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民生问题(怎么谈民生问题)

--《留学美国报告》书评之五

好多微信群里都有群主对聊天话题范围的要求:不谈政治。一般情况下,群友们也都理解群主为了群里和谐和长治久安的良苦用心,因为确实有不少群,因所谓的不同政治观点出现争吵乃至互相谩骂,结果弄得友谊小船说翻就翻,甚至连人带船一起沉到海底。但其实,这类群里这种对立乃至冲突的起因,并没有什么对国家大政方针问题的不同看法,而往往是是些自己的商品消费偏好或孩子留学毕业后去留之类问题。如果不是为逞口舌之快而互相进行上纲上线的攻击的话,这些类的话题也不会上升为所谓的政治话题,而纯属鸡毛蒜皮的民生问题。我还没发现那个群里有不谈民生问题的要求,因为民生是古今中外的百姓不能不谈的话题,《留学美国报告》一书中介绍的美国社会从社区居民和两党政客议论民生和政治问题的不同,尽管读来有民生问题和政治问题的边界不甚清晰的困难,但我感觉对解决我们的群里和谐还是有一点启发的。

作者关注美国人谈论民生或政治问题的起点,不是上层建筑的媒体和大选活动,而是从他所在小城的社区居民座谈会开始,以前还真不知道美国有这样的基层议事会议。作者发现并多次旁听这样的会议甚至参与了讨论。看书中的描述,这种会议参与者几十人,就一个或几个当下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就事论事的交流,之后也不形成什么共识和决议,目的就是知道大家的看法而已。议论的问题有的民生性质特别突出,例如“如何与子女划清界限问题”,其实就是经济方面问题。有位母亲说,她认为女儿18岁后就该经济自立,即便女儿为打工挣钱而辍学她也为女儿自豪;但另一位母亲则认为孩子上大学的学费她还是愿意给的,孙辈的学费她是不会给的。这样的问题大家只是说说,并不追究谁是谁非。这样的会议都是议论与自己相关的具体民生问题,这和我们的微信群聊天很相似。但议论稍微一深入,民生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就不清晰了。作者在书中罗列了如个人隐私权、男女平等、堕胎法案、教育改革、枪支管理、进化论与宗教、种族歧视、同性恋平等婚姻和环境保护等等常谈常新的话题。社区居民议论的这些话题,经常会引来媒体的注意,大众传媒会将其中焦点问题交给专家们放大,从而形成社会舆论,进而成为政客们竞选时争取选票的演讲主题。这时基层民众的民生问题就变为政客们竞争的政治问题,而不再像基层讨论时那样,大家都是通过讨论了解各方的立场而已了。

作者还思考了这种社区居民议事并不导致我们的微信群那样的冲突的原因,其中一点就是大家都注意语言的文明,在涉及敏感问题时,都努力使用各种观点方面都能接受的概念,谁都不刺激对方。这一习惯影响到媒体乃至两党的论战时,可以说已发展出一门“政治修辞学”。例如:“全民医保问题,在民主党的描述中变成大保险公司贿赂共和党议员,用金钱控制政治的问题;枪支管理问题,在共和党的描述中变成“公民自由”和“尊重宪法”的问题。再比如,堕胎问题在民主党口中是女性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问题,在共和党的口中是关于‘宗教自由’的问题;种族问题在民主党口中是关乎‘人权’问题,在共和党口中则是‘民主党利用民族问题分裂国家的险恶用心’和‘无端诋毁可爱的人民的警察’的问题。”但作者并不认为两党的运用的政治修辞是反映社区居民的民意。而是“一旦真正进入到政治科学领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就会发现所有的这些“修辞”几乎都不是问题的实质,只不过是问题的冰山一角。比如保守派学者Russell Kirk提出保守派的十个原则当中,讲到保守派认为虽然进步是必然的,但是习俗、传统和延续性对于社会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于堕胎、同性恋、宗教自由以及枪支管理等问题,保守派精英并不是反对新的观念或者改变,只是更加谨慎,反对把新的观念或者对现实的适应看成是“正确”的,以此为指导进行激进的社会变革。这听上去是再合理不过的,现实当中的共和党(以保守派为核心价值的党派)并不是按照这个方式来描述他们的立场,转而用不同的“修辞”来扭曲或者片面概括政治议题。”而大选结果则是两党谁能更好玩儿好这个“政治游戏”,两党的党众在选举时都是有立场而无是非的,远不如社区居民议事时那样只有搞好民生的非政治动机了。

由此看来,居民就是论事谈民生,政客高来高去谈政治,这似乎也是一个社会的分工。如果居民都把民生问题上纲上线地进行争论,不但不可能从政治上解决民生问题,还会影响社会基层的和谐;但政客们如果不顾基层民生民意,只追求从政治修辞的层面追求政治利益,那这样的政治也就成为无源之水。如果说人类是一个大共同体的话,那每个国家就是一个小共同体。共同体面对的就是一个共同的问题。所谓政治,可能就是宏观的民生问题,民生和政治其实就是这个共同问题的不同层次的人的思考和表述,因为社会分工是上下有序。《留学美国报告》中的相关论述,应当令读者思考一下这个如何有序问题。政治是如果玩儿微信的朋友能认同这个道理,就不用群主制定谈不谈政治的群规,也不会为而此出现互相攻击,大家都就事论事谈民生,聊天都会变得轻松有趣。

如何对待民生问题(怎么谈民生问题)(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