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与明心见性(传习录精读怎样理解)

怎样理解“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致良知与明心见性?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致良知与明心见性(传习录精读怎样理解)

致良知与明心见性

怎样理解“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

网络转载 源自 孔门之学 2019-06-02

(1)问:如何解释“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答:“无价之宝”,与“价值连城”同义,某个宝贝用价值无法来衡量,而不是没有价值的宝贝。“心外无物”,也是如此。

从本体论上考察“心外无物”,即孟子所言“万物皆备于我”,所以,“心外无物”,重心不是落在“物”上,而是落在“心”上,只是为了形容此心广大无边,知周乎万物。简单表达就是:此心充塞于天地之间,涵摄万有,无一物在心外。

徐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3条)须注意,“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是从功夫论角度说的,论如何做心性功夫,近代以来,“心外无物”被贴上唯心主义的标签而加以批判,曲解了阳明先生的意思。他们自小其心,以为“心”只是在腔子里,心物对举,相互隔绝,在这个前提下解读心外无物”。

日孚问:“先儒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如何?”先生曰:“夫我则不暇。公且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传习录》117条)其中,“夫我则不暇”,出自《论语》,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出自《中庸》22章。

所谓“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决不是“是内而非外”,不是要隔绝事物而悬空在自家心体上做工夫。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前面加一句“万物皆备于我矣”,那么做“自反”工夫,看似由外向内,其实是内外通透。

(2)问:怎样理解“知行合一”,“致良知”?

答:读阳明心学,没有捷径,不能偷懒。别人也不可能把现成的答案告诉你,就是告诉你,只是干瘪的名词与抽象的概念,没多大意义,关键是自己去读《传习录》原文以及儒家经典。此外,心学更不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几个命题。

如《传习录》第5条,说到“知行的本体”,这是领受“知行合一”的关键。

《传习录》中卷:“夫道必体而后见,非已见道而后加体道之功也”,好像是驳斥先知后行,而主张“先行后知”,其实是论知行合一。《传习录》65条 也是,自己查阅原文。

孔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阳明先生曰:“孔子无不知而作,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此是圣学真血脉路”。(《传习录》258条) 孔子无不知而作,此是孔子知行合一功夫。

如《传习录》第26条:“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既然说合一,但对于知行,须分“主意”与“功夫”,以及“始“ 与 “成”,不如此,“合一”就沦为一场戏说。

孟子曰:“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公孙丑》)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这也是在论知行合一。

对于“致良知”,首先须体会《大学》“致知”,以及孟子论“良知”。孟子首倡“良知”,阳明先生为什么要加上一个“致”?《大学》曰:“致知在格物”,阳明先生为何增补一个“良”?这些问题都要自己琢磨。

(3)问:你支持知行合一,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孙中山为什么要倡导“知难行易说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所以不惮其烦,连篇累牍以求发明行易知难之理者,盖以此为救中国必由之道也。”

答:孙中山以革命导师自居,鼓吹”知难行易”,就是要突出自己的革命领袖地位,他说:“不独知者不必自行,行者不必自知”,更假。孙中山早年领导同盟会发动反清革命,他只在外面募款,让国内的革命者上战场当炮灰,被讥讽为革命的投机者。后来,汪精卫不能忍受外人的批判,通过刺杀满清摄政王来为孙中山辨诬洗白。蒋介石以孙总理的信徒自居,后来也鼓吹“知难行易”。

阳明先生所言“知行合一”,不能从“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或“实践出真知”这样的角度来领会。此“知",乃良知或德性之知。

注意孔子这句话:“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没有“不知而作”,这就是在说“知行合一”,既然下文孔子判定“多见而识之”为“知之次”,那么,更高层次的“知”,就是德性之知(知而作)。

“知行合一”,“行”与“知”合一,就不是行为、行事,《大学》点出“自谦”,孟子论浩然之气,开示“自慊于心”,这个“行”从良知本体开显出来,“行”即是“道”,入于精微,即是《中庸》所谓“率性之谓道”。

《传习录》5条数次点出“知行的本体”,这是领会“知行合一”立言宗旨的关键,知、行真正合一,“知”即是“性”;“行”即是“道”。

今天的人们,望文生义,《传习录》原文不去读,以讹传讹,浮光掠影,走马观花,阳明心学热,是一个巨大的泡沫。

(4)问:王阳明致良知的“知”,和格物致知的“知”是一回事么?

答:“致知”与“知至”,这两个“知”是一对,但义理稍有区别。下文说“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知至”,即是“知本”。

又如何理解“知本”?孟子云“尽心知性”,《中庸》曰“生而知之”,“生”通“性”,“知性”便是“生而知之”。那么,“知本”或“知至”即是复得良知本体。

“致知”是做功夫,“知至”则是全得本体,好像有个先后次第。其实,是以“知至”为本,来做“致知”功夫(在后的,反而在先)。犹如“在明明德”,连用两个“明”,是要指明,前一个“明”如何用功夫。

既然是以“知至”为本,来做“致知”功夫,这不就是“致良知”吗?“致知”如果不是“致良知”,“知”就是从外面袭取而来,后果很严重:只能做到博学,不能成就德性。孔子说自己非多学而识,而是一以贯之,致良知必须是“一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