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可以自己好吗(慢性阑尾炎你别不在意)

慢性阑尾炎可以自己好吗(慢性阑尾炎你别不在意)(1)

55岁的王女士年轻的时候得过阑尾炎,最近几年吃完饭总要坐一会儿才敢动,因为如果不在意,吃完饭马上洗碗就会出现右下腹部疼痛,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也不严重,但是很别扭,有时还会便秘。最近越来越重,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她的阑尾已经成了一个大疙瘩。四中心医院专家告诉记者,慢性阑尾炎是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多数慢性阑尾炎患者的阑尾腔内有粪石,或阑尾粘连扭曲,使管腔变形、狭窄,劳累、剧烈活动、腹部着凉或饮食不节均可诱发急性发作。其反复发作的腹部疼痛和慢性病程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慢性阑尾炎大多数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数也可开始即呈慢性过程。急性阑尾炎经非手术治疗可使急性炎症消退,日后约有75%的病人还会复发,随着急性发作次数的增加,局部粘连逐渐加重,手术难度增大。慢性阑尾炎表现为经常性右下腹部疼痛,也可能症状不重或不典型。有的病人仅有右下腹部隐痛或不适,有的病人有反复多次的急性发作病史。因此慢性阑尾炎诊断明确后需手术切除阑尾,并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慢性阑尾炎的危害

一、如果发现是得了急性阑尾炎未能及早治疗,发生阑尾穿孔、化脓,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等严重合并症,死亡率较高,侥幸存活者因肠道粘连经常发生肠梗阻,阑尾炎病人会十分痛苦。

二、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逐渐发生的上腹部周围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急性阑尾炎有1%以下的死亡率,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后的死亡率为5~10%,这也是慢性阑尾炎并发症比较严重的一种。

三、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所以手术后不能吃喝。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腹部手术后阑尾炎病人咳嗽是一件痛苦的事。术后肠管不活动,手术创伤处容易粘连。所以要鼓励阑尾炎病人多活动。一方面预防肠粘连,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胃肠活动的恢复。

有阑尾炎未生育者 手术要选生育前

尚未生育的慢性阑尾炎女性患者。妊娠期随子宫的逐渐增大,盲肠和阑尾受到挤压,加之体力消耗增大、饮食量增加、消化道负担重,更易诱发慢性阑尾炎的急性发作,因此妊娠期急性阑尾炎较为常见。因盲肠和阑尾被增大的子宫推挤,向右上腹部移位,压痛部位也随之抬高,大网膜难以包裹炎症阑尾,腹膜炎不易被局限而易在腹腔内扩散。这些因素给妊娠期的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增添了困难。炎症发展易致流产或早产,威胁母子生命安全。治疗时以阑尾切除术为主,术后需使用广谱抗生素,这些都对胎儿造成潜在的风险,并增加了孕妇和家庭的心理负担。因此慢性阑尾炎女性患者建议生育前择期行阑尾切除术,解除后顾之忧。

手术方式按需选

阑尾切除术可通过传统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完成,二者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更具有其独特的优势。(1)创伤小,疼痛轻,睡眠姿势不受限、可以随意翻身,大大减轻了患者术后的各种不适。手术当日即可下床活动,情况允许次日可以进食,三至五天出院,一至二周即可恢复工作,大大减轻了陪伴护理的强度。(2)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尤其适用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腹腔镜手术视野开阔,可以方便、清晰地探查腹腔、盆腔的病变,在切除阑尾的同时可以发现并治疗其他隐匿性疾病,防止漏诊和误诊的发生。(3)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传统的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率约10%,需长期换药治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大大减轻了对切口的污染,使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尤其适合肥胖及糖尿病病人。由于单纯腹壁戳孔避免了腹壁肌肉、血管和相应神经的损伤,术后不会出现腹壁薄弱和腹壁切口疝,不会因为腹壁肌肉瘢痕化影响运动功能,也不会因为腹壁神经受损引起局部麻木、疼痛等感觉。(4)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低。阑尾切除术后肠管与肠管之间以及肠管与腹壁之间大都存在着明显的粘连,严重者继发粘连性肠梗阻对患者造成长期的影响。腹腔镜手术对腹腔内脏器扰乱小,出血少,能够完全吸干净因阑尾炎所产生的腹腔里的脓液,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早进食,这些都减少了术后肠粘连的发生。(5)腹腔镜手术切口比传统手术小,切口愈合后基本不留瘢痕,对于瘢痕体质病人更为适用,符合美容的需要。但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费用稍高。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在潘立峰主任的带领下,以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先后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数百例,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获得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和一致好评。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开展各项微创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其中腹腔镜疝修补术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腹腔镜疝修补术适应症比较广泛:腹股沟直疝、斜疝、双侧疝和复发疝。特别适合于糖尿病、前列腺增生、便秘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腹腔镜疝修补术优点很多:(1)利用腹腔镜器械进行腹膜前间隙分离更为方便,补片更容易展平,可放置更大的补片;(2)术后疼痛轻,切口微小美观;(3)治疗双侧疝与复发疝有一定优势;(4)术中可探查并治疗对侧隐匿疝。新报记者 邱琳荃 通讯员 史秀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