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来了以前大陆在哪播(大陆观众热情缅怀)

康熙来了以前大陆在哪播(大陆观众热情缅怀)(1)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 陈小北 发自北京 自从《康熙来了》即将停播的消息公布之后,节目最近的嘉宾名单就开始变得有点儿劲爆——先是关之琳大谈离婚隐情,然后罗志祥和杨丞琳互爆不为人知的过往,大S的老公汪小菲在节目上被小S袭胸,小S一直以来的“假想敌”林志玲也大方露面,甚至范冰冰和李晨也被拉到台北,由蔡康永和徐熙娣轮番考问恋爱中的的大尺度细节。你甚至可以想象得到《康熙来了》的制作人为了给这个节目留下一个最灿烂的背影,是如何苦口婆心地说服这些明星的——“节目就要停了,来留下最后一点纪念吧。”  12月2日,历时十二年的《康熙来了》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次录影。蔡康永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照片,照片里录影棚关闭了灯光,只留下一扇门后还亮着灯,康、熙两人在熟悉的布景和那扇门前最后一次鞠躬,最后一次谢幕。蔡康永说:“向来是迎接来宾的门,成为我们鞠躬谢幕的地方。”从“小确幸”到“大不幸”  蔡康永和小S在迎接来宾的门前谢幕,似乎可以解读出更深的寓意——《康熙来了》十二年,不断有年轻人从这扇门后走出来,崭露头角、成为明星。“康熙”选择在这里谢幕,因为这里是一代代年轻艺人的起点,也是一辈老艺人的终点,十数年来,台湾娱乐圈曾欣欣向荣、薪火相传。  但那些荣光已成过往。  《康熙来了》的最后一期没有邀请嘉宾,只有蔡康永、小S和陈汉典三个人聊了聊天,聊了聊关于过去的十二年。曾经有网友设计过这样的结局:最后一集应该就是只有蔡康永、小S和陈汉典三个人。康、熙两人一边对谈,舞台布景就一边渐渐被汉典拆掉。接着汉典也走了,接着keyboard老师也走了,音效一下消失;特效老师也下班了,特效也变不见。最后演播厅拆得四壁徒然,两个人款款站起来,跟大家道别。  虽然真实的结局没有如此煽情,却也难免让观众感到一丝伤感——最后一期,三人围坐告别,门后不见后来人。《康熙来了》最后一期原本传出要请100个明星同台陪录的方案,却终于没能实行。象征着台湾综艺黄金时代的《康熙来了》尚且做不到如此,真是让人慨叹台湾综艺行业执行力、凝聚力和财力的全面衰败。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开放有线电视经营权限之后,台湾人家中电视机的“老三台”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300多个电视频道,“康熙”制作人詹仁雄对此颇为“崩溃”:“两千多万人要那么多台干吗?了不起十几个电视台就够了。”狭小的市场激烈的竞争,让台湾电视业变成了一片比红海还要残酷的“血海”,制作单位付不起高昂成本,录影棚内一天制作五六集的快餐模式成为主流。最可怕的是台湾娱乐圈甚至还陶醉在这种“高性价比”的生产模式中,认为这符合台湾当下的“小确幸”潮流。  终于,小确幸变成了大不幸。对“微小而确实的幸福”的追求,让台湾娱乐圈渐渐失去了对品质的野心和能力。在大陆选秀节目、真人秀节目动辄千万的制作费用面前,台湾综艺如同雪崩般溃败。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被台湾中天电视台买下,一上映收视率就轻松超过《康熙来了》。在录制现场中天台高层问节目组,录制这样一个节目至少需要三十多个机位吧?节目组只是轻描淡写地回答“四十多个”——对于台湾的大多数电视台来说,这个数字要超过他们全台的摄像机数量。  无论如何,谁也无法否认,《康熙来了》代表着台湾综艺,或者大陆观众青春的黄金十年。它是近十年来连接两岸年轻人文化价值观的桥梁,只是同一个“康熙”,不同的记忆。下一顿饭,我该看什么?  对于大陆观众来说,《康熙来了》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档综艺节目。因其轻松随意不走脑子的特点,它成为年轻人独自吃饭时最好的消遣,甚至在大陆创造了一个新的词汇:配饭视频。  这一代大陆年轻人,从学生时代,到独自离家闯荡江湖,有不少都有《康熙来了》的陪伴,它也渐渐从一个综艺节目,变成每天都会见上一面的朋友,你会和它面对面地吃饭,听它带来的许多八卦和笑话,因为它而了解台湾年轻人的流行趋势,因为它而期待台湾的美景和美食。  于是我们知道“红孩儿”的张克帆曾经暗恋欢欢,但是欢欢现在已经自杀,而张克帆依然是个玩咖;我们看着小桢怎么从一个跟着爸爸胡瓜上“康熙”的腼腆少女,变成所托非人的爱毒舌的胖妞;“苏打绿”的青峰原来是那么可爱经不起逗的“峰姐”;同是“红孩儿”之一的马国贤荣膺“康熙转台王”后就几近消失;潘若迪只有“跟保姆泡澡”的梗比较好笑;荒谬大师沈玉琳说什么都是在鬼扯;曹西平没完没了地吹口哨好吵……  我们看见有人在这十二年里变胖又变瘦又变胖,有人在这十二年里相爱又分手,有人在这十二年里走红和落魄,有人在这十二年里出生,有人死去。我们看见自己在这十二年里平淡无奇地成长,经常因为远在海峡那边的一群人聊起的八卦而心情不错。  所以当《康熙来了》宣布停播的时候,许多人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那下一顿饭,我该看什么?  对于习惯或者迷恋,蔡康永曾经说过:“以前爱看的节目,现在不爱看了;以前崇拜的偶像,现在不崇拜了,这都可能值得高兴,因为可能表示你人生迈向了新的阶段。曾经迷倒你的,那些人的魅力或智慧,都只是你人生的阶梯,你一旦踩过它而往上,回头看时,你会诧异那阶梯既不亮眼,也不崇高了。请别为此而感伤,因为你已越过它。”  这大概就是《康熙来了》对于一代年轻观众的意义——它既不崇高,也不闪闪发亮,它只是这一代人一段十二年不停攀爬的阶梯。“看‘康熙’会变笨”  对比大陆一些观众轰轰烈烈的集体缅怀,台湾观众反倒显得对《康熙来了》的离去有些淡漠——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询问一位台湾朋友,他的态度是“我对康熙没有特别的感情”。  蔡康永选择请辞,也是因为“希望在大家还在乎的时候告别”,他看到了台湾综艺的日渐式微,更知道《康熙来了》无可避免的命运。2010年以后,《康熙来了》的收视率就几乎是逐年下滑,从台湾综艺收视之王,到渐渐输给本土综艺,再到被大陆各档综艺节目和电视剧轮番碾压。  随着收视率的下滑,各种负面评价也渐渐多了起来,一些台湾年轻人开始认为“康熙通常是比较老年龄段的人看的”、“又不是没有其他节目可以取代”,于是当停播消息公布之后,“也该停播了”这样的观点竟然在台湾观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甚至有台湾高校的老师提出了“看‘康熙’会变笨”的观点,认为这种毫无营养只靠八卦取胜的综艺节目只会让人放弃思考,《康熙来了》的流行会让台湾人和大陆人变笨。  不喜欢“康熙”的人,说它重口味、低俗、口无遮拦、荤腥不忌、满嘴跑火车……好巧,这也正是更多人喜欢它的原因。而如今最让人怀念的,恰恰也是它“教坏”我们的那些部分。蔡康永在金钟奖50年颁奖礼上的发言阐释了这种拧巴的“八卦精神”——金钟奖把最近的十年委托给《康熙来了》作为代表,蔡康永说,我认为原因是《康熙来了》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特质——我们既热爱八卦,又对八卦充满了罪恶感。  尽管对于《康熙来了》的集体性的情感意义在台湾观众中踪迹难寻,但它的停播,对台湾娱乐圈,有着更深远的理性意义。  大陆这些年影视娱乐、文化消费领域形成了大资本、大制作、大市场的产业循环,正在逐渐淘汰过去港台娱乐圈质量上难有保证的小成本作品,《康熙来了》因为两位主持人的深厚功力、人格魅力,而成为在高档筵席夹缝中艰难存活下来的“小鲜”,也成为台湾娱乐圈通往大陆市场的唯一一扇“任意门”,十二年来为大陆输送着小艺人、小清新和小确幸。  所以台湾媒体认为,《康熙来了》的停播,并非台湾观众的损失,而是台湾本身的损失,台湾从此失去了一个绝无仅有的“传递台湾社会多元价值”的任意门。  十二年前,《康熙来了》,十二年后,“康熙”走了。有人说,你从小喜欢的球星退役了,你一直在追的综艺节目结束了,你喜欢的歌手不发唱片了,你崇拜的作家去世了,这样的告别多了,你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儿了。你也终于可以将豆瓣上《康熙来了》的条目,改成“看过”。  《康熙来了》的告别终结了一群人赖着不走的青春,也似乎在宣告着台湾综艺的死刑。但这些看似灿烂或者残酷的,无非如同蔡康永的临别致辞——十二年来,有笑泪,有阴晴,相伴一场,人来人往,只是日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