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1)

爱玛

"爱玛.伍德豪斯小姐相貌端庄,聪明开朗,生长在富贵人家,仿佛人世间的幸福全都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她生活了二十一年,很少遇到苦恼和伤心的事。"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2)

爱玛和父亲

爱玛生活在海伯里乡村,她家的住宅有草坪、灌木丛和名称——哈特费尔德。爱玛的姐姐出嫁后,家里只剩她和父亲,现在,与她亲如姐妹的家庭教师泰勒也出嫁了,泰勒的婚姻是爱玛从中牵线促成的。她自己打定主意不结婚,却热衷于给别人牵线搭桥,但每每不是按照情理,而是凭着异想天开或一时冲动,乱点鸳鸯谱,既可笑又吃苦头。天生的优越感在帮助别人时随心所欲。

爱玛为哈丽特择偶——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3)

闺蜜哈丽特

爱玛的好朋友哈丽特是个私生女,是一所普通女子学校的寄读生,她漂亮甜美,举止得体,具有顺从的天性,爱玛一心想把哈丽特介绍给上流社会,并想帮她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4)

爱玛和哈丽特

爱玛最初为哈丽特选中的是牧师埃尔顿,想把他俩凑成一对,因为爱玛认为埃尔顿的身份受人尊敬,有房有钱,能让哈丽特过上舒心日子。她得知农场主马丁先生向哈丽特求婚,爱玛就极力贬低那个年轻农民,要将他从哈丽特的脑子里驱赶出去,这是因为爱玛天性自负,自行其是,对马丁带有偏见,认为他的地位低下,平淡无奇,粗鲁笨拙,毫无风度。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5)

马丁的求婚信

当爱玛看到马丁的求婚信时还是吃了一惊,这不像出自一个农民的手,倒像是一个绅士,语言朴实无华,感情强烈真挚,信虽短,却表达了良好的意识和爱恋的情意,充分而恰当地表达了心愿。这是一个有理智的男人,充满生气,坚定果敢,感情适度,并不粗鄙。可是爱玛还是坚持要哈丽特回信拒绝,并暗示她,如果选择马丁,那么她俩之间的友情也就结束了。爱玛嫌弃马丁是个农民,是租用奈特利先生家地的农场主,配不上哈丽特,她不愿意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并固执地认为哈丽特的地位比马丁优越。

哈丽特其实很犹豫,她和马丁是两情相悦的,她心里有马丁。拒绝让她沮丧,情绪低落。但她又不愿意失去爱玛,也不愿意离开社交圈子,她迷失自己,她的优越感是爱玛强加的。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6)

爱玛撮合哈丽特和埃尔顿

爱玛尽量制造机会让哈丽特和埃尔顿单独相处,然而他们之间根本就没有交集点,爱玛很无奈。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7)

对作媒失败感到沮丧

这次作媒以失败告终,因为埃尔顿追逐的是爱玛,对哈丽特从未考虑过,只成为了一个笑柄。爱玛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哈丽特的希望被打碎,带来痛苦和屈辱。爱玛嘴上发誓不再作媒,可心里又觉得有责任改善哈丽特的生活,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8)

弗兰克救哈丽特

有一次哈丽特被一群流浪孩子围攻,是路过的弗兰克救了她,一个富有的年轻男人和一个可爱的姑娘在那样的环境下偶遇,这不能不让爱玛又胡思乱想起来,爱玛希望弗兰克能喜欢哈丽特,他们能相互喜欢碰撞出火花。爱玛鼓励哈丽特追求弗兰克,告知她地位的悬殊不构成婚姻的威胁。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9)

第二次作媒失败

但是很快,得知弗兰克早已私下订婚的消息让爱玛吃惊,这打乱了她的计划。可怜的哈丽特,第二次成了爱玛错误概念和愚弄的牺牲品,除了对她造成伤害之外,什么忙也没帮上,爱玛懊恼自己将朋友的幸福置于最不稳定的基础上冒险,她是唯一的恶作剧始作俑者。爱玛本来是可以防止这些感情发生的,她恐惧第二次打击比第一次更严重。

不过爱玛又一次错了,哈丽特说她从未关心过弗兰克,她喜欢上了奈特利——因为在一次舞会上,奈特利不忍哈丽特受到轻蔑冷遇,自己挺身而出邀请她跳舞,陪她散步,维护她的自尊心,协助她度过难堪局面。这让哈丽特产生爱慕,感觉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加上爱玛平时就常常激发她的勇气,培养她的虚荣心,所以哈丽特也不惧婚姻的差距,想追求奈特利,并希望得到爱玛支持。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10)

马丁和哈丽特合好

在一年的时间里爱玛誤导了哈丽特三次爱恋,她想为哈丽特做主,完全是凭自己的异想天开,每每出错,但哈丽特最后的归属是幸福的,她接受了马丁的再次求婚,而且马丁对她持久的爱让她无法拒绝,她觉得快乐!他们这一对最晚订婚却最早结婚。

掩饰真情的一对恋人——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11)

简小姐

弗兰克和简小姐是一对屈服于社会與论压力,私定终身,心里藏着难言之隐的可怜恋人,让人感到压抑。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12)

弗兰克

弗兰克是女教师泰勒的丈夫与前妻生的孩子,他英俊年轻,有舅舅的财富支持及父亲的地位,在各方面都无可指责,充满活力,敏锐智慧,连爱玛都一度喜欢上他,愿意和他交朋友,泰勒一家也鼓励他俩交往。

弗兰克懂得如何讨人喜欢,就连取悦人的假话也仍然令人愉快。弗兰克在追求爱玛的行为中潜伏着某种阴谋,他的兴趣,父亲的暗示,继母的缄默,从言谈举止,慎重和轻率,种种迹象全都一致,他几乎每天和爱玛见面,对她表现出热烈而专一的崇拜和喜爱,让爱玛错误的认为自己恋爱了。然而这一切殷勤都只是幌子。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13)

简小姐视爱玛为情敌

爱玛不喜欢贝茨小姐的侄女简,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冷淡,只是不愿和她交朋友,爱玛觉得简冷淡谨慎,看不出坦诚,仿佛包裹在一件礼貌的外套中,不让任何东西受到侵袭,她的保守令人不快,让人怀疑,说话滴水不漏,只是一般性的赞赏和圆滑,她要掩盖太多的东西了。

简小姐也拒绝一切来自于爱玛的好意,毫无疑问是出于嫉妒,把她当成情敌。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14)

弗兰克以爱玛为幌子掩饰其真实的恋情

在得知隐情后,爱玛无法想象简小姐怎么能忍受得了弗兰克的行为,旁观他对别的女人献殷勤还能镇定自若,那种了不起的平静,既无法理解,也不敢恭维。其实从小说中可以看出,弗兰克和简小姐之间有一种不公开的好感,甚至是一种默契。最后这对恋人也因舅母的去世而无人干扰,得到家庭的认可重归于好,不用躲躲藏藏,痛苦烟消云散。

爱玛的心思——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15)

独特的爱玛

爱玛虽然对外宣称不想结婚,其实是在等待更好的机会,她要找一个有魅力的人,比别人优越得多的人。

普通女人通过结婚是想改变所处的环境,而爱玛不用改变,她富有,在自己的家里拥有权威,在夫家的地位只会不及这一半。在任何男人的眼里,都不会如父亲的眼里这样使她永远处于第一位,永远正确。

爱玛不担心自己成为老姑娘,理由是只有贫穷的独身女人才遭人嫌弃,由于收入微薄,思维萎缩,脾气乖戾,生活在底层,自然心情也不好。而一个富有的独身女人从来都受人尊敬,头脑活跃,聪明解事,有独到见解,令人愉快。

在她看来,四五十岁的女人不会比二十岁的女人缺少乐趣,用绘画,阅读,音乐,编织及领养孩子来寄托感情,可以带走焦虑。这些观念让爱玛自信,不惧独身。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16)

爱玛检讨自己的行为

在埃尔顿对她产生爱恋的事情上,爱玛冷静地检省自己,承认在他面前的行为过分随和,太过礼貌,太注意他了,对于埃尔顿这种迟钝的男人来说,观察力一般,缺乏敏锐,根本猜不到她的真实动机,所以不免胡思乱想,誤以为她倾心于他,将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使大家都难堪。

在与弗兰克的恋爱上,爱玛比较被动,她自认为开始恋爱了:因为她对弗兰克有好感,有种坐卧不安,神不守舍的心境,想知道他的一切,会焦急的等待他的信,不时地想象他的求爱,但心里却断然拒绝。她对自己这种不想恋爱的想法感到害怕,任凭拒绝弗兰克的念头占据上风。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17)

爱玛愤怒弗兰克的行为

得知弗兰克早已订婚后,爱玛愤怒他的行为错误,本已有心属的女人,却对另一位女人表示关心,难道他不考虑会造成恶果?这是在玩火,弗兰克的形象在爱玛心中一落千丈,这不是一个男人应有的担当,没有正直的气质,既不尊重事实,也不坚守原则。

爱玛也检讨自己对弗兰克的行为,承认受到他殷勤关注的诱惑,放任自己的愉快,加上旁侧许多情况助长了那种诱惑,虚荣心在恭维中膨胀。她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他,他也从来没有希望爱上她。爱玛只不过是他释放的烟幕,只能说爱玛是幸运的,没有受到迷惑和伤害。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18)

爱玛不认可奈特利恋爱

外界传言奈特利和简小姐婚配,爱玛完全不能接受,奈特利要和简结婚,这简直太疯狂了,这让她伤心欲绝,她早已习惯接受奈特利独自在农场与羊和书籍在一起生活,他有自己要管理和操心的事,他不需要婚姻来填充时间,她无法忍受简小姐入住奈特利的唐沃尔宅子,她在心里喊道"奈特利绝对不能结婚!"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19)

爱玛心痛闺蜜爱上奈特利

哈丽特对她坦白爱上奈特利,让又让爱玛感到被箭射穿心的痛苦"奈特利不能跟别人结婚,只能娶我!"她这才清楚地看到,自己一直帮哈丽特的行为多么缺乏理智,盲目欠考虑。她运用极大的自制力压制苦痛情感,她迷惑慌乱,怎么理解她自己操弄又反过来让自己受害的爱情游戏呢?

真心相爱的爱玛和奈特利——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20)

奈特利

奈特利的优秀在众多年轻人中无人能比,他富有绅士风度,自然优雅,高挑结实。他是个很有头脑的人,是爱玛姐夫的哥哥,比爱玛大16岁,是爱玛家亲密的老朋友,总是能让这个家庭充满欢乐情绪。他深爱着爱玛,并觉得负有关注她的义务,他不恭维她,还批评爱玛做事的荒唐,他和爱玛常常因意见不同而争执,他面对任何事情,极力避免因疏忽而导致恶果给将来留下遗憾。他反对爱玛誤导哈丽特攀高结贵,他支持哈丽特与地位相称的马丁之间的真情相爱,并给予恰当的帮助,使他们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喜结良缘。他善良大度,愿意帮助一切有需要的人和事。

爱玛因哈丽特表达对奈特利的爱慕时无法静下来,她此刻彻底看清自己的心,她与奈特利之间的感情如此亲密,这有多久了?他是什么时候影响她的?她曾经短暂爱过弗兰克,那么奈特利进入她的心里有多久了?她清晰地发现,原来她一直爱着奈特利。

爱玛也有虚荣心,她为别人安排命运的态度实在傲慢到无法原谅的地步。事实上,她总在犯错,作茧自缚,带给大家的都是错误。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21)

奈特特对爱玛表白

爱玛意识到自己依恋着奈特利,对于他的爱慕和关爱,早认为理所当然,现在受到取而代之的危险,这才发现奈特利对于她的重要性。她一直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唯一能和他交往的女性,她清楚自己在奈特利心中的地位,所以才任性乖张,蔑视他的忠告,不注意他的优点,甚至故意和他作对,常常争执。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22)

奈特利和爱玛结婚

奈特利至始自终都爱着爱玛,更多地展现出宽宏和善意,努力使她取得进步。由于爱玛的任性,奈特利也有过持久的嫉妒,在弗兰克到来的前后就存在着,所以他才一度离开海伯里想拯救自己,希望能忘掉爱玛。但是他去错了地方,弟弟家那种洋溢着家庭幸福的氛围,爱玛和她姐姐又如此相像,让他的思念之情更加沉重。

经历过种种后,两个人都发现自己内心的真爱,都确认存在珍贵的爱情,清除了漠然,嫉妒和不信任后,爱玛同意了奈特利的求婚,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英国亨利四世的女人(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女性的爱情生活)(23)

幸福的爱玛

《爱玛》这部小说描写英格兰乡村和邻近地区中产阶级的生活,是奥斯汀熟悉的那个小圈子,就是一些谈情说爱,凡人琐事,小资生活,这也就是女主爱玛整个的世界,在她看来,世上最美的事莫过于一场完美的结合,一场带给双方快乐的婚姻,满怀良好的愿望和希望,充满信心与期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