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有多远(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

文|龙溪

来源|商业传奇

在中国,有这么一家上市公司,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前后三任“老板”——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曾无限风光,遭遇却都很悲惨。每一次换老板,都在国内引起极大的震动,而且成为中国商业史上标杆性事件。

这家公司叫郑百文,如今叫国美通讯,曾经叫三联商社。

目前国美通讯已经被“披星戴帽”,今年以来已经三次发布退市警示的公告,如今的老板是前中国首富、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已经在狱中度过了12年,将于明年2月份出狱。

1、郑百文“神话”

稍年轻的人,可能很少听说过郑百文的名字了。但在上世纪90年代,郑百文的名字在中国零售界可以说如雷贯耳。

名气来自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创造了中国商业界的“奇迹”,曾被誉为中国“国企改革一面红旗”;另一个极端是创造了造假的奇迹,甚至甚于与当年的蓝田股份、琼民源,被称为“世界上最烂的垃圾股”。而且,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只经历了短短的三四年时间。

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有多远(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1)

郑百文的全称叫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只是一个郑州国有百货文化用品批发站。

改革开放后,郑百文迅速“崛起”——注意,无论是这里的“崛起”还是前面的“奇迹”,我们都让它带上引号。仅在1986到1996年的10年时间里,郑百文的营业收入就增长了45倍,1996年达到41亿元人民币。这可是当年的41亿元,应该能进入中国企业百强。

正是在这一年的4月,郑百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河南省郑州市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上市后,郑百文继续“突飞猛进”,2017年营业收入达70多亿元,营收入来、收益率等经济指标,在沪市和深市的所有商业性公司里排名第一,成为上市公司百强。

一时间,郑百文成为全国企业学习的典型,很多地方的政府、企业人员都来取经。其公司主要负责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可以说,在国内红极一时。

然而,仅2年多后,1998年,中报还披露每股收益为0.075元的郑百文,全年每股亏损2.54元,上一年每股还盈利4毛多钱。当年很多分公司因难以维继而先后关门。1999年,公司又亏损9.8亿元,创下了当时的A股亏损之最。

当时还不流行“黑天鹅”的说法,现在看来,郑百文才是一只可怕的“黑天鹅”。

1999年,郑百文继续大幅亏损,每股净资产达-6.58元。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000年10月,新华社刊发4000字长文《假典型巨额亏空的背后——郑百文跌落发出的警示》,痛批郑百文,一度引起了最高层的重视,作出批示。

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有多远(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2)

后来人们才知道,当年所谓的“奇迹”是怎么回事。

这篇报道说,当时郑百文上市时就不具备资格,为了上市,做起了假账,让公司从亏损变成“赢利”。一种常用的方法是,让厂家以欠郑百文返利的形式向郑百文打欠条,然后计入郑百文的应收账款,使公司变成“赢利”。

同时,在上市前后,仅从1996年开始,根本没有进行可行性论证,就投入上亿元,在全国建起40多个分公司。为了把数字迅速做大,公司规定,只要完成1亿元销售额,就可以享受集团副总的待遇,拿公款给自己买车。最后有18亿元不知去向。

差一点,郑百文成为中国第一家破产的上市公司。但在最高层已经发话必须退市的情况下,戏剧性的变化出现了——急于上市的三联集团,宣布入主郑百文,借壳上市。那是后话。当时“壳”是一种重要资源,一度借壳上市十分流行。

而郑百文一些相关负责人的结局,没有因此而有转机。

当时整个公司共有27名人被作为犯罪嫌疑人,后来董事长李福乾、卢一德、都群福等人获刑,其中李福乾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总经理卢一德、财务处主任都群分别被判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无论是企业人,还是个人,他们都没有好的结局。

2、三联接盘

三联接盘郑百文引起的震动,一点儿不比郑百文的“黑天鹅”事件小,曾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资本界和中国法律界引起巨大争议。

三联集团是山东的一家企业,于1985年由当时的社科院研究员张继升创办,以家电零售起家,一度让国美、苏宁等不能企及,在济南甚至整个山东,“买家电,到三联”的广告语几乎可以说耳熟能详。到2000年时,已经是山东乃至全国的明星企业。

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有多远(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3)

本来郑百文事件就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关注,此时三联宣布重组,整个重组事件,马上成为全国的焦点。如今股票连续亏损,会被“披星戴帽”,即股票简称以ST或*ST开头,为特别处理和退市预警之意,当时还有PT,就是退市警示。郑百文就被“PT”了。

其实,引起极大关注,还与三联提出的重组方式有关。

重组方案中有一条是,所有股东将所持有的郑百文股票中的一半,无偿“赠予”给三联。简单地说,就是原来自己有100股,把50股送给了三联,自己原来的100股变成了50股。而且,还采取“默示”的方式,就是说你不主动提出反对,就等于承认了把一半的股票送给三联,系统直接操作。

三联的逻辑是,公司的净资产已为负值,从这个意义上说郑百文有股票早就是一张废纸。如果三联不能重组成功,郑百文将破产退市,由于资产已经是负值,所有股东将一分钱拿不到。

当时张继升有一种很形象说法是,“我是用一块劳力士,换你一块电子表”。

可是,不排除有人就是想要自己的电子表,不愿意要你的劳力士。

这在国内引起极大的反响,甚至在中国的法律界也引起极大的争议。有人认为,郑百文股票是股民通过交易合法拿到的,属于私有财产,股民有权力决定如何处置,不能强行要求赠送给三联;而也有人认为,“默示”是突破“法律空白”,利于推进重组,对各方都是一件有利的事情,包括小股东。

一度,中国法律界的泰斗级人物、物权法专家江平也出面解读,他肯定了三联集团的做法。

还真有股民表示不同意,最终一家小公司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执行股东大会通过的“赠送”方案,强制他们将股票“赠送”给三联。

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有多远(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4)

2002年,三联完成了对郑百文的重组,不久后恢复上市,改名为三联商社。

这让三联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家电零售企业,国美和苏宁分别在香港和A股市的上市,是之后的事了。

重组完成后,三联集团又创下了一个纪录,年仅28岁的少帅崔葆瑾任三联商社总经理,成为A股上市公司中史上最年轻的总经理。

需要交待的是,此时,以家电零售起家的三联集团,已经不仅仅只有家电零售一个产业,还有进入了房地产、旅游等多个行业,这些产业当时备受推崇,而日后成为三联集团大厦倾塌的一大原因。总之,这之前后的三联集团,是中国最耀眼的明星企业之一。

张继升被称为儒商,创办三联之前是社科院的研究员,还是山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平时写诗,出口成章。他有一句经典之语是“领先半步”,他们确实在很多事上在中国领先,创造了很多中国第一,比如建成了中国第一条信息高速公路——百灵,三联自己铺设光缆,接入宽带,后卖给电信;他们的百灵网比新浪的上线时间还早;他们开设了中国第一家家电网店——SHOP365,那时候还没有阿里和淘宝,也没有京东,更没有拼多多;阳光舜城曾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第一大盘,开盘时成龙到场剪彩,并成为代言人。等等。

日后,互联网和房地产行业,成就了丁磊、马云、许家印、王健林等多位中国首富,而三联集团和张继升却受累于这些行业,不得不让人唏嘘。但张继升的眼光始终被人称道。

2000年后,当时的小弟苏宁和国美迅速崛起,在全国疯狂开店,而三联家电则选择固守济南和山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当时无暇或者不再愿意顾及家电零售行业,甚至还把很多家电零售的资金抽调用于旅游和房地产行业。

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有多远(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5)

2004年,黄光裕第一次成为中国首富,此时的三联已经露出败相。

2008年,三联商社的股票被拍卖,原因就是三联集团将其所持的三联商社股票抵押从银行贷款后,到期无法偿还。

正是在拍卖中,黄光裕的国美通过多次竞拍,成为三联商社的第一大股东。

这场拍卖,也是当时国内商界的一出大戏,多次出现戏剧性的场面。比如三联认为其中有阴谋,从分析看其中确实在时间上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巧合”;三联自己曾高价竞拍成功,但由于无力付款,只能放弃导致流拍;也曾有一家不知名公司随后竞拍成功,同样因为没有付款而流拍;国美是通过一家名为龙脊岛的公司出面竞拍的,竞拍成功后,媒体开始疯狂找“谁是龙脊岛”,后来国美才承认其为自己所控制的公司。等等。

失去对三联商社的控股权后,三联集团更是迅速坍塌。随后著名的彩石山庄事件,也在山东引起极大而且相当广泛的反响。

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有多远(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6)

张继升曾大病一场。

不久前,已经69岁的张继升曾高调公开出现,由于又是一个拍卖的关键时点,他呼吁停止拍卖,并声称将复出重整三联。拍卖很快被叫停,其他的也归于平静。

对了,这次张断升是坐着轮椅出来与记者见面的。

此时,包括当初A股最年轻总经理崔葆瑾、原三联集团总裁于其华等很多高管,都已经离开了三联集团。

3、黄光裕入狱

就在“抢”到三联商社第一大股东的宝座当年,黄光裕第三次成为中国首富,达到到目前为止人生的最高光时刻。但也是在这一年,他事发入狱。

其入狱的一个导火索,正与三联商社有关。当然,后来的判决显示,他还有多项罪名,共被判14年有期徒刑,经减刑后将于明年2月份出狱。

关于黄光裕,似乎不需要过多介绍了。只简单介绍一下。他原名黄俊烈,广东潮汕人,初中没毕业就跟随胞史黄俊钦北上到内蒙古等地做小生意,1987年在北京开了一家小店,先是卖服装,后来改卖家电,这家小店就是国美的前身。随后黄俊钦将国美交由弟弟黄光裕打理,自己进入房地产行业。国美正是在黄光裕的一手操作下,被打造成中国曾经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黄光裕本人也三次成为中国首富。

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有多远(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7)

命运在2008年开始转变。

黄光裕入狱后,将公司全权委托给国美之前收购的永乐电器的创始人陈晓,之前随永乐一起进入国美的陈晓就是国美的总裁。黄光裕还为他配置了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办公室和专车,甚至怕陈晓吃不惯北方的饭菜,专门请了厨师,让家人给自己带饭的时候给陈晓也带一份,丝毫没有对待败军之将的意思,甚至在收购的发布会上,一直强调是合作,而不是收购呀兼并。可以说,无论是当初的出价,还是日后的待遇,黄光裕对陈晓相当不错。

陈晓确实让国美避免因灵魂人物入狱而一夜倒塌,但他曝露出有意将黄家驱逐出国美的意图,从而引发了中国商业史上的又一出大戏,同时也在国内引发了关于职业经理人的巨大讨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当年的新闻看看。

后来,同时入狱的黄光裕之妻杜鹃假释,提前出狱,稳定了军心,让黄家保住了在国美的控制地位。黄光裕入狱的10多年里,国美也一直由杜鹃主持大局。一句“等你回来,还你一个更好的国美”,曾在网上广为流传,不知是否真为杜鹃所说。

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有多远(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8)

随着陈晓事件的落定,陈晓离开国美,一大批陈晓派的高管也同时离开了国美。而另一家国美此前收购的企业——大中——的创始人张大中,则临危加入国美,主持国美的经营管理。

大中电器曾是国内排名前5位的家电零售企业,店面主要在北京和天津,在北京力压国美。有意思的是,大中曾与苏宁签署了合作协议,后国美截胡,以更市口的价格将其收至麾下。拿到大笔现金的张大中,已经过起了退休的生活,后不知为在国美最困难的时候加入。

总之,虽然国美经过了一大劫难,黄光裕也入狱,但国美并没有倒塌,这是中国商业的一大幸事,之前因灵魂人物出事,企业一夜倒塌的例子比比皆是。

不过,此前一直落后于国美的苏宁,2009年实现了反超。

10多年后,苏宁的年营业收入超过了6000亿元,是国美的将近2倍,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排名第三位。因此,很多人认为,如果黄光裕没有入狱,结局可能完全不一样,这也是近年来不断有黄光裕将提前出狱有人“颤抖了”的新闻 ,并在资本市场引起实质性的反应的原因。

另外要提的是,黄光裕胞兄黄俊钦也于2008年同时入狱。他曾收购了济南另一家上市公司金泰。对于这对潮汕兄弟来说,济南可能是一个痛。

而黄光裕在收购三联商社一事上,从表面的商业上看,似乎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当时比较值钱的三联家电商标,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归到国美旗下,双方为此打了多年的官司。结果 是国美只能使用公司名称中“三联商社”的字号,多年后,三联商社的多家门店曾更名为“大中电器”,后又改为“国美电器”。

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有多远(从郑百文到三联张继升)(9)

而上市公司三联商社,也没有给黄光裕带来多少财源,业绩一直相当一般。2017年,经过重组后,三联商社的壳给了国美新收购的浙江德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智能移动终端领域企业。2017年,三联商社更名为国美通讯。

如今,国美通讯已连续2年亏损,被“披星戴帽”,沦落到被迫退市的边缘。

最近,国美的动作不少,先是入驻京东,接着拼多多2亿美元买了国美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国美零售的可转债,有望成为国美的第三大股东。无论是刘强东和京东,还是黄峥和拼多多,都是当年的小弟。2004年黄光裕第一次成为中国首富时,刘强东刚刚在网上卖刻录机,黄峥更是刚拿到硕士学位。

很多人认为,这是黄光裕在自己出狱前的提前布局。

我们当然希望看到当年的在商场纵横捭阖的黄光裕,也希望他能在中断10多年后继续自己的商业传奇。

但不容否认的事实上,他摔了一个大跟斗。这个跟斗和我们一直说的这家上市公司有关。

回头看看,从郑百文到三联,再到如今的国美,这三家公司都曾有过绝大多数中国企业难以企及的辉煌——当然郑百文属于造假辉煌,但也都因为这家公司而有过悲惨的遭遇。

这可能也是中国商业史上极为少见的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