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之杯弓蛇影(成语故事名缰利锁)

成语故事:名缰利锁【原文】,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成语故事之杯弓蛇影?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成语故事之杯弓蛇影(成语故事名缰利锁)

成语故事之杯弓蛇影

成语故事:名缰利锁

【原文】

今吾子已贯(1)仁谊之羁绊,系名声之缰(2)锁,伏(3)周、孔(4)之轨躅(5),驰颜、闵(6)之极挚(7),既系挛(8)于世教(9)矣,何用大道为自眩曜(10)?

《汉书.卷一○○.叙传上》

【注解】

(1) 贯:通“惯”,习惯。

(2) 缰:音“江”,系马的绳子。

(4) 伏:佩服、信服。通“服”。

(5) 周、孔:“周”指周公,制礼作乐,天下大治。“孔”指孔子,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6) 轨躅: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前人遗留的风范。躅,音“竹”。

(7) 颜、闵:“颜”指颜回,于孔子弟子中最贤者,后世称为复圣,列于孔门德行科。“闵”指闵子骞,孔子弟子,以孝友闻,和颜回同列德行科。

(8) 极挚: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9) 系挛:恋念不舍。挛,音“孪”,通“恋”。

(10) 世教:当世的主流正统思想,此指儒教。

(11) 眩曜:曜,音“要”。昏昧不明。

【故事阐述】

在《汉书.卷一○○.叙传上》中,叙述了桓谭想要向班嗣借书的事情。桓谭是一个博学多闻、遍习五经的儒者,而班嗣虽然也学儒术,但更喜好黄老之学。

有一回桓谭想向班嗣借黄老之书,班嗣知道了就说∶“黄老之学的无为内涵,不受世俗所羁绊,与儒学有着极大的不同。你已经习惯孔孟的仁义之道,心系世俗名利,敬服周公、孔子的遗范,推崇颜渊、闵子骞的德行,既然这些儒家的礼教让你恋眷不舍,又何必让黄老之学困惑你呢?”

“名”是功名。“利”是利禄。“缰”是系马的绳子,用以控制马匹。“锁”则是安装在门户、箱柜等开合处的金属器具,引申有拘束、封闭的意思。“名缰利锁”就是指人汲汲于名利,其他事情都毫不关心,就好像被无形的缰绳套住,或被看不到的锁链给绑住,不得自由。后来“名缰利锁”这个成语就被用来比喻人因名利的羁绊而不得自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