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手拉手陪孩子一起成长(我们陪孩子一起成长)

两年前,新冠疫情突然爆发。我们每天盯着确诊人数的上升,心里惶恐却不能表露出来。敏感的女儿郁郁寡欢,失去了往日的快乐。她经常发问:“妈妈,人活着是为什么?我们都会死吗?如果疫情控制不住怎么办?”

我给孩子讲张仲景的故事。聊起了人类在不同时期,都会遇到各类突发事件。就像人造野生动物保护区。老虎、狮子没有了饥饿的推动力,就不会主动出击去捕食猎物,每日饱腹,这不是他们本该有的生活。长此下去,老虎狮子不再有王者风范,种族进而退化。

至于兔子、鸡、羊、马等动物,专家们建议搬家,搬到猛兽区的上风口。这样,小动物的气味会激发大型动物的捕猎欲望,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我们不能人为去干涉。

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我国抗日战争的昨天历历在目,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英雄儿女,他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后代子孙不再受欺凌,舍身为国,换取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

这些不同时期的先烈们,他们给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为了排解孩子的苦闷,我让她阅读瑞典奶奶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 《小飞人卡尔松》 《淘气包埃米尔》等优秀儿童书籍。买来了小小缝纫机,让孩子自己剪裁布料做手工。春节假期结束,学生们上网课。不用催促,孩子安排好每天的学习时间,顺利度过了心理压力期。

进入六年级后,我放手让她自我管理。

数学题,画图;语文,阅读理解,了解每个单元的学习目的;英语,记单词、句型,把课文的图片记在脑海里,这样可以帮助把整篇课文背诵下来;科学,认真对待每一课。

初中,只选择公立学校。

开学几天后,孩子兴奋地对我说:“妈妈,我太高兴了!我们各科老师都特别负责,他们讲解好多知识点,英语老师是班主任,教给我们很多怎样高效学习的好方法。”

期中考试结束后,我没有询问孩子考得怎样。她照常做作业,坐公交上学,回家吃饭,两点一线。

老公告诉我,孩子考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等孩子回家吃晚饭,我谈起了这次的考试成绩。女儿淡淡地说:“没什么可庆贺的。你们不要对别人去炫耀,我觉得还是失误了很多。即使我将来考上清华北大,也不必在人前沾沾自喜。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好。”

我没料到刚满十二岁的孩子如此地不骄不躁。很欣慰孩子真正地长大了。

我在一个房间学习英语,孩子在另一个房间学习。有时,我假装过去拿东西,顺便看她在干什么。我的这点小伎俩被识破了。女儿严肃地对我说:“妈妈,你放心。我知道学习是给我自己学,你不用操心。”

2022年清明假期,收到小区封控,学校上网课的通知。早上下楼做核酸,原来通知是七点开始,我和孩子六点多出去排队,好不容易等到八点,才开始检测。第一的我们,被很多人插了队。饿、冷、腰背酸困,我不由心烦气躁,但还是尽量宽慰孩子:“都是一个小区的,让着他们吧。”

一个又一个老人过来了,孩子让他们先做检测。终于轮到我们,回家就很晚了。耽误了好多的学习时间,出去带书又不好看。我正想用什么合适的言语跟孩子解释,女儿开口了:“没事的,妈妈。咱们现在可以回家吃饭,喝热水,也可以躺下来。可是那些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还在维持秩序,还坚守岗位,他们更辛苦!再说,我在外面排队时,脑海里在回忆各科的知识点。”

我释然了。

因为疫情突发,为了排查可能的密接者和无症状感染者,老师们都加入了志愿者团队。网课断断续续。

社区通知每天早上五点做核酸,大家在家等候就可以。我们把闹钟定在四点半,不让医务工作者敲门,主动开门迎接他们。我们地处偏远,正式开始测试一般到六点了。我想让孩子多休息,晚点起床。她却说:“不,他们一定起得更早。我早点起来,可以背英文单词,等候是一种尊重。”

孩子有个作家梦。她很欣赏鲁迅的弃医从文。

我尊重孩子的任何决定与选择。不过,我们都明白,每个学科都息息相关,不偏科,先学扎实。以后可以自由抉择自己的未来之路。

很多家长头疼孩子玩手机,不学习。我没有这方面的困惑。

现在家庭不像以前订阅报纸,可以从报刊上了解最新时事。电子产品的出世,手机电脑平板,已经人手一部。就连“文明的乞讨者”,也是用手机微信扫码“收账”。

我没有限制孩子的使用手机权限,反而再三叮嘱:你每天要安排时间看看新闻哦。提取有用的,快速浏览。比如国内外的重大时事。

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总是很奇葩。

女儿跟抖音的韦礼安老师学习英语语法,在老师的幽默和熏陶下,她自己又把主谓宾宾补的结构幻化成一个美丽的故事。我俩禁不住开怀大笑。

其实,每个问题,无论简单复杂,只要换个方式去理解,一切不攻自破。

“吃水不忘挖井人”!

非常感谢那个特别的日子——1997年7月7日,星期六。

我们在省图书馆邂逅了一儒老师。这是改变我们人生方向的历史时刻。从此,在一儒老师的引导下,孩子大量阅读了很多优秀书籍:《窗边的小豆豆》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时代广场的蟋蟀》 《管好自己就能飞》 《草房子》 《我就是马云》……

一儒老师关注孩子的教育,同时也提高对家长整体的素质和文化程度的提高。这样更好帮助孩子一起进步。

每个新生事物都有双重性,利弊共存。我们不能强制和剥夺孩子的好奇心。比如疫情的爆发,孩子要上网课,需要提交作业,还有很多操作流程。家长怎么能避免和严令禁止孩子不去接触这类产品呢?

社会在发展,只有正确引导孩子“利用”手机,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有益知识,摒弃不利因素,真正明白是非,才能收获更多。

现在的我们母女,不知不觉爱上了学习。

一个下午,我在上网课。孩子大声说:“哎呀,妈妈。对不起啊,我又食言了。”我一脸茫然。

孩子说:“我上午把所有的作业都完成了,也大复习了一遍。本来安排下午玩耍,可是,又想看书了。我还是找本书吧。”

也许,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我总在慨叹时间的不够用,总想攻克一本又一本书,总有那么多的陌生知识“诱惑”我去和她交朋友……

事物的反面,家长不需要遮掩,让孩子参与讨论,怎样可以规避这些陋习。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种投资,成功和失败并存,做好规划,随时调整方向,坎坷路更锻炼人的意志,更能经受风雨的洗礼!

我认为家长可以适当对孩子说:“这道题我不会,咱们一起来解决。”“对不起,这个没必要买。”

我们家经济拮据,但是我们又很“富裕”。上千本的书籍、一台电脑、一个笔记本、四个手机、一台打印机。总有读不完的书,总有新知识可以在网上随时查阅。一件新衣服、一顿美餐,无法替代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孩子们的从小培养与指引真地特别重要。

有一天孩子突然问我:“妈妈,如果我不想上学了,可以吗?因为我从网上也可以学到所有的东西。”

我不紧不慢地说:“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充实自己,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也许文凭不能说明什么,但至少你经历过这些教育,你会更扎实。不像我,现在尽量努力学习,只能是拔苗助长,好多的知识点还需要补充积累。不会的东西太多了。”

孩子点头说:“我很满意你的回答。只要你不说学习就是为了那张文凭,就可以了。放心吧,我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一个国家,落后会被挨打的。”

还有一次,孩子说:“妈妈,假如我将来是博士后,我选择清洁工的工作。你会不会反对?”

我平静地说:“不会。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人去做。可是,尽量按劳分配,按需分配。很多职位需要有技能的人才能完成。国家需要科技人才,世界需要和平。在自己工作之余,多参加公益活动,做一段时间的清洁工,都是应该的。”

家长用一颗平常心教育孩子,让孩子们融入社会,使他们明白自己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对家人、对社会、对国家都要有责任心,珍惜生命,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有爱心,未来更美好!

我们手拉手陪孩子一起成长(我们陪孩子一起成长)(1)

举报/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