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抒怀咏史怀古的诗词鉴赏(王介甫的两首咏史诗词)

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文学造诣高深,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人人都云临川的介甫不重文采笔墨,重思想境界,是软花绣草里边的泥石流。也撰写了几首柔情凛然的咏史诗词。王安石多作政治朝廷有关诗词,用于劝谏感叹。恰如叙写昭君出塞的诗《明妃曲二首》以及绘景忆前朝兴亡史之《桂枝香·金陵怀古》,究竟何如娓娓赏析来。

咏物抒怀咏史怀古的诗词鉴赏(王介甫的两首咏史诗词)(1)

景物图来源百度

《明妃曲二首》诗中,汉武帝斩杀画师,只因憾惜楚楚动人百里挑一的明妃不曾见,即要出塞,错怪牵连人。嫁入胡地的昭君,再无返还汉宫之际。汉胡两地远隔千里,亲人惟有鸿雁遥寄思念。由此,“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更令人百感交集。忽地放下全部充裕舒适的汉宫生活,徒步遥不悉知的他乡,昭君失意于此。而悔及如此昭君近在咫尺长久不知,久锁远宫,君王亦失意于此。

幸而,昭君远嫁单于国,接纳了当地的风土环境,不至于蒙受可悲结果。昭君的人生轨迹亦成了一缕世人对埋藏平民与高阁心间牵绊的期望光线。仅仅结句,哀叹主人翁同两代呼韩单于婚姻生活后最终草草了了一生的悲凉宿命潦草收尾。

一首《桂枝香·金陵怀古》然而词风迥然。上阙书写金陵江畔晚秋景色,寓情于景,感喟昏庸无道的君主,城外烽火楼头嬉戏,只引得贤良士人气愤填膺,空有余恨。下阙望故郡念今非故比,六朝更迭,金陵已物是人非,商女犹唱后庭曲。时时听见酒楼茶坊的歌女吟唱陈朝后主享乐所作亡国之曲,存心人不免失意。

一次又一次反复上演着的悲剧的历史,繁华竞逐不绝如缕,一浪高过一浪的伤春悲秋,吟咏以诗词平缓心胸中的忿忿波涌。后世再回望,竟然司空见惯感之。

咏物抒怀咏史怀古的诗词鉴赏(王介甫的两首咏史诗词)(2)

王安石人物图来源花瓣网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