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

在毛主席的遗物陈列馆,有一封主席当年回绝外婆家十几个人的罕见批语,向来和蔼可亲的毛主席一次性能回绝这么多人的请求,在他个人的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其实,这并不是毛主席不讲亲情,他也有着自己的苦衷,1951年毛主席的表兄来探望他时,他还与江青一起同两位表兄拍摄了一张珍贵的亲情照。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1)

珍贵的兄弟情谊

毛主席的父亲名为毛顺生,在他10岁那年,邻县的湘乡来了一位比他年长三岁的童养媳,此女名为文七妹

按照韶山“女大三,抱金砖”的习俗,毛顺生与文七妹也是极为合适的。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2)

而文七妹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她身上始终带着一种谦和温厚的感觉,这也深深影响到了毛主席的性格。

结合毛主席的童年经历来看,他一直都将外婆的家当成自己的乐园,这里不仅有外祖父母以及舅父等长辈的疼爱,同样还有几位表兄弟作为童年玩伴,文运昌便是其中之一。

待到毛主席读了私塾以后,他就很喜欢读书,特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杂书,奈何当时大家的条件都有限,不可能家家户户都备着藏书,碰巧文运昌家中的书多,毛主席一有机会就往表兄家跑。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3)

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想还是“安家立业”,并不将读书当成一条谋生的路,因此毛主席仅仅读了6年私塾,父亲给他找了一间米店,让他去那里学点本事,走一条能够养活自己的道路。

已经16岁的毛主席早已坚定了自己的读书梦想,只是他不知道这条路如何走下去。

正在此时,文运昌出现了,他告诉表弟:“湘乡县有一所中西合璧的新式学校,那里不仅能学到中国传统文化,还同样能汲取一些新的知识,那些知识在以后可是有很大用处的。”

而文运昌本人也在那里读书,他还详细向表弟介绍了自己所学的科目。

毛主席听得津津有味,他也很向往这样的学堂。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4)

父亲不太同意,他便去继续和母亲商量,并邀请表兄家族的人前来家里,这才终于让毛顺生同意儿子去读书。

此后,毛主席的读书之路上一直都有这位表兄的帮衬,他想要什么书,文运昌都会想方设法搞来。

而正是因为这些书,才让毛主席不断汲取到进步思想,梁启超那一腔浓郁的救国热情更是让毛主席极为感动和震撼。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5)

除了在读书方面,文运昌还鼓励毛主席勇敢地去追求光明、投身革命。

1925年的冬天,毛主席从上海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此时文运昌也了解到表弟回家的消息,他第一时间就赶往韶山和表弟汇合,两人共同围坐在火炉旁边烤火,一起探讨着未来的革命方略,双方的谈话也非常投机。

双方的转折点也正是从此时开始的。

一次,反动军阀赵恒惕部下得知毛主席投身于农民运动的事情,专门派出人马前来围捕,还好毛主席反应够快才躲过一劫,奈何文运昌对这件事不够灵敏,被卫兵抓了去,经过多方运作才终于得以保释,可这一折腾却也使他疏远了革命。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6)

毛主席并没有责怪表哥,毕竟人生道路如何选择都是自己的事情,而他也从来没有忘却这位“领路人”。

1936年,已经大权在握的毛主席向美国记者斯诺回忆起了往事,他说:“当时表兄给我两本新书……这两本书都给极大震撼,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诵出来,我非常感谢我的表兄。”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7)

第二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夜忙碌的毛主席还是抽空给表兄寄去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他的喜怒哀乐全都毫无保留地表现了出来,足以见得他对于表兄的感情依旧那么真挚。

延安时期,毛主席表姐文静纯的女儿章淼洪去延安探望毛主席,并且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读书,这也是毛主席所有外家亲戚中唯一一位来到延安工作的人。

毛主席对于她的成长是极为关心的,还曾语重心长地教育道:“女同志工作路子最宽的地方便是医务和合作社部门,这里最能使得女同志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8)

章淼洪也听从了表舅的建议,抗大毕业后的她则立即转入延安卫生学校学习,之后便随军进入东北。

而另一边,家乡的亲人也在战争的烽火下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此时的文运昌带着儿女四处漂泊,先后辗转于安乡、华容、南县等多地,在韶山几位老友的接济下才艰难地熬到了解放时期。

虽说文运昌等人后来没有投身于革命,可他们这一代人的孩子却积极协助着当地的中共地下组织,比如毛主席的侄子文川湘、文平山等人都曾加入了湘中纠察队,为解放家乡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9)

中国的局势风云变化,文运昌也有很久没见到自己的表弟了,他的心中还记得很多过去的事情,特别是毛主席投身于革命的出发点。

他说:“当初在进东山的考试中,试题是《言志》,毛主席发榜时名列首位,东山校长李元甫先生学问和眼光都是很好的,曾夸赞过他将来一定是个建国才,大家还争相查看他的试卷,个个都称赞不已。”

在文运昌的记忆里,那会的学校里几乎个个都是周围的富家子弟,他们穿着打扮也很阔气,只有毛主席穿着大布长衣,就连夹衣等都是旧的。

他看到了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也积下了心中的不满:“穷的人要讨米,富的人餐餐都是鱼肉,出门还要坐轿子,只有他们才能当绅士,我们这些冒得哪有份?”

也正是由于他和主席剪不断的情谊,他也认为毛主席会在建国后“提携”他,没想到,他却想错了。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10)

毛主席拒绝文家15人

毛主席从来没有忘记过文家兄弟对自己的帮助,他不仅在和外人的谈论中提起过这些事,也同样有着实际行动。

1950年初夏,毛主席专门派出儿子毛岸英去探望文家兄弟。

文运昌感动不已,并从包袱中取出了毛主席于1915年写的借条书以及1937年寄回家中的五页家书,此外还有两张照片。

那两张照片中有一张正是1919年毛主席与母亲文七妹、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在长沙的合影。

后来毛主席见到这两张照片后更是感慨不已,甚至在照片面前站立良久,说:“母亲,您的儿子回来了。”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11)

单从这张珍贵照片的角度,毛主席都十分感激文运昌,因为这是他冒着杀头之祸珍藏下来的,具有不凡意义。

由于建国之初毛主席公务十分繁忙,没有太多时间会见亲友,于是见表兄的事情一直延后到1951年。

那一年4月,中南海专门给湖南省委交际处打了电话,邀请毛主席的表兄文运昌、文涧泉以及外甥陈国生来北京参观。

文运昌等人于同月4月24日来到北京,由中央办公厅的统一安排住进了前门饭店。

他们在饭店中待了3天,毛主席才终于得以抽身见见故乡的亲人们。

秘书田家英专程将几位客人接到了中南海怀仁堂,他们刚刚下车,毛主席和夫人江青便已经在那里等候了。

江青是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故乡的亲人,因此毛主席也赶忙向江青介绍:“这一位,就是当年我在东山学堂读书作担保人的文运昌表兄。”

紧接着,毛主席又向江青介绍了其他人。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12)

熟悉的面孔再度浮现在面前,再加上亲切的乡音,一下便将毛主席的思绪拉回了多年以前。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而毛主席对于家乡的一切都记得十分清楚,还饶有兴趣地问道:“芭蕉塘那片油茶林还有没有?”

可文运昌颠沛流离了很久,一直到局势稳定后才回了湘乡老家,所以就回答不上来,并一五一十地向毛主席坦白了情况。

一旁的文涧泉对这些事心里都很清楚,也将真实的情况告诉了毛主席。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13)

待到吃饭的时候,毛主席特意找人取来一瓶葡萄酒,文运昌等人都没见识过这种酒,一向喜爱喝酒的他还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连连夸赞道:“好酒呀,这真的是好酒!”

看到几人尽兴的模样,一向不怎么喝酒的毛主席豪兴大发,刚刚干完杯,他便继续向几人的酒杯中倒酒。

喝到开心处,毛主席还动情地说:“你们都曾因为我受到了牵连,也经历了不少苦,现在我也让你们好好享受享受,来,干杯!”

待到5月,文运昌和文涧泉等人已经在北京住了很长一段日子了,两位表兄也认为该离开了,他们连机场的飞机都看到了,也没什么遗憾了。

于是,他们便向毛主席提出想拍摄一张合照,也证明自己曾来过这里。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14)

毛主席听完后笑着说:“怎么,不拍一张照片都就没有在我家里住过吗?”

一旁的江青也被毛主席给叫了过来,毛主席向她说:“表兄们都说了,在这住也住了,看也看了,还要有照片为证呢,我一个人恐怕都证明不了,还得有你这个居家的堂客在场才行。”

江青听闻要照相,专门回到房中取出了一件自己很喜欢的外套,这才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故事都充满了其乐融融的气氛,然而在第二年文运昌二次进京,才彻底毁掉了自己的形象。

那一年文运昌是在夏天来的,不过他一直停留在北京很长的时间,这已经让毛主席有点不高兴了,此外,身为“酒坛子”的他每天都要贪恋好酒,喝起来又没有什么节制,总是神魂颠倒。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15)

若是有人在他的身边,他还喜欢去讲述自己当年的故事,尤其是在1925年便接触到革命的故事。

更有甚者,他还向旁人诉说自己曾和表弟如何共同探讨革命方略、如何掩护毛主席脱险等等。

这些话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文运昌“吹牛皮说大话”的角色基本被确定下来了。

此外,文运昌还认为毛主席一句话就可以解决亲戚们的工作、学习问题,他们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够外出谋得一份好的工作就可以了,于是还曾向毛主席写过信。

毛主席的回复也很简单:许多人介绍工作,不能办,人们会说话的。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16)

后来,由于湖南方面认为文运昌对于革命确实有过帮助,再加上他手中有一些革命文物,便让他担任湖南文史馆馆员。

那时已经是1953年了,毛主席认为表兄既然要去拿国家薪水,势必应该严格约束自己,可他却在北京迟迟不肯动身,反而过着安逸的生活,这让毛主席十分恼火。

一直到当年12月,毛主席过生日时终于下了“逐客令”,文运昌的心里虽有不悦,却也只能回到乡下了。

毛主席的做法也确实是无奈之举,他曾和堂弟毛泽荣谈话时提到:“我的亲戚,过去为我受了苦,现在有缺点了应当批评,我管了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管了他们有意见,不管又不行,我看还是得管。”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17)

遗憾的是,文运昌一直都没有想清楚毛主席不为亲戚谋好处的原因。

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家乡,韶山的人们欢天喜地,文家兄弟眼见机会来了,又邀请毛主席来到自己的家中看一眼,可毛主席的日程安排得十分紧凑,就没有时间去文家拜访。

和外婆家的客人坐在一起拍照时,相片中却没有出现文运昌,也不知道他是不愿意来还是没空来。

原本血浓于水的兄弟情也在文运昌的不满下渐渐淡去了,最终只好中断了往来。

1966年,毛主席纪念馆与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了《毛主席致韶山亲友书信集》,收录了95封毛主席写给韶山亲友的信件,其中建国后写下的就有88封,当中19封都在回答家乡亲友所提出的解决工作问题。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18)

相关的15人全部被拒绝,这也是毛主席的一贯作风。

他还曾专门捎话回去:“我不是韶山毛家的主席,家乡亲友要勤耕守法,好自为之,济亲,但不以公济私。”

“人们会说话的”这短短6个字,更体现出一位人民领袖对于人民话语权的尊重。

几十年过去,文家人生活的地方盖了不少整齐的楼房,他们也用自己辛勤劳作经营着自己的家园,这也正是毛主席所希望的。

江青与表兄亲情照,江青与表兄亲情照(19)

参考

韶山亲属回忆毛泽东的少年生活 党史博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