建设了一个“城市会客厅”——“今潮8弄”,对于上海出现任何“新地标”,我们都乐见其成,人民城市人民建嘛,从新闻报道里得知,“今潮8弄”坐落在四川北路和海宁路交界处,是“虹口区滨港商业中心的修缮保护街区”,面积1.5万平方米,包括8条里弄、60幢石库门房子和多幢优秀百年历史建筑,其中,既有百年精致豪宅“颍川寄庐”,也有见证历史变迁的石库门弄堂社区“公益坊”,融汇中西的“扆虹园”等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规模与气派很不小哩,很是让我等平头百姓喜出望外。

值得商榷的是“今潮8弄”这个名字本身,原谅我的浅陋,这个名字还是经不起“方言读”原则的考量,倘若用上海话来读,就是“今朝勿弄”“今朝白弄”,味道就很不同了,尊贵的主事者是不是在起名时,是否也能从“方言读”的角度读一读呢?试想一下,城市会客厅建得即使再富丽堂皇,这个有碍方言起意的名字,恐怕会影响市民群众前来观赏、购物或者谈事情的热情。

起名的谐音问题,不仅考虑文字的音韵学,考虑普通话的读音,还要考虑本地市民群众方言的读音,即尽可能不要产生歧义。过去广东生意场上的人在安排宴席时,往往上一道“发菜”,寓意“越吃越发”。不少商店的名称为“金利来”,以图生意兴隆、财源滚滚。许多酒家把“发菜炖猪蹄”叫做“发财到手”;上海人的起名也很重视谐音,1932年,南浔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Paramount Hall,并以谐音取名“百乐门”,名字起得很响亮,象征“百年欢乐”之“门”,也开启了一个精彩的时代,这里也成为海派文化的窗口之一,它刮起了一阵时尚摩登的香风,无数人透过它看见了别样的生活方式。

对一幢幢构筑物,抑或一个社区,起名应该很慎重,它的名字,作为一个文化印记,不仅刻在社区的门楣上,何尝不是同时镌刻在人们的心里,一旦铸就,传播开来,传之后世,影响很大的,因此起个什么名字?应该是细细费思量的。最好还是从本地的土地记忆与历史记忆中去寻觅更合适的辞藻。

谐音是存在于各种语言中的共同现象,但在汉语中尤为突出。它存在于汉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汉民族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谐音大量存在于民俗的衣食住行、节日、礼仪和婚丧嫁娶等诸多方面,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趋吉避害的民族心理,深深地烙上了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化印记,不可不察,也不能忽视了“方言读”。  

2022年9月7日 于沪上“凝风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