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滩采挖莲藕(甘肃青城黄河岸边)

新华社兰州9月25日电(记者任延昕 多蕾)“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古诗中描绘的江南水乡美景,如今在西北内陆甘肃的小镇青城徐徐展开。

黄河滩采挖莲藕(甘肃青城黄河岸边)(1)

挖藕人张兴成正在藕田里挖藕。新华社记者多蕾摄

在青城镇建亭村的一处藕田里,53岁的挖藕人张兴成正在阳光下忙碌着。他一边用水泵冲开淤泥,一边在莲梗下手脚并用找寻着莲藕,挖出的莲藕就会递给紧跟在他身后的妻子李爱芝,妻子再将莲藕洗净装好。两人配合默契。

在青城,每年九月初到十月底,以及来年春天的四月初到五月底是莲藕采收时节,也是张兴成夫妻俩最忙碌的时候。

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的青城镇毗邻黄河,水资源丰富。而这里的部分土地因黄河水位上涨,导致盐碱化程度高,普通农作物种植收益低,村民们便在盐碱地上挖鱼塘养鱼。时间长了鱼塘淤泥堆积,当地政府和农民便将目光对准了莲藕。

黄河滩采挖莲藕(甘肃青城黄河岸边)(2)

秋日的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荷塘一角。新华社记者多蕾摄

20世纪80年代,村民们从江浙地区引进了食用莲藕,并在当地试种成功。慢慢地,莲藕种植在当地得以推广,目前全镇莲藕种植面积已达近千亩。

莲藕种植成功,但养鱼的老本行大家也不愿放弃。于是村民们又效仿“稻鱼共生”,想到了藕池养鱼的法子。

“鱼可以为莲藕提供天然肥料,增加池水含氧量,藕田里的微生物、杂草、昆虫等又能为鱼提供食物。”兰州市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明盩说,这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循环系统,节省成本的同时实现了藕鱼双收。

多年来,张明盩带领农技团队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支持。他欣喜地看到,村民们的种养殖水平越来越高,绿色发展理念也愈加深入人心。

黄河滩采挖莲藕(甘肃青城黄河岸边)(3)

张远斯在藕田边展示刚采挖出的莲藕。新华社记者多蕾摄

莲藕为青城人带来了新希望,欣欣向荣的乡村景象也吸引了“90后”新农人回到故乡。今年25岁的张远斯去年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他流转了150亩土地建起养殖场,用来种藕、养鱼。他说:“小时候,父亲在藕田里忙碌,我就在一旁的泥潭里打滚,那是我最开心的童年记忆。”

凭借着水产养殖的专业学习背景,张远斯与农技专家合作进行鱼种改良培育,并成了“藕鱼共生”模式的实践者。“每亩藕田产藕约2000斤,按照今年的价格收入在6000多元。藕田里养的鱼大概能有200斤,不仅不用投喂饲料,还比普通池塘里养的鱼售价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